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多倍体西瓜种壳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遗传效应分析,为三倍体西瓜种壳性状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瓜4个生态型的6个四倍体自交系作母本和同一生态型的6个二倍体自交系作父本,按NCII (North Carolina II) 遗传交配设计方法配制6×6个杂种F1,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西瓜种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剖面种壳数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环境效应共同控制.败育种壳长和宽的加性效应显著,环境(机误)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剖面种壳数与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加性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31;与番茄红素和干物质含量呈显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88和0.386.败育种壳长与种壳宽成极显著加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3.[结论]该研究为三倍体西瓜育种中的基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无种壳西葫芦与一窝株西葫芦进行正反交、回交,后代分离结果表明,西葫芦种子种壳性状由显性基因S-控制,无壳性状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ss所控制,且独立遗传。种子薄壳是数量性状,系修饰基因控制,经估算,种子薄壳遗传中,最低限度涉及到38对基因。  相似文献   

3.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对一组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及其衍生世代的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4个籽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同时受胚乳,母体和细胞质3套不同遗传体系的控制,且以母体遗传效应的控制为主;母体杂合显性效应对粒长,粒宽和粒重有较强的增值作用,母体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其基因型值得有效方法;现有的亲本中,多数细胞质效应与母体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核质重组在遗传改良上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Cockerham的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分别推导了适用地农作物二倍体种子和三倍体胚乳数量的性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母体效应的遗传模型,内容包括不同世代的遗传效应分量及其AUP预测值;不同世代的表型方差及各遗传方差的MINUE(1)法估计值。在考虑基因型X环境互作效应的情形下,扩展用了上述遗传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无种壳西葫芦性状基因效应及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种壳西葫芦的8个亲本应用双列杂交第Ⅱ种方法设计。研究了单株产籽量等5个性状的基因效应及亲本间的配合力。结果在明,单株籽粒产量和百粒重为超显性,单瓜重、蔓长两性状的遗传属于加性-显性模型。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与超高亲优势和起中亲优势均达极显着相关水平。在一般配合力中,以GR34亲本的单株产籽量gca的效应值为最大,百粒重的gca效应值最大的是WK4和GH3.  相似文献   

7.
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问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问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奖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50.00%,42.34%,35.30%。34.00%和27.16%.  相似文献   

