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增加小麦株高、穗长、千粒重及穗粒数,因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小麦增产10.2%~24.8%。施用钾肥能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但对籽粒沉降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中筋小麦品种川麦42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带式机播套作小麦(播幅为净作的50%)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小麦拔节后的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粒叶比则在中等偏高施氮量(N 180 kg /hm2)时最大;底肥:拔节肥=7:3的施氮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花后LAI、干物质日积累速率及粒叶比。对产量影响方面,有效穗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则在N 180 kg /hm2时最高,底肥:拔节肥=7:3的施氮方式提高了成穗率。相关分析表明,孕穗后的LAI、孕穗期的干物质积累以及拔节至孕穗期的干物质日积累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在施氮量为N 180 kg/hm2、施氮方式为底肥:拔节肥=7:3时,套作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好,产量最高,达4800.4 kg/hm2,与生产上大面积净作小麦产量相当。其群体质量指标为:基本苗184.5万株/hm2,成穗数225.3万穂/hm2,成穗率72.8%,孕穗期LAI 4.68,灌浆期LAI 2.11,花后干物质积累量1600.6 kg/hm2,结实粒数9652.5万粒/hm2,粒叶比11.501mg/cm2。  相似文献   

3.
小麦生物量及产量与无人机图像特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无人机图像信息与小麦生物量、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该文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田间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RGB图像,通过影像处理获取小麦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参数值,并通过田间取样获取同时期小麦生物量和最终产量,分析不同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参数与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图像可提取归一化差分指数(NDI)、超绿植被指数(ExG)、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超红植被指数(ExR)、绿叶植被指数(GLI)、绿红差值指数(ExGR)、改良绿红植被指数(MGRVI)、红绿蓝植被指数(RGBVI)共8个颜色指数和能量(ASM)、对比度(CON)、相关度(COR)、熵(ENT)共4个纹理特征参数。各颜色指数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与生物量和产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拔节期所有颜色指数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ExGR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911,孕穗期除RGBVI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MGR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为0.817。各颜色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趋势同生物量一致。越冬前期和开花期各颜色指数与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性较拔节期和孕穗期略有下降。而各纹理特征参数中,只有越冬前期的ASM和ENT、拔节期的CON和COR以及孕穗期的CON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COR相关性最高(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74。拔节期的CON和COR、孕穗期的CON、COR和ENT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拔节期COR相关性最高(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30。将颜色指数与纹理特征参数相结合后,其与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性均有提高,其中生物量相关性在4个时期分别提高0.27%、0.11%、8.81%和2.65%,产量相关性在4个时期分别提高7.05%、0.72%、0.58%和0.12%。因此,将无人机图像颜色指数与纹理特征参数结合可以提高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方法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土壤通报》2008,39(1):192-19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运筹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拔节期叶面喷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强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小麦获得了最高产量;适当增加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有利于改善强筋小麦品质,以拔节期和抽穗期分两次追施氮肥效果最佳。综合产量和品质效应,以拔节期喷施氮肥为最佳氮肥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研究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磷肥种类为锌腐酸磷酸二铵和普通磷酸二铵;氮肥种类为锌腐酸尿素和普通尿素;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处理的拔节期总茎数和单株茎数均较高;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产量最高,达6 730.5 kg/hm~2。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追施普通尿素,增产主要与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有关;底施锌腐酸尿素和锌腐酸磷酸二铵,追施锌腐酸尿素的小麦籽粒品质指标最高,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的提质效果优于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6.
氮素供应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茂林 《土壤通报》2005,36(6):983-985
选择淮北地区两种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素供应对强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氮范围内,施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品质呈直线相关关系。在对照产量为6092.15 kg hm-2的砂姜黑土,151kg hm-2的施氮量可获得最高产量7219.6 kg hm-2,蛋白质含量15.504%,湿面筋含量36.077%;174 kg hm-2的施氮量可获得最优品质,产量为7192.94 kg hm-2,蛋白质含量15.721%,湿面筋含量37.125%。对照产量为4457.4 kg hm-2的两合土,施氮量在174 kg hm-2时,可获得最优品质。经效益概算知,兼顾高产、优质、高效的施氮量是最优品质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各时期水分变动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水分变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干旱减产效应下普通小麦拔节期干旱处理比充分供水处理减产29.45%,而灌浆期水分亏缺处理仅减产12.70%;与水分胁迫处理相比,普通小麦拔节期复水处理增产42.83%,灌浆期复水增产22.29%,而不同基因型间小麦栽培一粒(A1)拔节期复水仅增产8.76%,栽培二粒(A2)拔节期复水产量下降4.38%。  相似文献   

8.
水氮运筹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
钾肥用量对面包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龙94-4083面包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明显增加小麦产量,K2O用量52.5-82.5kg/hm^2比较适宜。施钾能明显改善小麦品质,小麦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最大阻力、延伸性、拉伸面积、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稳定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追肥运筹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州市东夏镇薛庙村进行了追肥运筹对面包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各处理的基肥种类和用量均相同的情况下,追施不同种类肥料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追施N90kg/hm^2与不追氯比较,小麦产量增加579.0kg/hm^2,增产11.1%;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增加1.3和2.3个百分点,稳定时间提高10.0min。在追施N90kg/hm^2或N90kg/hm^2、K2060kg/hm^2的基础上,追施P20530kg/hm^2与不追磷比较,小麦产量增加334.5—409.5kg/hm^2,增产5.9%一7.1%,但对小麦品质影响不明显。在追施N90kg/hm^2和P20530kg/hm^2的基础上,追施K2060kg/hm^2与不追钾比较,小麦产量基本无差异,但追施钾尤其是硫酸钾更能提高面团稳定时间,可提高面团稳定时间1.5—2.5min。  相似文献   

