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红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苋菜红素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0(g/m L),同时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测定苋菜红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得到苋菜红素的含量为12.5%,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苋菜红素还原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苋菜红素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4.2%、17.3%和97.2%,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酸碱法提取潮汕地区虾蟹壳中甲壳素,对HCl溶液浓度、HCl溶液用量、酸浸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虾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提取5.00 g虾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50.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0%,碱浸时间24 h时,平氢氧化钠溶液用量36.30 m L,甲壳素含量为22.40%;蟹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5.00 g蟹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75.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00%,碱浸时间24 h,平均氢氧化钠溶液用量25.03 m L,甲壳素含量为19.80%。  相似文献   

3.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毒力,平皿培养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带菌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 L,EC50为146.349 2 mg/m L;无菌种子、带菌种子、16.6%乙醇处理的带菌种子、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7.3%、42.7%、48.0%、60.0%,发芽率分别为93.3%、54.7%、58.7%、90.0%;经5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4.7%和90.7%,而经80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3%和4.7%。这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既有抑菌效果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7,(20):5-6
目的:探讨番茄茎叶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活性。方法:以番茄茎叶作为材料,运用乙醇、氯仿、水、丙酮、乙酸乙酯进行番茄茎叶提取液的制备,同时以蒸馏水将提取液稀释成0.125 g/m L、0.25 g/m L、0.5 g/m L以及1 g/m L四种不同浓度提取液;以自然吸引蚜虫为对象,采用提取液进行喷洒,观察不同溶剂提取液以及不同浓度提取液的杀灭效果。结果: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蚜虫无影响;随着番茄茎叶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24 h、48 h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表现为随之递增。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四种不同的番茄茎叶提取液,其随着浓度的增加均表现为明显的杀灭活性增加;在浓度为0.125 mg/m L时,乙酸乙酯的杀灭效果最佳;在浓度达到1 mg/m L时,无水乙醇的杀灭效果最佳。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小麦和菊花蚜虫的杀灭活性均不理想;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的浓度之间表现为明显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无水乙醇提取液的效果最佳。结论: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番茄茎叶提取液均能够达到较好的蚜虫杀灭效果,但以无水乙醇对番茄茎叶进行提取其对蚜虫的杀灭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小白菜高效子叶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顺小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苗龄、不同激素配比、A gNO3浓度和抗生素、共培养时间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苗龄为5~9d;经过2d的预培养,在M S 1.0m g/L TDZ 0.1m g/L NAA 7.5m g/L A gNO3 0.5m g/L ABA培养基中,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率最高,为82.53%;在含有2.0m g/LIBA的1/2M S0培养基中诱导生根,不定根形成率为100%。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可选择浓度为20m g/L Hyg(潮霉素)作为最适合选择压,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选用500m g/L Cb(羧卞青霉素)。不同浓度农杆菌菌液对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不大,但共培养时间的长短却明显地影响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以茼蒿、上海青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床法研究了树仔菜茎段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影响,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g/m L、50g/m L、90g/m L树仔菜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种子萌发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茼蒿种子发芽率、株高均比对照高,其中90g/m L浓度酒精浸提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水浸提液对茼蒿种子萌发率、株高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上海青种子发芽率、株高均有抑制作用,均比对照低,对上海青株高在水浸提液浓度为50g/m L时表现促进作用,在水浸提液浓度为10g/m L、90g/m L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90g/m L浓度水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树仔菜可与茼蒿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但不适宜于上海青进行轮作和间套作。  相似文献   

8.
无机与有机碳源混合营养培养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考察碳源混合营养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中的无机碳源(NaHCO3)与有机碳源(葡萄糖)进行2因素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螺旋藻在基础培养基条件下,添加1.5g/L葡萄糖时,最终生物量为1.242 9 g/L;在以最佳葡萄糖添加浓度时,NaHCO3的最佳添加浓度为8.4g/...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92-896
以优质复合蛋白液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得到富含多肽的多肽液,研究酶种类、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多肽浓度的影响。试验以多肽质量浓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筛选出最佳蛋白酶和最优复配比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 000 U/g,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按2∶1复配时为复合酶解的最佳配比;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为7 000 U/g,底物浓度为3%,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 h;在该试验条件下,多肽浓度为17.43 mg/m L。  相似文献   

10.
溶氧浓度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溶氧(DO)浓度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 TG)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氧浓度为2.88 m g/L时,M TG活性和菌体干重最高,分别达到4.32 U/mL和23.5 g/L,底物利用率为81.6%;当溶氧浓度继续升高时,发酵后期M TG活性下降显著。为此采用了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即在0~34 h控制溶氧浓度为2.88m g/L,34 h后控制溶氧浓度为0.96 m g/L,最终M TG活性达到4.72 U/mL,菌体干重达到27.32 g/L,较恒定2.88 m g/L溶氧浓度时分别提高了9.26%和16.26%,其底物利用率达83.2%。  相似文献   

