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栽培类型和季节 温室或大棚茄子栽培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春茬栽培、秋冬茬栽培、冬茬栽培和冬春茬栽培等。目前以春茬栽培和冬春茬栽培为多。  相似文献   

2.
高林旭 《北京农业》2007,(15):16-18
高产、高效、优质和低耗,这是一切生产部门追求的目标。通过对不同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春、夏播)栽培、风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再生栽培、扦插栽培及无土栽培等方式的探索研究,比较西瓜的产量、投资成本及经济效益,选择出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效益较高,简单易操作的栽培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通过实验观察,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3种方式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从栽培材料、栽培场所、栽培方式、栽培季节、菌种制作、栽培工艺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鸡腿菇栽培技术.以期为鸡腿菇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因营养丰富、嫩滑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少数在自然条件下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是草菇最大生产国,广东则是我国草菇最重要的产区和鲜品消费省份,也是推动草菇栽培技术创新的地区,在国内最先实现室内周年栽培,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草菇栽培经历了旧法栽培到新法栽培,从室外栽培到室内栽培,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栽培,从稻草栽培到废棉渣、中药渣等原材料栽培,从生料栽培到熟料栽培,从大田栽培到简易菇房、工厂化厂房栽培,从畦式栽培到袋料栽培、层架栽培、工厂化栽培等。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原材料特点,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介绍了草菇特点和产量概况,从草菇栽培用种的繁育、栽培原材料及处理方式、菇房结构建造与加温方式、栽培方法等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草菇产业半个多世纪的栽培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同时对草菇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草莓的立体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草莓的各种立体栽培模式,包括管道化栽培、立柱式栽培、基质袋栽培等栽培模式,以及营养液在栽培过程中的EC、PH的控制和草莓立体栽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空间、产量和效益,利用PVC管材制作不同立体栽培架面实施墙面层架栽培、倒"V"字形层架栽培、斜坡形屋脊架栽培和立柱架栽培,并系统总结了栽培基质配制、填充、栽培、田间管理和采收等配套技术。综合配套技术在设施草莓栽培中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栽培效果,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在栽培中对田间气候、栽培技术有较高要求。覆膜栽培是党参高效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在栽培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作者经栽培试验,比较分析覆膜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栽培效果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显示,覆膜栽培的党参长势更好,亩产量达到168.04 kg,比传统栽培亩产增长61.28 kg;覆膜栽培的亩产纯收入7 479元,高出常规栽培2 066元。由此可见,覆膜栽培技术的栽培效果、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栽培方式大多选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金针菇比较方便,所需条件不是很高,栽培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易于控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探讨大棚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避免错误操作影响产量。从菌株、配方的选择、栽培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金针菇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棚栽培金针菇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栽培要领,为广大金针菇栽培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温白灵菇Pnkw-8味道鲜美,经品比试验及生产性试验证明,该品种可使用温室栽培、阳畦栽培、拱棚栽培、林阴地栽培等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可采用立体墙式栽培、平面覆土栽培等。为提高产量、增强品质,高温季节以采用覆土栽培模式居多。  相似文献   

10.
在由水稻土向菜园土转换期内,比较了有机栽培、特别栽培与常规栽培对芹菜、西兰花、萝卜、生菜4种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4种蔬菜的产量趋势基本一致,即有机栽培最高,常规栽培最低,特别栽培居中;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蔬菜增产幅度达到57.13%~377.46%,且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有机栽培蔬菜的品质优于常规栽培,其VC、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含量较低;特别栽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介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之间。  相似文献   

11.
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栽培,因所采用基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砂培、砾培、熏炭培、锯木屑培、蛭石培、岩棉培等。基质栽培还可视其栽培床的形式,分为袋状栽培,柱状栽培或筒状栽培等。本文重点介绍基质袋状栽培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一、栽培方式 可分为常规栽培和设施栽培。常规栽培指普通塘栽。设施栽培指利用人为建造的一种既保水又保肥的固定贮土、蓄水设施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3.
根据白灵菇人工栽培和研究实践 ,从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原料、栽培料堆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成熟培养、出菇管理方面总结出了白灵菇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品种博美626为试验材料,采用有盖苯板泡沫栽培箱、无盖苯板泡沫栽培箱、无盖塑料栽培槽、塑料栽培袋4种不同容器对其生长、根系活力、容器内根际环境、产量进行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宁夏黄瓜高产基质栽培的栽培容器。使用塑料栽培袋栽培的黄瓜在生长中后期的株高、茎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黄瓜根表面积、平均直径和单株根体积也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塑料栽培袋栽培的黄瓜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根系活力最大。塑料栽培袋的基质湿度最大,变化较为稳定,且在春季栽培中有明显根际温度优势。塑料栽培袋处理的黄瓜总产量、单株平均产量都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说明塑料栽培袋是黄瓜春季栽培中适宜的栽培容器。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土(腐熟玉米秸、腐熟牛粪和普通土所配制)膜限根栽培与非限根栽培为处理,研究日光温室中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下的番茄生长势明显优于普通土壤,且有机土栽培的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均高于土壤栽培,最终有机土栽培的番茄产量提高、营养品质改善,且成熟期提早。与限根栽培相比,随番茄栽培的延续,非限根栽培中有机土的营养物含量在前期与限根栽培相当,而中后期却明显低于非限根栽培,其有机质、电导率和全N、P、K的下降速度较高。此外限根栽培的耗水量明显低于非限根栽培和普通土处理,表明非限根栽培的肥水渗漏较高,而限根栽培可使肥水损耗率显著降低。限根栽培与非限根栽培相比番茄的坐果数明显提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31.3%和8.3%。有机土栽培番茄的营养品质如总糖、番茄红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有害物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且限根栽培的又明显优于非限根番茄。因此有机土栽培具有促使番茄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效果,而限根栽培明显优于非限根栽培,且具有更好的节水节肥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菜用鲜食和出口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的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天常规栽培,共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露天常规栽培相比增产明显,分别达到了48.16%和35.50%;而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18.77%、11.97%和8.57%。  相似文献   

17.
玉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改进,使得玉米生产省工节本增效,本文主要列举了单粒播种栽培、宽窄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二比空”栽培、一穴双株栽培、免耕无公害栽培、地膜覆盖栽培7种栽培技术,尤其“一穴双株栽培”是当前农业专家研究的玉米生产重要栽培技术,经过田间试验证明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平菇是河南省的主要栽培食用菌,栽培规模大,总产量高。在对平菇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推广的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提出了发酵料栽培的场地要求、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发酵、接种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李玲  杨起 《北京农业》2005,(2):17-17
采用设施栽培草莓,可实现周年供应。草莓设施栽培的形式有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下面以促成栽培为例介绍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应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自花授粉能力强、黑心花少、产量高、风味佳、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种。适宜大  相似文献   

20.
草莓高架设施栽培中低成本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不同栽培基质进行草莓的高架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种植的草莓在生长发育程度、果实品质和产量与习惯栽培基质接近;在保证草莓正常生育需水的情况下,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所需灌溉用水少,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灌溉水13.7%~22.5%;且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成本32.74%、33.98%,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完全可以替代习惯栽培基质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