11.
在砂质潮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产量、钾素积累量、钾效率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潮土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率为7.9%~27.7%;冬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到灌浆期植株钾积累量增加较多;钾生理效率、钾素吸收效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当季回收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钾效率和钾收获指数则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K2O150kghm-2最佳;钾肥用量应达到K2O150kghm-2以上才能维持土壤钾素肥力;从钾肥增产增收效应、钾效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施钾量150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462.2kghm-2,K2O每kg增产8.25kg,增收1069元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1.6%,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紫外辐射增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紫外辐射增加能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对经济系数无显著影响,但生物产量显著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群体叶面积指数(LAI)下降造成,而净同化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紫外辐射增加导致生物产量下降的关键时期为拔节--孕穗期,而对拔节前的干物质生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试验探索了前作(冬季)种植蔬菜的情况下,不同氮磷肥施用量与配施植物/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N、P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关系,土壤植物调理剂在提高水稻N、P肥吸收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本试验条件下,667m2施N5.9kg+P2O54.1kg+K2O5kg+土壤植物调理剂33kg,能获得高产。对于高需N、P品种,在合理施肥的同时配合使用土壤植物调理剂能充分发挥其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玮  张佳宝  张丛志  信秀丽 《土壤》2013,45(2):214-2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日变化影响显著,秸秆行间掩埋推迟了日光合速率的高峰值,施肥大幅度增加了小麦的日光合速率;秸秆覆盖(SFR)和秸秆行间掩埋(ISFR)抑制了冬小麦生育前期的光合速率,而秸秆行间掩埋增加了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小麦整个生育期ISFR处理的光合速率变化幅度最大,峰值最高.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叶片的SPAD值及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短期的秸秆还田有降低产量的趋势;施肥可明显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特性、SPAD值及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5.
宅基地复垦为一大研究热点,在宅基复垦地上种植小麦存在产量低、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探索宅基复垦地上的小麦氮肥最佳施用模式,研究以山农15为试验材料,在宅基复垦地上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小麦专用控释掺混肥,氮肥为控释尿素,释放期130天)和非控肥(普通尿素配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全量(330 kg hm-2)与半量(165 kg hm-2)、表施(土表下5 cm)与深施(土表下20 cm)对小麦产量、土壤氨挥发总量、小麦各生育期土壤耕层全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及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控肥相比,控释肥各处理的宅基复垦地小麦产量增加19.30%~30.53%,氨挥发总量减少39.02%~83.60%,小麦各生育期土壤耕层土壤全氮含量较高,氮肥利用效率也显著提高,其中,以控释肥半量深施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最少,肥料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净收入增产达3208.2 yuan hm-2。综合分析,小麦控释肥165 kg hm-2深施,可作为宅基复垦地上小麦氮肥施用的推广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设置4个处理对大豆进行O3与UV-B增强的大田试验,通过观测生物量和产量研究两者对大豆生长的影响。T1为O3含量100nmol/mol的处理,T2为UV-B辐射强度比CK增加10%的处理,T3为T1和T2的复合处理,CK为自然空气。结果表明,O3含量与UV-B辐射增强的单因素对大豆株高、叶面积、茎干重等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负影响,而两者复合后对各生物量的影响效果不一致,在分枝期至结荚期拮抗作用居多,而协同作用则多出现在生育期末期。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均表现为茎分配指数变化幅度较小,CK、T1、T2、T3的根和叶分配指数逐渐降低,且荚分配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O3和UV-B辐射单因子胁迫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效应,而两者的复合作用并不是两个单独作用的简单累加。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甘南青稞产业种源支撑基础,实现青稞新育品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以青稞新品种甘青11号为试材,在甘南高寒阴湿区旱川地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与播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播量为192.0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最高,为3 720 kg/hm2;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播量分别为223.5、256.5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580、3 510 kg/hm2。由此可见,在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播量为192.0~256.5 kg/hm2时,青稞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综合考虑,该施肥水平和播量为青稞在甘南高寒阴湿区种植适宜的肥料配比和播量。  相似文献   

18.
在沿淮变性土区开展了氮磷配合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增产28.9%~62.2%,施磷增产4.3%~4.7%,氮磷配合有利于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数学模拟,获得氮磷肥的效应方程,并计算出最大经济施肥量,氮肥为269.5kg hm-2,磷肥为90.4kg hm-2。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化肥减施配施EM微生物菌剂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共设置不施加任何肥料和菌剂(CK)、全量化肥(依据当地化肥施用量,CF)、减施40%化肥(RCF)、减施40%化肥和灌施加喷施EM菌剂(RCF+EM)、减施40%化肥和灌施加喷施清水(RCF+W)5个处理。结果表明,RCF+EM处理的玉米产量高于CF处理,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玉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CF处理,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显著水平,增幅为11.79%;RCF+EM处理下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高于CF处理,其中pH、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氮达到显著水平,增幅依次是20.08%、15.81%、59.96%;RCF+EM处理的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CF处理,而细菌、放线菌数量则显著高于CF处理,增幅分别达到153.42%和124.17%。综上,减施化肥配施EM菌剂对鲜食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氮肥增效剂在春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种永良15号为指示品种,设添加不同用量的氮肥增效剂NBPT、DMPP,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共5个处理,在河西灌区研究了减量施肥条件下添加肥料增效剂对春小麦生长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施肥(N 232.5 kg/hm2、P2O5 241.5 kg/hm2、K2O 56.3 kg/hm2)减N 14.0%、P2O5 37.9%,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 0.40 kg/hm2、硝化抑制剂(DMPP)2.00 kg/hm2时春小麦主要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为4 693.3 kg/hm2,纯收益较传统施肥增加975.59元/hm2。在河西灌区,春小麦在化肥减量并添加氮肥增效剂条件下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可在小麦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