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丹  陈晓慧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0):1875-1888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探讨了包括热带水果香蕉(Musa spp.)、龙眼(Dimocarpus longan)、番木瓜(Carica papaya)、菠萝(Ananas comosus)、椰子(Cocos nucifera)、榴莲(Durio zibethinus),经济作物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木薯(Manihot esculenta)、枣椰(Phoenix dactylifera)、可可(Theobroma cacao)、油棕(Elaeis guineensis)、咖啡(Coffea canephora)以及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内的13种热带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历程,并对热带植物基因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特征,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5个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利用TMS-PRO质构仪进行了TPA检测。结果表明,馒头中挥发性成分有41种,包括醇类(1种)、醛类(2种)、酯类(13种)、烷类(10种)、烯类(4种)、苯类(8种)、酮类(2种)以及醚类(1种)化合物。含有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品种是徐麦178(29种),最少的品种是徐麦39(22种)。TPA检测数据显示,徐麦178制作的馒头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和粘性;徐麦39的质地较为柔软。不同品种(系)馒头因为挥发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种类数、含量以及硬度、弹性和粘性等的不同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瑞丽育种站为了获得突破性创新亲本,在F1(栽培原种×栽培原种,或栽培原种×野生种)间相互杂交获得对等F2代,再以F2×F2获得对等F3代,按此“对等杂交”方式着力构建独立亲本系统。在云瑞15系列123份创新材料中,有56份对等F2代(A类)、22份对等F1-BC1代(对等F1代与商业种杂交1次,B类)、11份对等F1-BC2代(对等F1代与商业种杂交2次,C类)、23份对等F2-BC1代(对等F2代与商业种杂交1次,D类),以及11份传统高贵化杂交F3代(野生种与传统亲本或品种杂交3次,E类)。本研究通过采用DTOPSIS法对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蔗产量、锤度、含糖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⑴接近度Cg值最大的10份材料分别是:云瑞15-88(对等F1-BC1,B类)、云瑞15-150(对等F1-BC2,C类)、云瑞15-153(F3,E类)、云瑞15-158(F3,E类)、云瑞15-127(对等F1-BC1,B类)、云瑞15-155(F3,E类)、云瑞15-90(对等F2-BC1,D类)、云瑞15-29(对等F2,A类)、云瑞15-97(F3,E类)、云瑞15-134(对等F1-BC1,B类),E类有4份(最多),占40%;⑵在123份材料中,超过ROC22(CK1)有37份,占30.1%,超过粤糖93-159(CK2)有71份,占57.7%,有52份材料未超过双对照。在超过对照ROC22的37份材料中,F3代(E类)占相应同类材料的比例最大,为45.5%,其次是对等F1-BC2(C类)、对等F1-BC1(B类)、对等F2-BC1(D类),对等F2代材料(A类)最小,为21.4%。在56份对等F2材料(A类)中,野生血缘F1代超过对照ROC22的比例达到50%;⑶从各类材料相对接近度Cg的平均值来看,A类(对等F2代)B类(对等F1-BC1代)>D类(对等F2-BC1代)>C类(对等F1-BC2)>CK(对照)>E类(F3代)。所以,传统高贵化杂交F3代(E类)整体上综合评价最好,按“对等杂交”方式利用甘蔗野生资源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GC法分析苦丁茶中可溶性单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恒温水浸泡,干燥后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溶剂,六甲基二硅胺烷(TMDS)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硅烷化试剂,将单糖衍生化为三甲基硅醚衍生物,以肌醇为内标物,用SE-30毛细管色谱柱,测定了苦丁茶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同时对比了二甲基酰胺及吡啶的溶解能力和N,O-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基(BSA)的衍生化效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测得的苦丁茶中单糖含量分别为:葡萄糖0.355%,果糖0.440%,半乳糖4.000%,核糖0.035%,木糖0.150%,阿拉伯糖0.006%。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青稞籽粒长、宽在品种(系)间的差异,以来自国内外的214份青稞品种(系)为材料,对粒长、粒宽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粒长、粒宽在品种(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粒长的变异范围为4.125~8.117 mm,平均值6.075 mm,总变异系数10.906%;籽粒较长的材料有北青2号(青海海北)、长芒裸大麦(云南昆明)、白青稞(西藏隆子)、山青7号(西藏山南)和喜马拉4号(西藏仁布),以喜马拉4号最长;籽粒较短的材料有湟中六棱青稞(青海湟中)、扎骨(西藏左贡)、褐青稞(青海)、米大麦(云南晋宁)和米如红(西藏南木林),以湟中六棱青稞最短。粒宽变异范围为1.670~3.553 mm,平均值2.596 mm,总变异系数13.721%;籽粒较窄材料有米如红(西藏南木林)、白青稞(西藏昌都)、丹巴黑青稞(四川丹巴)、冬207(西藏拉萨)和白青稞(西藏隆子),其中最窄品种为米如红;较宽材料为Bang-Iu(墨西哥)、紫青稞(西藏穷结)、繁29(青海)和喜马拉6号(西藏日喀则),最宽材料为喜马拉6号。从材料来源看,青稞粒长在不同地区间也差异显著,但粒宽差异不显著;甘肃材料的粒长平均值最大(6.2...  相似文献   