11.
温钢  卢克欢  赵悦  刘虹  金虎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80-3984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用蓝色凝胶培养基分离筛选出1株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2。经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经红外光谱与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鼠李糖脂。以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即以20 g/L豆油为碳源、5 g/L尿素为氮源、温度34℃、p H 7.0、发酵时间96 h。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得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3.746 1 g/L。该菌株所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其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为180 m N/m。  相似文献   

12.
用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以Na OH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为参考因素设计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茶叶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Na OH浓度0.12 mol/L,料液比1∶30(g∶m L),微波时间115 s,微波功率440 W。在此条件下,茶叶蛋白质提取率达到11.26%。另外还对茶叶蛋白质的吸水性、吸油性和持水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提取得到的茶叶蛋白质吸水量为1.797m L/g,吸油量为0.998 m L/g,持水能力为1.64 g/g。由此可知,微波辅助提取法大大缩短了浸提时间,提高了茶叶蛋白质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3.
凹凸棒土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1-14223
采用凹凸棒土对废水中的Cd(II)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凹凸棒土投加量、废水中Cd(II)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酸化改性后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II)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率越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60 g/L时,去除率达到94.6%;盐酸改性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40 g/L时,吸附率达93.5%,当凹凸棒土投加量为60 g/L时吸附率达98.2%;从拟合吸附等温线相关性系数来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中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里氏木霉(Trichoder mareesei)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里氏菌丝体产量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菌丝产量的关键因素最佳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里氏木霉菌丝体产量的关键因素为鱼蛋白胨和甘油的浓度。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拟合和推算,得到在鱼蛋白胨和甘油浓度分别为1.414 3和2.439 3 g/100 m L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产量为85 g/100 m L,验证值为81 g/100 m L,预测值与验证值吻合较好,约是原始培养基产量(60g/100 m L)的1.35倍。  相似文献   

15.
菊叶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菊叶薯蓣种苗的繁育问题,用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叶薯蓣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培养用M S 6-BA 0.2m g/L KT 1.0m g/L NAA 0.01m g/L诱导不定芽萌芽率为100%,效果最理想;继代培养用M S 6-BA 0.8m g/L NAA 0.2m g/L诱导芽的增殖系数超过3,长势较理想;生根培养用1/2M S IBA 1.5m g/L NAA 0.3m g/L诱导生根长苗率达90%以上,对生根培养的效果最佳;采用河沙 塘泥假植菊叶薯蓣组培生根苗成活率高,生产成本降低;表明应用组培快繁技术能为菊叶薯蓣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黄豆、绿豆、小白菜和韭菜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床法研究树仔菜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影响,为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g/m L、50g/m L、90g/m L树仔菜浸提液均对受体材料种子萌发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发芽率均比对照低;对黄豆、绿豆和小白菜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韭菜幼苗株高则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对韭菜幼苗株高在浓度90g/L时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g/L时为促进作用,在浓度为50g/L时等同对照;对黄豆和小白菜幼苗鲜重都表现抑制作用,对绿豆和韭菜则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对绿豆幼苗鲜重在浓度10g/L时表现促进作用,在浓度为50g/L、90g/L时表现抑制作用,对韭菜幼苗鲜重在浓度10g/L、50g/L时表现促进作用,在浓度为90g/L时表现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树仔菜可与绿豆、韭菜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但不适宜与黄豆、小白菜进行轮作和间套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19.
银杏酚酸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测定了其含量,并对其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中银杏酚酸的总含量为867 m g/g,各单体C15∶1,C17∶1,C13∶0,C15∶0,C17∶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99,226,201,32和29 m g/g;银杏酚酸对鱼害粘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BC)均为7.81μg/mL,对鳗弧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3株病原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其M IC和M BC值均大于1 000μg/mL;银杏酚酸对指环虫的最佳杀虫浓度为1.70 m g/L,48 h杀灭率达95%~100%;其质量浓度为3.5m g/L时试验金鱼开始出现中毒现象,48 h的死亡率为6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纤维素降解菌哈茨木霉TC10-13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TC10-13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纤维素酶活力大小确定初始p H、最佳碳源、氮源、温度、碳氮源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结果】TC10-13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初始p H为5.0,最佳碳源为秸秆,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优正交组合为秸秆15.0 g/L,酵母浸膏2.0 g/L,表面活性剂2.0 m L/L,温度28℃;在最佳产酶条件下,TC10-13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为15.97和6.38 U/m L。将TC10-13菌株发酵液应用到烟丝后,烟气香气量和浓度分值有所增加,但香气质及刺激性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C10-13菌株有提升烟草品质的潜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