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光温室蔬菜田内黄板诱杀烟粉虱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烟粉虱在丰县蔬菜、大豆、棉花等作物上的为害逐年加重,2002年夏末秋初欢口等北部乡镇暴发成灾,调查结果表明,原日光温室及其相邻田块寄主上的烟粉虱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日光温室是丰县烟粉虱顺利越冬的主要场所,并成为扩散蔓延到四周寄主的虫源地.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其种群数量及其为害,探索烟粉虱的一些非化学控制措施,根据烟粉虱成虫的趋黄性,于2003年1月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黄板诱杀烟粉虱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蔬菜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相邻的温带地区发生,是世界上蔬菜,观赏植物、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属国内生产上三类检疫性害虫。1889年首先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命名为烟粉虱Aleyrodes tabaci。189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甘薯上发现了新北区的第一头烟粉虱,我国的烟粉虱记载于1949年。80年代以前,烟粉虱主要危害棉花,80年代以后,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蔬菜和花卉。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秋在我所首次发现烟粉虱以来,烟粉虱已成为南通地区蔬菜、花卉上重要的害虫之一,特别对设施栽培的蔬菜、花卉生产已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烟粉虱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成虫活动量大,极易产生抗性,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为此,我们系统调查了烟粉虱在南通蔬菜、花卉上的寄主情况,以及不同设施栽培的蔬菜、花卉上烟粉虱的发生程度及其消长规律。并在黄瓜上用吡虫啉、敌敌畏、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防治烟粉虱的新型杀虫剂,以烟粉虱为防治对象,以倍内威为对照,测定新型杀虫剂呋虫胺和哌虫啶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以筛选适宜的药剂及其有效浓度。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中,呋虫胺1 500倍液对烟粉虱防治效果最好,具有速效、持效期长、防效稳定等特点;其次是倍内威1 000倍液,整个防治过程中其对烟粉虱的相对防效都在80%以上,效果较好;哌虫啶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差。在防治药剂选择上,可以采取倍内威和呋虫胺交替使用,防止倍内威加速抗药性的产生;哌虫啶不建议生产上作为防治烟粉虱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微山湖滨湖地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蔬菜、大豆、花生等作物栽植面积大幅增加,尤其是温室、大棚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加之外地植物材料的大量引进,导致烟粉虱虫源逐年增加,且烟粉虱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化学防治难度较大。自2000年以来湖区烟粉虱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据笔者调查,该地区种植的10余种主要经济作物上均有烟粉虱发生,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一些地区相继暴发成灾,并迅速蔓延,目前已成为我国蔬菜、棉花、花卉等经济作物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据报道,由于地理种群的差异,烟粉虱包含了许多具有显著遗传分化的生物型,北京地区过去以B型烟粉虱为主,近年来Q型烟粉虱演变为主要种群,Q型烟粉虱比B型烟粉虱对多种化学农药的抗药性更强,特别是新烟碱类农药对B型烟粉虱敏感,但对Q型烟粉虱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佛山地区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群动态及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番茄褪绿病毒(To CV)的情况进行了检测。烟粉虱隐种鉴定结果表明,三水区烟粉虱种群全部为MED隐种,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为MED和MEAM1种群混合发生。烟粉虱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采集自佛山6个地点的烟粉虱田间种群均携带TYLCV和To CV。除南海区狮山镇石门中学外,其余5个地点烟粉虱种群TYLCV带毒率均超过50%。除南海区丹灶镇金沙上安村外,其余5个地点烟粉虱种群To CV带毒率均达到100%。由烟粉虱传播的TYLCV和To CV在佛山地区的迅速扩张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防治大棚辣椒烟粉虱的一个重要农业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在东台市主要集中在大棚茄果类蔬菜上越冬,控制好越冬大棚茄果类蔬菜生长前期的烟粉虱,可以大大降低生长后期烟粉虱的发生基数及其在夏秋棉花等大田作物上的发生量。东台市越冬大棚辣椒种植面积1万hm^2以上,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在辣椒种植区示范推广一项极其重要的农业措施——摘除植株下部老黄叶,有效地控制了大棚辣椒烟粉虱的发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蔬菜是烟粉虱的主要越冬场所,开展冬季防治是压低烟粉虱发生基数,争取全年防治主动权的关键措施。目前生产中常用吡虫啉等烟碱类杀虫剂进行防治,为了明确这类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我们选择了5种烟碱类杀虫剂进行了烟粉虱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老百姓叫小白虫子.