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从1958年开始,利用X射线和Co~(60)γ射线处理小麦、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确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进行诱发突变的适宜剂量范围;肯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的诱变作用。从诱发突变体中选育出小麦“新曙光1号”和“新曙光2号”等,大豆“黑农4号”“黑农5号、7号、8号、16号”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小麦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在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诱发小麦种子及植株产生基因突变,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要求的单株或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种质材料或者新品种的方法。2诱变育种优缺点2.1诱变育种的优点2.1.1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个别性状优良的突变体,这些性状可能是:矮杆、抗倒伏、抗病、抗虫、品质优良、早熟和适应性广等。进而根据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小麦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在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诱发小麦种子及植株产生基因突变,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要求的单株或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种质材料或者新品种的方法。2诱变育种优缺点2.1诱变育种的优点2.1.1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个别性状优良的突变体,这些性状可能是:矮杆、抗倒伏、抗病、抗虫、品质优良、早熟和适应性广等。进而根据人工  相似文献   

4.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5.
6.
离子辐射诱变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向萌  押辉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34-6335,6410
阐述了离子辐射技术在小麦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小麦育种的原理、方法,离子辐射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离子辐射技术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小麦诱变育种新品系鉴定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绵麦367为对照,对16份小麦诱变育种稳定新品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鉴定主要性状和产量,推荐品系参加区域试验。根据田间记载及抗性鉴定、考种、产量分析结果可知:品系16γ-208全生育期169d,株高75.0cm,穗粒数35.9粒,千粒重61.7g,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21.9%,产量位次第1位;品系14γ-162全生育期168d,株高76.7cm,穗粒数35.5粒,千粒重61.9g,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17.9%,产量位次第5位。结合小麦新品种审定要求,综合生育期、苗情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及产量情况,可提供16γ-208和14γ-162两个品系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麦生产,选育高产、抗病新品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小麦育种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是行之有效的。国内外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已选育出一些新品种,但提高小麦辐射诱变育种效率的研究资料尚少,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一、γ射线、中子、EMS、γ+EMS 等不同诱变因素的诱变效果以铁春1号为试材,进行了不同诱变因素的处理,观察了其 M_2的变异情况,见表1。表1 不同诱变因素处理后小麦 M_2世代的变异率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回顾了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引变剂量探测、突变后代种植和选择的做法,阐述了出现的变异类型和育种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育种工作亦是成绩显著。诱变技术因能有效地创造自然界未有的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在农作物诱变育种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综述了江苏省小麦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及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加强江苏省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3个阶段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通过辐射育种和航天育种培育的水稻诱变品种在产量、品质或抗性性状等方面的改良提高.展望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的发展策略,提出把水稻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经典杂交育种等技术相结合,构建广东省水稻综合技术育种体系,进一步提升广东水稻育种的综合实力;加强优良水稻诱变品种示范推广,以水稻育种强省推进水稻产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小麦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从组配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杂交组合、远缘杂交创造优质新类型、人工诱变、通过无性系变异获得优质变异体、转基因改良、依据形态结构从现有品种 (系 )中鉴定筛选方面讨论了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农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农业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空间诱变育种,也称太空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航天器(卫星或飞船),将农作物种子、种苗和菌种带到180~400km太空,经过太空中的宇宙射线、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固安县兴农小麦育种研究所农艺师夏树仁,从事育种工作近40年,在困难中创新求发展,开拓小麦育种新途径,发现并利用小麦雄性核不育株,育成杂交制种的雄性不育系,用不育株系进行一次杂交多次选育和连续杂交的方法培育出有育种价值和发展趋势的品系500多个,并已培育出系列小麦新品种固东7号(已参加省试)及姊妹系固东3号、8号。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了农业激光育种的进展和激光诱变遗传机理研究的状况,同时探讨了激光诱变的波长选择、照射量以及育种的特点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新华男,1963年生,山东省莒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从事小麦诱变育种研究工作。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小麦育种室主任,山东省第四、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航天诱变育种作为现代育种的一条新途径,以外层空间为诱变环境,在微重力、多种射线等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诱发植物产生突变,除具有提高突变率、变异较易稳定的特点外,还有生理损伤较轻、处理后代个体存活率高的优点,因此在植物育种中利用较多.作者综述了小麦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今后我国小麦航天诱变育种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作为第二大的粮食作物的小麦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各种技术培育超高产小麦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作者就是主要建立在超高产小麦的概念基础上,在山西太原地区进行超高产小麦的育种研究。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进行对试验小麦品种材料的选择、确定试验方法、对培育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整个过程中运用诱变技术,培育出优良的超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和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间的竞争激烈程度逐步增加。激烈的竞争促使人们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自身的创新发展,从而更好的适应竞争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国家诱变育种工程也开始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发展方面的挑战。在如今的小麦种植过程当中,由于育种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水平,所以如何运用有效的育种方法,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与应用成为了当前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诱变技术在小麦育种当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而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今已经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首先对目前小麦育种工作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接下来指出诱变技术应用于小麦育种的价值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