6.
对1株具有抗芒果炭疽病菌活性的海口湾海泥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WSW-49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来源于海口湾海泥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WSW-49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含氮化合物,分别为:环-(苯丙-丙)二肽(1),环-(亮-甘)二肽(2),环-(苯丙-缬)二肽(3),环-(羟脯-苯丙)二肽(4),N-(2-苯基)乙酰胺(5),β-腺苷(6),和2-哌啶酮(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加2010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试的13个花生品种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泉花551和参考品种间的关联度最大(r1=0.7838),其次是航花2号(r2=0.7098),汕油250第三(r4=0.6934),闽花9号第四(r3=0.6933),莆花23第五(r6=0.6...  相似文献   

8.
花生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12个花生品种中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主茎高(0.657),总分枝数(0.633),侧枝长(0.652),饱果数(0.665),结果枝数(0.693),单株结果数(0.693),百果重(0.675),百仁重(0.715),千克果数(0.705),千克仁数(0.708),出油率(0.688).表明在花生育种过程中百仁重、千克仁数、千克果数、饱果数和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比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百果重和出油率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要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甘蔗主要抗旱性指标变化,以期为选育优良甘蔗品种(系)提供科学依据。在2015/2016榨季,于桶栽条件下对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15个桂糖优良新品系和广西主栽品种ROC22号进行水分胁迫,检测甘蔗叶片叶绿素(Chlorophyll,Chl)、赤霉素(Gibberellin,G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对质膜透性(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plasma membrane,RPPM)、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共8个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在正常供水及水分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水分胁迫下,Chl、GA和CAT含量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SP含量、MDA含量、RPPM、SOD和POD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变化幅度因基因型而异;Chl含量与RPPM、MDA含量呈负相关,而与SP含量、GA及CA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D及POD呈显著正相关,RPPM、MDA含量与SOD、POD及GA呈负相关,GA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了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17%;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Chl含量、SP含量、SOD、POD、RPPM及MDA含量等6个对品种抗旱性分类有显著影响的生理指标,并把16个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划分为高抗、中抗、不抗3种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与生产表现结合在一起来评价甘蔗品种(系)抗性更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小粒种咖啡的氮素吸收特性,进一步为遗传改良咖啡氮营养性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同一氮素供应水平下20个小粒种咖啡氮素吸收效率的生理、形态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小粒种咖啡种质间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根氮、茎氮、叶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叶绿素含量及NRA与叶氮、总氮累积量和氮吸收效率间相关性不显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均与根氮累积量、总氮累积量、氮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氮素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依次为:根氮>叶氮>茎氮;聚类分析表明,‘M13’氮吸收效率最高,为84.43%,最低为‘CATUAI’,仅为32.12%,其余种质为58.36%~4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