近几年来,烟粉虱在淮安茄果类、瓜类、豆类及花椰菜、甘蓝、大白菜类等蔬菜上危害逐年加重,种群发生量呈急剧上涨的态势,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上重要害虫,严重危害着大棚蔬菜的产量和效益.起初由于烟粉虱的形态特征似温室白粉虱,各地均将其误认为是"白粉虱"大暴发,后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其主流种群"B型烟粉虱".为了有效防治烟粉虱,我们对此虫发生危害特点展开了调查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特点,研究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技术,研制出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剂新配方,构建了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里下河地区设施蔬菜烟粉虱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首先报道于1889年,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的,命名为烟粉虱。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印度、巴基斯坦、苏丹和以色列等国家。我国烟粉虱的发生记载于1949年,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四川、北京、台湾等省市,近年来在新疆、河北、天津、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比较了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与未携带TYLCV的B型和Q型烟粉虱的雌虫体长以及其在健康番茄苗上所产卵的长度和宽度,以探讨B型和Q型烟粉虱对TYLCV的适应性差异,进而探讨TYLCV在B型和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带毒的B型和Q型烟粉虱雌虫体长与无毒的B型和Q型烟粉虱均无显著差异|带毒B型烟粉虱所产卵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显著大于无毒B型烟粉虱,而带毒Q型烟粉虱所产卵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显著小于无毒Q型烟粉虱。TYLCV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雌虫体长无显著影响,而对所产卵的大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瑞 《蔬菜》2013,(1):42-45
烟粉虱对双生病毒的传毒效率除了随其获毒及传毒时间的延长、传毒烟粉虱个体数量的增加以及病毒体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外,还与烟粉虱的龄期及性别有关.双生病毒除了在植物与粉虱之间直接传播外,还可通过烟粉虱交配及经卵携带的途径在烟粉虱个体和代别间进行传播.寄主植物、.双生病毒的一些特殊蛋白以及烟粉虱内共生菌产生GroEL蛋白,都可影响烟粉虱携带的双生病毒种类及传毒的可能性.此外,植物感染双生病毒后,其对烟粉虱的适合性可能提高.综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双生病毒的获取、传播及存留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又名甘薯粉虱、棉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早在1889年希腊的烟草上被发现,目前分布已遍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20世纪40年代就有烟粉虱发生记载,到目前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烟粉虱,江苏地区2001年3月在一品红上首次发现烟粉虱,之后在很多地区相继造成危害,在我县已连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是如皋市蔬菜上重要害虫之一,春、秋季发生,以秋季发生危害重。9~10月份烟粉虱发生盛期,茄子、黄瓜、刀豆等蔬菜平均百叶成虫量一般在3000头以上。大量烟粉虱刺食叶片,严重影响蔬菜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产量与品质。目前烟粉虱抗药性较高,生产中菜农反映药剂防治效果差,为提高防治效果,乱用、滥用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7.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是近年来中国新发生的一种虫害,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及棉花等众多作物。别看烟粉虱体长不到1mm,但它引起的危害却不容轻视。山东枣庄在烟粉虱的防治防治工作方面,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重点抓住烟粉虱在温室蔬菜上越冬繁殖危害这一环节,实施了温室"五字"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1889)属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是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有“超级害虫”之称。它是一类快速进化的复合种,目前关于烟粉虱的分类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地理分布、寄主范围、传毒能力等差异将烟粉虱分为不同的生物型,如A型、B型、Q型等[1];另一种是将烟粉虱划分为不同的隐种,如地中海隐种、中东—小亚细亚隐种等[2]。  相似文献   

19.
大棚瓜果蔬菜烟粉虱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俗称小白虫子。早在1889年希腊的烟草上被发现,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烟粉虱的记载,江苏省2001年在仪征一品红上首次发现烟粉虱,以后全省各地陆续查见。东台市2003年首次查见,近两年在我市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迅速升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是本世纪初随种苗调运而传入我地的一种外来入侵害虫。通过寄主植物接种鉴定,本地的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在西葫芦上危害能引起银叶病。据有关报道B型烟粉虱比原泛指的A型烟粉虱寄主植物范围更广、取食(植物的汁液)量与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