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坤 《食用菌》2002,24(6):35-35
采用覆土法栽培平菇已被广大菇农接受。此法 ,能显著提高平菇的质量和产量。但由于覆土栽培 ,需搬运大量泥土 ,劳动量大。再则 ,覆土栽培鲜菇携带泥土 ,使平菇口感不好 ,并给采摘和销售带来困难。笔者多年来在大量栽培平菇时采用向栽培袋注水的方法来提高平菇的产量。不但能降低劳动强度 ,而且还能保证平菇的质量和产量 ,为采摘和销售带来便利。注水器具采用高压喷雾器和柴油机油管改制而成 ,二个人一天能注水 1,0 0 0~ 2 ,0 0 0 kg的栽培料。注水配方 :1糖 0 .5 % ,磷酸二氢钾 0 .2 % ,尿素 0 .2 % ,B1 1支× 0 .1g,B1 2 1支× 0 .5 μg,…  相似文献   

2.
林下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对比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袋装生产香菇,综合分析不同配方基料上的香菇成品袋数、出菇时间、鲜菇品质、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林下栽培香菇较好的配方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7年将乐县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开展了瓜蒌-竹荪生态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340kg/m~2,而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285kg/m~2。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竹荪鲜菇产量比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高0.055kg/m~2。667m~2按种植竹荪400m~2计算,可增收竹荪鲜菇44kg,增值880元,说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谭伟 《食用菌学报》1995,2(1):36-42
比较了短裙竹荪三种室内栽培方法的栽培周期、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率.三种栽培方法各自具有以下特点:(1)床栽法栽培周期校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居中(2.18kg/m~2),生物学效率居中(16.55%),商品干菇产量最高(0.11kg/m~2),商品率居中(37.82%),用种量少(6瓶/m~2).(2)盆栽法栽培周期较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最低(0.38kg/m~2),生物学效率最低(2.56%),商品干菇产量最低(0.02kg/m~2).商品率最高(39.02%),用种量少(6瓶/m~2).(3)压块法栽培周期较短(5个月),出菇较集中,平均鲜菇产量最高(2.57kg/m~2),生物学效率最高(25.98%),商品干菇产量居中(0.08kg/m~2),商品率最低(28.77%).用种量大(75瓶/m~2).笔者认为压块法是短裙竹荪室内栽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榆黄蘑栽培大多是采用段木栽培,常规的段木栽培法,生产周期长,投资大,产量较低。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1988~1990年进行了段木复式栽培试验,收到了较显著效果,榆黄蘑单位产量(按每 m~2相同投资所生产出鲜菇重量)增加48%,生产周期缩短15天,现将其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冬闲期的冷棚来降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1套适宜华北地区的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羊肚菌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土质要求和栽培流程及出菇管理等.在冷棚栽培羊肚菌可以利用果树、蔬菜大棚等设施,增加了棚室冬闲期的产出,每667 m2鲜菇产量可达200 k g,增加生产效益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蘑菇和降解含羞草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合欢叶作氮源添加剂栽培蘑菇,尿素用量可较对照减少50%,产量明显增加。处理Ⅱ培养料含5%银合欢叶和8%米糠,其钾含量较对照提高40%,鲜菇产量提高38.7%;处理Ⅲ培养料含10%银合欢叶,鲜菇产量较对照仅增加12.9%,且出菇推迟,可能与培养料磷含量较低有关。在蘑菇栽培期间,处理Ⅱ和处理Ⅲ培养料中除极少量含羞草素自然降解外,其余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潮菇时被蘑菇菌丝降解,故在鲜菇中未测得含羞草素。  相似文献   

