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山是北方地区的水产大市,近几年养殖鲤鱼效益滑坡,为提高养殖效益,探索罗非鱼出口的可行性,受上级水产部门的委托,我场于2004年和2005年进行无公害养殖试验。在两年试验中,最高亩产1650千克,罗非鱼的质量和规格均能达到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 1 池塘养殖面积17.7亩。养殖池设在黄骅试验区南排河镇西侧彦家洼排水渠北岸,分大、中、小三个池子,南北排列。其中北面的1号池面积10亩,2号池面积7亩,3号池0.7亩。2 施肥及排灌水养殖池自配水泵1台,直接从彦家洼排水渠抽海水,调节盐度用的淡水从附近化肥厂引管注入,水质无污染。在池底及闸门修整后,5月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亩废虾池进行尼罗罗非鱼以海水为主的养成试验,3-4月向池塘注淡水深60cm,投放鱼种时只注海上,使水深升至1.3m,盐度为15,简化了罗非鱼种的盐度驯化程序,避免了幼苗过度繁殖。起捕时盐度为22。120天养成商品鱼,平均亩产364kg。本试验养成的罗非鱼肉味鲜美,生长速度比纯淡水快10%。鉴定认为:本研究属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罗非鱼属中较为优良的品种之一。原产地在非洲尼罗河水系。主要特点是个体大、成长快、肉厚、质嫩、味美。在国际上颇受重视,被誉为淡水养殖的高产鱼类。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重要来源的奇迹鱼。我国(除台湾以外)自1978年引种试养,在同样条件下,比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增产30~50%。因此,领导部门一致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5,(1):42-43
罗非鱼虽然原产非洲,但是经过引种试验之后,早在1957年,它就已经在我国大量生长,并且以生产成本低、生产量大等优势大量出口,发展到目前,罗非鱼也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近年来,很多养殖户还搞起了非常严格的无公害健康养殖。在这方面,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付佩胜(以下简称老付)就是当地养殖户佩服的老师之一。第一,渔场和水质老付:要生产无公害的鱼,在选址时,鱼场首先土质要求没有重金属之类的超标,再一个是水源要符合国家淡水渔业用水标准。在这方面,只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规定就不难做到。另…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海水池塘不同施肥种类养殖罗非鱼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生 《水产学报》1998,22(2):186-189
罗非鱼是世界热带和温带养殖的主要鱼类。它具有食性杂、疾病少、易繁殖、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由于罗非鱼可以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因此施肥养殖罗非鱼一直为各国水产界所关注[Diana等1991,Schroeder1987]。有关淡水施肥养殖罗非鱼的研究甚多...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淡水白鲳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热带与亚热带鱼类。生活适宜水温范围12~35℃,生长水温21~32℃,低温临界水温10℃,7℃时死亡。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易养殖垂钓,能忍受0.5毫克/升的低氧等特点。适宜在有一定肥度的池水中养殖。该品种1990年引入黑龙江,1994年开始在常规池塘试养,为进一步研究淡水白鲳在北方高寒地区常温下利用普通池塘养殖的可行性。我们于1997~2000年之间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方法1.池塘水质试验池塘选择面积为6~16亩的4…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池塘的高效利用技术,2005年,利津县渔技站技术人员在汀罗镇进行了半咸水斑节对虾无公害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条件试验塘2口,每口4亩,计8亩水面。池底为盐碱地沙壤土,渗水盐度18,池深2米,池底淤泥厚20厘米,有效水深1.  相似文献   

11.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12.
在罗非鱼鱼苗培育池塘和鱼种饵料中应用纳米生物助长器。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量、成活率、饵料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15.53%、24.15%、8.95%,饵料系数降低8.25%;饵料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饵料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11.74%、20.67%,饵料系数降低17.12%。并对纳米生物助长器的增产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淡水池塘应用纳米生物助长器清洗和晾晒周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尼罗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 我市位于黑龙港流域,常年干旱少雨,淡水资源比较缺乏。为了提高有限的淡水水面的利用率,促进我市淡水渔业的发展,我们在沧州市郊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并取得良好效益,每667m~2产鱼达到1664.5kg,创我市最高水平。现将有关技术管理作法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 试验池一个,面积1333m~2,池深3.5m,30米浅水井一眼提供水源,配有1.5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14.
1 生态养殖的条件 1.1 环境条件 海水生态养殖,应设定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专属规划区域内,具备规模、水源方便、水质良好、养殖水质符合NY5052-2001的标准和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周边无城市生活、工业污染,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4-2001标准.  相似文献   

15.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又名黑加吉、鸟格,是海产名贵经济鱼类,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黑鲷是将来集约化养殖最有前途的鱼类之一.黑鲷富含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海水鱼之一.它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海、渤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山东沿海.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是世界上养殖较普遍的鱼类之一 ,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耐粗饲、易繁殖、耐盐性强等优点 ,但是 ,真正适宜于海水养殖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却很少。 2 0 0 1年 9月我们从以色列引进红罗非鱼后 ,在中捷水产良种场进行了耐盐性研究、海淡水养殖生长比较、海水养殖试验等一系列工作 ,发现该鱼在盐度为 2 5‰以上的海水中繁殖会受到抑制 ,且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淡水 ,是一个适合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2 0 0 3年已应用到生产中 ,并进行了示范和推广。1 生物学特性以色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的一个杂交变异种 ,体色有粉红、红色、粉底红花…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原产非洲,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鱼病少、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引起各国养殖者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养殖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很多养殖户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作为热带性鱼类,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固安县畜牧水产局于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承担廊坊市水产推广项目,在固安县牛驼镇警卫局渔场示范养殖彩虹鲷,经过一年的养殖示范管理,1400m~2鱼塘出产成鱼1250kg,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1 池塘条件:鱼池为水泥池,长70m、宽20m、可蓄水2m,有地热水源、增氧机、越冬保温设施。2 鱼苗来源:鱼苗为北京水产研究所的夏花鱼苗,经塑料袋充氧,运输2h至固安牛驼渔  相似文献   

19.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s for the best species combination for the fastest rate of growth of Tilapia nilotica (Saro therodon niloticus) and T. zillii indicated that T. nilotica grew better (1.3 g/day) when raised with T. zillii (0.9 g/day) and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3.2 g/day). In other non-replicated experiments involving T. nilotica and T. zillii only, growth rates of 1.0 g/day and 0.9 g/day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 which bettered those observed in monoculture experiments, namely 0.8 g/day and 0.6 g/da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