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安市是浙江省山核桃主要产地,临安市山核桃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由于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006年初开始在实验基地山核桃林地进行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治理水土流失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由此逐步拓展推进山核桃林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小湋河杨陵段荒坡的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情况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荒坡土壤干旱无浇灌条件、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以杂草和带刺灌木为主几乎无经济利用价值、随便倾倒生活垃圾环境污染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规划、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交通和森林公园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多年来,庄浪县立足县情,开展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预防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建设项目的引进,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局面。本文针对庄浪县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小(氵韦)河杨陵段荒坡的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情况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荒坡土壤干旱无浇灌条件、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以杂草和带刺灌木为主几乎无经济利用价值、随便倾倒生活垃圾环境污染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规划、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交通和森林公园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是当代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古浪县生态环境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了解古浪县水土流失成因、危害,找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和改善古浪县生态环境,为古浪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侯永刚 《甘肃农业》2004,(12):60-60
针对陇西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造成全县水土流失的成因 ,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失调。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生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李家坪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可以提高当地群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平,使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同步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星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效益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穆恩深  何跃军  李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67-5268,5312
对赤水河流域天星桥小流域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了生态效益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使该小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并且改善了流域内农户的生活、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对地方经济发展,优先开发绿色能源,解决农民燃料和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问题,改善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建设后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为了保护主体工程的安全,维护和提高项目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措施,笔者结合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利用分区的防治方法,因害设防,合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项目主体工程的顺利开工与建设以及提高周边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扁杏经济效益显著还具有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以大扁杏为主要树种的小流域治理。达到了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脱贫致富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生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李家坪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可以提高当地群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平,使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同步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央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思路,其中生态自我修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该流域实施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河西地区实施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渭源县把梯田建设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常抓不懈,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但基于全县部分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还需采取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本文以2020年渭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概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四大片”重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处于逆向演替状态。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也是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农村贫困的根源。它不仅关系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危,而且影响着整个长江干流的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农业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控制土壤侵蚀、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结合对水土保持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并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为例进行论述,为保护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科学规划,重点治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为契机,把水保生态建设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达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宁安市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和生境破坏等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对实现宁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宁安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综合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雾霾等,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催促我们不得不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了提高认识、建立示范点、制定可行的推广方案和做好技术培训等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五寨县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面积,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全县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包户治理相结合,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20.
定西市在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 ,始终把沙棘作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先锋树种推广种植 ,使全市沙棘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沙棘资源建设 ,控制了水土流失 ,改善了生态环境 ,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定西应把沙棘作为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树种 ,推广栽培 ,同时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并重 ,加快沙棘产业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