8.
地道栽香菇     
利用地道栽培香菇,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香菇产量,增加收入。【做法和结果】1981年春季,我站压块1000多平方尺,在自然温度适应的菇房里,已顺利出了两批菇,平均单产鲜菇1.3斤/尺~2。此时由于菇房内日平均温度已达25℃以上,不能继续出菇。为此,我们于6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白色金针菇栽培迅速发展。本所1987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商品菇,选育出白色金针菇F21,命名为“江山白菇”。1992年试种3万袋后,在生产上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至1997年全市栽培量已达1500万袋,鲜菇产量为7500吨,产值可达2250万...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适合永安市栽培的夏季香菇优良品种,以庆科212、申香215、238三个引进香菇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架栽培模式,考察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主要经济性状和鲜菇产量。结果表明,庆科212菌丝生长快、菇品质好、鲜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可作为永安市夏季栽培的主推香菇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省平菇栽培有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室外阳畦栽培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但只能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阳畦栽培,常因初期气温低,气候干燥和气温不稳定等影响,致使在第一、二茬菇后,有的甚至尚未出菇即进入初夏,气温升高,不利于子实体生长,严重影响产量。为此我们在易县阳谷庄进行了平菇阳畦栽培越夏试验,探索春季栽培越夏的方法,以利秋季继续出菇,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保证秋季提前供应市场,延长鲜菇供应期。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一种肉质肥厚,味道鲜美;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经济收益高,为群众欢迎的一个蔬菜花色品种。 我省自1980年试种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为六千平方米,1981年为二万平方米,1982年扩大到三万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5倍。产量由原来每平方米20斤提高到25-30斤,有的生产单位达到每平方米40斤的高产典型。如富阳县农资公司菌种场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在155米2面积上收鲜菇6321斤,每平方米产量高达41斤。又如杭州市江干区资桥公社弄口大队第七生产队,1982年秋栽98米2面积的平菇,仅两个月就收了1768斤鲜菇,扣除成本,每平方米面积得纯利5…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银合欢木屑的营养成分,研制了最适宜的培养基,选用了高产优质的香菇菌株和高效益的栽培方式。发现银合欢木屑作为氮素添加物可替代50%麸皮,降低原料成本,使感染率降低11.8%,鲜菇产量增加5.1%;高产香菇菌株785比其他4个菌株至少可增产鲜菇14.8%;短袋栽培比菌筒或菌砖栽培增产,而且可以减少高温制种感染率高的危害;与红栲木屑栽培香菇相比,银合欢木屑增产鲜菇53.6%,生物学效率提高26.7%。该技术措施适合于在高温低海拔地区应用,在闽南地区增产鲜菇55.6%,生物效率提高25.8%。  相似文献   

14.
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香菇培养料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5种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生产香菇,分析不同配方栽培香菇的成品率、生长周期、出菇品质、鲜菇产量等,筛选出香菇最适规模化生产配方为果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木屑栽培香菇发展很快,经济价值也高。我们开始试验木屑栽培香菇时,用的是野生菌北江种,每平方尺只产3、4两鲜菇。74年后采用7402菌种,并改进了管理措施,产量逐渐提高,每平方尺平均产3斤左右,高产菌块达4斤以上。 (一)菌龄长短与出菇的快慢香菇的生长发育分二个阶段:在营养阶段,菌丝在培养基内生长,分解和积累养料,为转  相似文献   

16.
以意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物作为碳源基质,采用不同比例配方栽培海鲜菇,观察其对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46%、玉米芯24%为碳源栽培海鲜菇产量较高,每瓶产鲜菇286.4g,生物学效率达95.43%,分别比对照高10.5 g和3.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顾祖伦 《食用菌》1998,(6):40-40
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利用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生产工艺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盛夏季节,食用菌栽培处于淡季,市场鲜菇售价较高,如能在盛夏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鲜菇应市,则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夏季生产香菇是用高温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长出的鲜菇品质较差。如能人为地提供一个与菌株生长相适应的生长环境,则鲜菇品质将会大大提高。笔者根据动态热平衡原理,对我场纵向通风的香菇大棚进行了改建,设计建造了一个降温棚,配以相适应的香菇品种,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1 降温棚的设计原理 当未饱和的空气与自由水蒸气接触时,两者会出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水表面蒸汽压力大于未饱  相似文献   

18.
秋季蘑菇出菇结束后,在冬季堆料、播种发菌,冬春季出菇,这后一茬就是冬季栽培蘑菇。一年栽培两茬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延长鲜菇的供应期。本试验是在冬季栽培蘑菇中进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疆香菇逆温带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长夫 《食用菌》2001,23(3):23-24
新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时间短。平原地区一般荫棚适合香菇正常出菇的时间较少,往往栽培一次跨两个年度才能出菇结束,加之大气干旱菌棒易失水,因此产量低,效益差,发展缓慢,前几年几乎无鲜菇供应市场。近两年我们选择夏季冷凉、冬季气温较高、光照强度大,海拔 1 0 0 0~ 1 2 0 0m的山区逆温带修建日光温室栽培香菇,获得了高产高效,鲜菇上市后深受欢迎,售价 8元/kg左右。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建造出菇温室 温室可新建,也可利用原有的蔬菜日光温室。通常宽 7m,长 50~ 60m,背高 2 8~ 3 0m,土墙体厚 1 2…  相似文献   

20.
大球盖菇为我国主要的食用菌品种,其低温出菇的特性,导致夏季市场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依托维西县夏季高海拔地区气候温凉的优势,在维西倮贡雪山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地采用简易平棚错季栽培大球盖菇,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鲜菇产量达30 t·hm-2的优良成果,解决了夏季大球盖菇鲜菇生产难,投入高的问题,探索出横断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