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统称为免疫血清,包括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和抗毒素。动物感染病原后,使用免疫血清,就等于直接给动物输入了抗体,可以迅速杀死病原或中和毒素,促进机体快速恢复,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使用免疫血清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尽早使用免疫血清可以杀死病原或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4,(7):28
正1准确应用免疫血清尽早使用免疫血清。使用免疫血清可以杀病原或中和毒素,但这种作用仅仅局限于未与组织细胞联合的病原和外毒素,对已经造成组织伤害的病原和毒素,基本就不能起作用。因此,使用免疫血清治疗传染病,越早越好。注射方法。免疫血清的使用大多采取注射的方式,可以皮下注射,也可以静脉注射。用量足够。应用免疫血清治疗传染  相似文献   

3.
以纯化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重组M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免疫血清,用间接ELISA测得免疫血清效价达1:14000。通过间接ELISA进行病原检测,表明制备的免疫血清与全病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免疫血清进行病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GEV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多数细胞在其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闪亮荧光,且荧光强度强,而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未见有黄绿色闪亮荧光,表明用所制备的抗TGEV重组M蛋白的免疫血清进行病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TGEV准确快速诊断与鉴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分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轻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毒素的特点及检测方法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统称为霉菌毒素.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火鸡X-病的重要特征是,感染的动物不仅仅会受到黄曲毒素中毒的伤害,更常会继发其他多种病原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继发感染常使症状显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诊断上的失误或延误.现在已取得的共识是,由不同的霉菌毒素造成的中毒会导致动物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使动物对传染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甚至一些对健康动物不具感染力的病原也会因霉菌毒素中毒而使动物发病.另外,轻度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也会遭到破坏,饲料适口性明显下降,对动物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主动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毒素的特点及检测方法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统称为霉菌毒素。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火鸡X病的重要特征是,感染的动物不仅仅会受到黄曲毒素中毒的伤害,更常会继发其他多种病原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继发感染常使症状显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诊断上的失误或延误。现在已取得的共识是,由不同的霉菌毒素造成的中毒会导致动物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使动物对传染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甚至一些对健康动物不具感染力的病…  相似文献   

8.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科学的免疫接种,是综合性防治羊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变形杆菌属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这些细菌可以引起犊牛、仔鹿和其他幼龄动物的腹泻以及某些动物的局部感染。这已经由病原分离和实验动物感染所证实。本文指出:变形杆菌的病原性因素可能包括溶血素、内、毒素、L-相细菌,也可能包括肠道菌群失调的“抗生素选择作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毒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统称为霉菌毒素。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火鸡X病的重要特征是,感染的动物不仅仅会受到黄曲毒素中毒的伤害,更常会继发其他多种病原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继发感染常使症状显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诊断上的失误或延误。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霉菌霉素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玫  阮静 《饲料广角》2004,(18):16-18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统称为霉菌毒素。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火鸡X-病的重要特征是,感染的动物不仅仅会受到黄曲毒素中毒的伤害,更常会继发其他多种病原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继发感染常使症状显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诊断上的  相似文献   

12.
C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幼小动物的溶血性或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的病原体。该菌能产生8种可溶性抗原或毒素,其中β—毒素具有型特异性,并且是引起动物死亡的主要因素。通常利用鼠或豚鼠进行毒素中和试验来检测β—毒素。为了避免在诊断中大量使用试验动物,人们正在研究一种适合该病原定型的体外方法。产气荚膜梭菌只  相似文献   

13.
肉毒毒素由肉毒梭菌产生,该毒素进入人和动物机体后会引起运动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人和动物的发病多因食入含毒素的食品和高蛋白腐败性饲料所致。笔者通过对肉毒梭菌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等进行阐述,使人们了解并认识该细菌及其毒素,最后达到预防的目的,为人和动物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羊疾病的分类1.1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霉、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以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疾病流行。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5.
家畜真菌病是由病原性真菌在畜、禽中引起的疾病总称。本病世界性分布,真菌种类繁多,但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则还不到50种,有10多种能引起致死性感染。真菌病属于传染病范畴,但由非病原性真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真菌中毒病,则不属传染病范畴。  相似文献   

16.
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鸭摄入肉毒梭菌毒素而引起鸭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该病的病原是肉毒梭菌所产生的外毒素,该毒素的毒性极强,对热抵抗力很强,100℃下经10min才会丧失毒性。毒素对人和畜禽都有高度致死性。该病临床上以肌肉麻痹(特别是颈部肌肉麻痹),共济失调,全身肌肉震颤,羽毛易脱落为特征。常发生于高温炎热的夏、秋季节,将鸭群放牧于有动物尸体的低洼死水塘或有死鱼、  相似文献   

17.
<正>1羊疾病的分类1.1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霉、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以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疾病流行。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8.
从鱼粉中检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对动物及人致病力强的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对动物及人存在安全隐患的芽胞杆菌、非发酵菌、枸橼酸杆菌等,这些病原菌在进口鱼粉中检出比例也较高。文献报道已检测到动物健康的鱼粉中的毒素主要有:组胺、肌胃糜烂素、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肉毒梭菌毒素等。使用不新鲜、腐败霉变的鱼制作的鱼粉其组胺含量一般较高,当机体摄入组胺超过100mg(或每kg体重1、5mg)时,即可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肌胃糜烂素是组胺的衍生物,主要与鱼粉加工时的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1病原、病因及替换疗法病原疗法是针对引起疾病因素的治疗方法,如传染病的病原有病菌、病毒或寄生虫。针对这些病原需采取相应的免疫血清、抗生素或化学药剂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发病的性质,一般将羊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霉菌、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当羊注射了某种疫苗或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就具有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能力。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病流行。由寄生虫如蠕虫、原虫等寄生于动物体引起的疾病为寄生虫病,特点是有季节性和群发性。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羊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病、产科病等。这类疾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等原因造成,特点是没有传染性,多为散发。中毒病可造成大批羊只死亡,羊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