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近年来新传入我国的外来人畜共患病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该病病原在1915年首次在刚果发病牛身上分离到,目前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并且有蔓延的趋势。1969年,我国首次从牦牛身体上分离到绵羊刚果嗜皮菌;2002年6月份,绵羊刚果嗜皮菌病在新疆塔敏垦区161团发生并首次在国内报道。由于对该病防治缺乏基本的认识与经验,又无有效疫苗预  相似文献   

2.
国外     
正刚果发生炭疽杆菌感染疫情5月7日,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刚果农业部向OIE报告称,刚果发生一起炭疽杆菌感染疫情。此次疫情发生地为刚果北基伍省鲁丘鲁镇,于2021年4月22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80头水牛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头发病并死亡,另有50头河马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0头发病并死亡。目前,刚果炭疽杆菌感染疫情仍在继续,刚果农业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相似文献   

3.
白犀(Diceros simum)产于非洲,主要分布在苏丹、乌干达、刚果和南非共和国等广阔的草原地带,是目前世界上尚存五种犀牛——非洲两种,即黑犀(D.bicornis)和白犀;亚洲三种,  相似文献   

4.
新疆出血热(XHF)是我国重要的蜱媒疾病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在国际上又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璃眼蜱属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由布尼亚病毒科(FamilyBunyaviridae)内罗病毒属(Genus Nairovirus)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所致,可以引起人严重的出血热疾病和高病死率。该病于1964年在我国新疆巴楚县出现并一直在该地区流行,并于1997年和2001年再度暴发,疫区呈扩大之势,目前虽尚未被国家列入法定重大传染病,但近年来在世界部分地区广为流行,提示该病可能成为又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故在此作一综述,以为临床提供参考。1流行病学克…  相似文献   

5.
从疑似刚果嗜皮菌感染的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刚果嗜皮菌,并进行鉴定。将皮肤病料于28 ℃风干、粉碎,加无菌水浸泡15 d,静置,取上清加6%酵母膏液,60 ℃条件下30 min,混匀后连续10倍倍比稀释涂板,37 ℃培养48 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间接免疫酶标染色法鉴定,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刚果嗜皮菌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得到与预期相符的606 bp基因片段,结果证实该盘羊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5月21日至6月6日,我国农业农村部组织肉牛养殖及草地专家到刚果共和国【刚果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布)"】,进行肉牛养殖及种草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刚果(布)农业部技术人员、来自盆地省和高原省以及下属县市的肉牛技术员、肉牛养殖户等,共计70多人。学员学习努力认真,积极提问,培训效果良好,对于刚果(布)肉牛  相似文献   

7.
家蚕酯酶同工酶及其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会市沿海泥质岸段类型地区进行不同树种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后13个月树种的生长表现结果:(1)刚果12号桉、白千层、赤桉4个树种生长表现最好;(2)雷林1号桉、刚果12号桉、白千、赤桉的保存率同时照窿缘桉基本相同;(3)刚果12号桉、赤桉、白千层树高生长比对照窿缘桉分别高出33.6%、32.9%.24.8%;(4)刚果12号桉、白千层、赤桉、雷林1号桉的地径生长分别比缘桉增大73.67%、70.5  相似文献   

8.
正1.刚果发生11起家禽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月14日,刚果(金)农业部通报,伊图里省发生11起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107只家禽感染,6927只死亡,自2017年5月26日起,刚果(金)发生14起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3万只家禽感染,2万只死亡,10只被销毁。  相似文献   

9.
1病原及其传播 牛、羊嗜皮菌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牛、羊皮肤传染病,以形成局限陛痂块和脱屑性皮疹为特征。刚果嗜皮菌为革兰氏阳性、非抗酸的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刚果臂形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均降低,质膜透性增加,形态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是刚果臂形草自身为抵御外界不良盐滞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古埃及的一幅画上,人们发现在法老的脚边安静地卧着一头犬,它看起来优雅而机警,颇有骑士风范,这就是巴仙吉犬。巴仙吉犬英文名Basenji,别名刚果犬,也有人称之为"吠叫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品种之一。这种犬历史悠久,原产于16世纪的扎伊尔,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它的纯种性。据记载,这种犬第一次被作为礼物从  相似文献   

12.
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于1915年首次在刚果的发病牛分离到.嗜皮菌病在非洲很普遍,现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我国于1969年从牦牛身上发现并分离到该菌,1984年兰州兽医研究所检查了19个省区的黄牛、奶牛和水牛,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体存在.现将该菌的研究现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刚果嗜皮菌是引起世界各地家畜皮肤疾病的一种放线菌。这种病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特别是牛中造成严重的损失。虽然其经济意义不大,但它在温带地区是普遍的。也有人认为会出现亚临床型感染。对病原体感染发生抗体反应,这种反应可做为以前感染的标志。因为随着反复的或严重的感染产生这些抗体,所以检验沉淀素是很重要的。研究刚果嗜皮菌沉淀素,大多数使用的是双相免疫扩散法(DTD),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刚果臂形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均降低,质膜透性增加,形态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是刚果臂形草自身为抵御外界不良盐滞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国际动物疫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3年3月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荷兰、美国和比利时的禽流感,苏丹、尼日尔、塞尔维亚和黑山、丹麦新城疫,博茨瓦纳、叙利亚和巴拉圭的口蹄疫,德国和韩国的古典猪瘟,英国的马传染性子宫炎,斯洛伐克的痒病,斯洛文尼亚的牛海绵状脑病,毛里塔尼亚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加拿大的沿岸单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6.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王树成米保国曹燮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动植物检疫局,塘沽300457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由布尼安病毒科内罗病毒属中蜱传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多因蜱叮咬感染,绵羊和小型哺乳动物如野兔等感染后表现轻度发热和病毒血...  相似文献   

17.
嗜皮菌病也叫链丝菌病,是一种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牛和其他大动物常见的皮肤感染。炎热潮湿的环境易引起刚果嗜皮菌的接触感染,皮肤的机械性伤害以及外寄生虫损伤皮肤也会造成刚果嗜皮菌的感染和传播。2005年11月底,新疆兵团农七师123团澳牛场要求对该场1份病料进行化验,病料为浓稠的黄绿色脓汁,来自患病牛的局部病灶。患牛背部有1个拳头大肿块,右侧后乳房上有1个乒乓球大肿块,无其他异常。1临床症状病牛患部有轻微隆起,皮肤表面附着毛发并有痂皮,局部穿刺有浓稠的黄绿色脓汁。移走结痂的毛发丛,可露出粉红色真皮层。2诊断染色镜检:无菌抽取…  相似文献   

18.
<正>山魈(Mandrillus sphinx)是灵长目猴科中体形最大的一个种。分布于非洲西北部刚果河以北的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等地的热带雨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易危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为附录I物种。繁殖期不固定,孕期6~7个月,每胎1仔。4~6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园引进并饲养山魈。石家庄市动物园  相似文献   

19.
<正>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由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引起各种动物及人的一种皮肤传染病,曾称绵羊真菌性皮炎、疙瘩羊毛病、羊毒样腐蹄病、皮肤雨伤病,以头部、腹部和四肢皮肤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和红棕色痂块性皮疹为特征。1病原学嗜皮菌属于嗜皮菌科(Dermatophilaceae)嗜皮菌属(Dermatophilus)的成员,菌体结构因培养基类型及培养时间不同而不同,有菌丝期和孢子期两个  相似文献   

20.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