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群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全身赤裸,身上用红、黑、黄等颜色绘满了虎豹花纹,装扮成"小豹子",随着锣声跳起彝族传统的祭祀舞蹈……三月二十四日云南双柏县首届"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在人们的欢歌笑语中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在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茶花可算得上是花卉中的扛鼎之作,无论走进哪户农家庭院,都会看到“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色惊岁月非”的山茶花。在无数日子的轮回中,云南山茶花傲风雪、战寒霜,给大自然增添春意,给人们心底注入生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刚直不阿的篇章,真可谓“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待得春风几枝压,年来杀菽有飞霜。”云南省的凤庆盛产茶花,自古就有“蒲门(今凤庆)茶花甲云南”的美名。儿时,我耳闻目睹了凤庆人对茶花的那种特别的情感。我看见,大人们把茶花栽种在庭院的花坛上,精心地把茶花整容成球形…  相似文献   

3.
茶花是临沧市凤庆县的县花,凤庆茶花种植历史悠久,现存的凤庆石洞寺“九芯十八瓣”古茶花可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大约公元1488年)所植,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凤庆也是云南山茶的重要主产地之一,凤庆非常适宜种植茶花,茶花是凤庆百姓庭院美化种植的必选之花,造就了凤庆很多农户从事茶花种植,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凤庆油鸡(土从) 云南鸡(土从)甲天下。滇西的鸡(土从)盛产保山,凤庆一带。远在明代就名声大著,有“菌香烟雨外,异味滇海闻”的名句。游客到凤庆,如不品尝品尝凤庆油鸡(土从)之美味,会有白来凤庆一游之憾。鸡(土从)为食用菌类,属各种菌类上品,是一种特有的“菌类山珍”。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其味鲜  相似文献   

5.
熊晓庆 《广西林业》2013,(10):23-26
彝族是中国有关悠久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高山民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大小凉山、哀牢山、乌蒙山、六诏山、金钟山等高山大岭都是彝族的柄息之所。全国彝族人口为871.44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两等省(自治区)。广西彝族人口仅为0.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那坡、两林、田林等县。其中.隆林、两林、田林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那坡县的彝族大部分是白彝,少数是红彝。  相似文献   

6.
祭火     
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云南省弥勒县西一乡红万村居住着一千多口阿细人。现在,即使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祭祀火神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传统,只记得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父辈在老人的指教下祭祀火神。也许我们只有借助阿细人的一个传说,才能穿过历史的迷雾,窥测到祭火的源头。相传古时阿细先民在野外狩猎时,携带的火种被风雨熄灭,人们在寒冬中冻得浑身发抖,只好背靠着背挤在一棵老树下取暖。这时一个叫木邓的人走出人群,骑上一棵朽木,用另一根木棒不停地在朽木上钻动,一直钻了三天三夜,在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中,终于在农历…  相似文献   

7.
绿色的恋情     
绿色的恋情杨延权我的故乡凤庆,地处雄奇伟岸的怒山山系,她峰峦如屏、青山叠翠、风光宜人、四季如春,宜林宜茶,是云南茶叶的重要产地,又被誉为“滇红之乡”。童年时代命运的作弄使我过早地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坎坷。记得在三年自然灾害的特困时期,为填饱肚子,年迈的祖...  相似文献   

8.
云南凤庆的安石村党支部书记李大进,10多年来,带领安石村3000多名群众学科技.大干经济林果种植和茶叶产业建设.把曾经荒凉、贫穷的安石村建成了临沧茶叶专业村,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村”之路。  相似文献   

9.
配方施肥对凤庆红花油茶幼林林分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高山区凤庆红花油茶大面积产量低、质量差的现状,基于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之一,布设了NP、PK、NK、NPK和对照CK共5组施肥试验,研究分析凤庆红花油茶林下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对配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1)凤庆红花油茶幼林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各处理组有机质含量约为42.17-75.19g/kg,而施肥处理组NK、PK、NPK比CK有机质含量稍低,施肥组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小;(2)随着凤庆红花油茶幼林的生长,耕作层土壤pH值均出现上升趋势,对照组上升幅度相对最大,施肥处理组pH值为4.84-4.89,组别之间差异较小;(3)施肥组的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对照组要高,随着凤庆红花油茶生长进程各处理组养分均有所下降,而施肥组养分含量变化普遍比对照组下降幅度要大,其中又以NPK施肥处理组的下降幅度最大;(4)凤庆红花油茶幼林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都在一个适中范围,表明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上升以及土壤容重的下降显示施肥组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罗宗贤 《云南林业》2006,27(6):35-35
最近,在南华县彝族聚居的五街乡发现一块清代封山碑,有人说这在彝村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1.
杨云锦 《云南林业》2005,26(2):17-17
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沼气建设,沼气建设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这是不久前,记者到华宁县盘溪镇湾得箐村采访时得到的深刻感受。湾得箐村是盘溪镇人口较多的彝族山村。全村有彝族群众217户,840多人。这个村地处盘溪坝子的东边,虽有670多公顷荒山,但几乎都是石头山。由于气候炎热,雨量稀少,加之土地瘠薄,树木在这里很难生长。没有树木、没有烧柴,多少年来,彝族群众靠割山草和采集玉米秆为生活燃料。燃料成为湾得箐农民的一大难事,彝族群众渴求解决燃料问题。随着省政府“民心工程”的启动,农村能源建设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山村…  相似文献   

12.
硕果缀满小康路──访大姚县三台乡干河村杜中语在高寒边远山区的三台乡,有一个小小的彝族村寨,名叫干河村。前不久,迎着空中飘来的阵阵果香,我走访了这个今非昔比的彝家村塞。站在半山腰上远眺,只见整个村寨林木飞翠,云雾缭绕,一幢幢白色新瓦房掩映在绿荫丛中,与...  相似文献   

13.
于2017年2月,对福建省华安金山林场14年生的西南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幅、冠形指数、干形指数、分枝指数等8个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24个种源中,以云南腾冲的种源最优,与群体均值相比,树高大16.12%、胸径大16.24%、材积大72.25%;云南江城种源次之;广西平果、云南凤庆、广西田林、云南墨江、广西龙州种源可作为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在云南滇西的腾冲、龙陵、凤庆等县调查的标准地材料 ,筛选出了疏密度在 1.0以上的 75块样地。通过 Hf=0 .699145+0 .4 32 564H,G=179.4 910 394 - 12 31.34 988H ,用 M=G·H F式编制了疏密度 1.0蓄积量标准表。  相似文献   

15.
<正>可邑村,彝族语意为"吉祥之地",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中部。该村距离弥勒城区18公里,离昆河公路仅有5公里,具有较好的生态、区位、交通等优势。可邑村有着360年的历史沉淀,是弥勒市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起点,是闻名遐迩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源地,是阿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的兴盛之地,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可邑村森林资源保护状况可邑村国土面积9.67平方公里,海拔1930米,  相似文献   

16.
<正>江城县位于云南南部边疆,是以哈尼族和彝族为主的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和老挝相邻,有"鸡鸣三国"之称。该区域属于中国内地最典型的热带生物地理区域,许多东南亚典型的热带生物分布于该区域,种类居中国之冠,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种类分布集中,为云南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在中国植物、植被的研究和保护中有重要地位。2016年11月29日,植物学家、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西南林业大学杜凡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江城  相似文献   

17.
绿劝古黄杉     
绿劝古黄杉绿劝县茂山乡至苴村,海拔2280米处生长的这株黄杉,相传是一体勤劳的彝族姑娘,由乌蒙山区远嫁到至苴村时,从娘家带来种植的,后来村民将这珠黄杉奉为“仙女树”加以保护。据实测,推算此株黄杉树龄为300年,树高24米,胸径2ll厘米,为黄杉之最。...  相似文献   

18.
对西南桦25个种源380个家系5个月生的苗木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苗期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云南元阳、广西凌云、云南凤庆和广西靖西4个种源极显著地优于其它20个种源,为最优组;云南双江、云南瑞丽、云南勐腊、广西田林和云南澜沧5个种源为次优组;云南西畴、广西大青山、云南腾冲、云南景洪、广西天峨和广西凌云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生长最低,显著地低于其他种源为最劣组;其余10个种源为中等组。家系间苗木生长表现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以1/5入选率筛选获得76个优良家系苗木,其苗木平均高均大于30cm,而苗木平均高低于15cm的48个家系定为劣等家系,占全部家系的12.6%。通过对76个优良家系及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分布情况看出,除少数种源中没有同时存在优良和劣等家系外,其它大多数种源中都同时含有优良和劣等家系,说明在苗期开展西南桦家系比较选择试验比开展种源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1986年秋,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摆榔村的彝家村民,时常可以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伫立在村外的荒坡地上,一任山风撕扯着他的裤管、衣角而植树不止,他,就是刚刚退休还乡的保山地区供销社彝族职工李仕华。  相似文献   

20.
老马游记     
站在村前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一史告诉我说:河对岸就是四川了。他还说:其实那边的地有些是他们村里的地,两边种庄稼是互相穿插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史是摩梭人,家住永宁乡温泉瓦拉比村,那是泸沽湖一带云南省境内唯一的纯粹都是摩梭人的村寨。离瓦拉比村30多里外,翻过一架大山,还有一座纯粹都是摩梭人的村寨,那里是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屋脚乡的利加嘴村。至于其它村寨,包括有名的落水村、里格半岛和草海,就都或是摩梭人与其他民族混居,或是彝族村,或是纳西族村,或是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村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