8.
西瓜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利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分析了家蚕无性繁殖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世代间无性繁殖发生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无性繁殖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表现为部分显性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所控制,显性效应比例较小,不存在上位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玉米株型性状的基因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世代分析方法对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基因效应及其与亲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月组合的60个性状中分别为10个和22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伟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三倍体西瓜‘黑牛’和二倍体西瓜‘黑宝’种子为材料,对种子形态指标、种皮的透性和种皮电镜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三倍体西瓜种子中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西瓜种子的2倍,而且三倍体西瓜种子比二倍体多1个细胞排列非常致密的硬化组织;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的10倍,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木质化,结构明显分为3层;在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三倍体和二倍体种子内种皮结构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表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中种皮和内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均阻碍种胚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二倍体西瓜种子的种皮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试验调查分析62份不同西瓜种质资源种子大小性状,包括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形指数、种子千粒重、单瓜种子数等。针对性状结果展开数据分析,以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不同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特征近似程度。种子大小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份西瓜种质资源中,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形指数、种子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多样性指数均在4.20以上,呈较高多样性;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共检测到7个与西瓜种子长度相关的SNP位点和11个与西瓜种子宽度相关的SNP位点,其中4、7号染色体上2个与西瓜种子长度相关的SNP达显著水平,4个与西瓜种子宽度关联的SNP位点达显著水平,分别位于1、4、7、10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西瓜亲本主要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本试验选用9个西瓜亲本及其配置的1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形态调查法测量其子叶叶形指数、子叶面积、开花期、叶面积、雌花节位、坐果率、果实发育期、坐果距离、单株产量、中心糖度10个性状,并分析了西瓜亲本10个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单株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亲本间10个性状的遗传差异显著,亲本的3个主成分的欧氏距离为0.577~3.874。在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三次曲线回归方程Y=-6.82x3+44.59x2-81.27x-41.03在0.25水平上显著;和亲本的遗传距离与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反函数回归方程Y=7.69-6.97/x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西瓜亲本10个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单株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东北农业大学西甜瓜育种研究室自育的西瓜品系W1-17为材料,以EMS为诱变剂,采用5个EMS诱变浓度(0.2%、0.6%、1.0%、1.4%和1.8%),4个处理时间(3、6、9和12 h),分析诱变后种子发芽率、相对出苗率和相对成苗率情况,最终确定EMS处理浓度1.0%、诱导时间9 h为西瓜品系W1-17种子最佳诱变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变异及遗传参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品质遗传变异规律,对浙江省22个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连续4 a采种、取样和测定,系统地分析了种子千粒质量、涩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芽苗长度和活力指数等6项品质性状的变异、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均最大,涩籽率变异次之,芽苗长度变异最小.种子千粒质量遗传力最大,涩籽率次之,其后依次为芽苗长度、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千粒质量与各性状具有轻度和中度的遗传相关关系,涩籽率在遗传上除与千粒质量呈轻度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没有相关关系,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以及发芽指数、芽苗长度与活力指数遗传相关紧密.表4参12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737-741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天然芸苔素(NBR)浸种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探讨这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无籽西瓜发芽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和天然芸苔素(NBR)浸种均能明显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使幼苗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其中以150mg/L6-BA与1:4000NBR处理效果最佳。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无明显效果,且苗长势不良,其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作物种子的氨基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早期的遗传效应分析进行综述。提高作物种子的氨基酸含量是作物育种重要的目标之一。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受多基因控制。早期的研究采用世代平均数或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遗传效应。利用种子发育遗传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同时受到三倍体胚乳(二倍体胚)、细胞质、二倍体母体植株遗传主效应及其互作效应的调控,揭示了各遗传效应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芽用大豆品种材料的种皮性状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前期筛选出的22个芽用大豆品种种皮性状和百粒重等物理特性、种子生理特性以及芽用特性指标,分析了各项物理生理特性指标与芽用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所用大豆品种种子百粒重为8.1-22.3 g,种皮亮度值为38.6-55.1,种子与豆芽产出比为1∶5.12-1∶6.95,下胚轴长和下胚轴粗分别为6.60-11.4...  相似文献   

19.
Brassica napus L.(B. napus) is an important oil crop worldwide and it rapidly accumulates oil at late stage of seed matur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ellular mechanism of oil accumulation and seed color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rapeseed development. Here, we analyzed the ultrastructure of seed coat, aleurone and cotyledon in embryos of B. napus from 25 to 70 days after flowering(DAF). The pigments, which were deposited on the cell wall of palisade cells in seed coat, determined dark black color of rapeseed. The chloroplasts degenerated into non-photosynthetic plastids which caused the green cotyledon to turn into yellow. The chloroplasts in aleurone and cotyledon cells respectively degenerated into remnants without inner and outer envelope membranes and ecoplasts with intact inner and outer envelope membranes. From 40 to 70 DAF, there were degraded chloroplasts without thylakoid, oil bodies contacting with plastids or protein bodies, big starch deposits of chloroplasts degrading into small particles then disappearing, and small endoplasmic reticulum(ER) in aleurone and cotyledon cells.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decreases o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dramatic increases of oil content in rapesee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apid oil accumulation was independent on the NADPH synthesized by photosynthesis of chloroplasts and probably utilized other sources of reductant, such as the oxidativ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rapeseed development. The triacylglycerol assembly presumably utilizes the enzymes in the plastid, cytosol or oil body of cotyledon and aleurone cells.  相似文献   

20.
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的抗枯萎病性鉴定及其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苗期接种法对51份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并选择不同抗性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按NCⅡ杂交设计配制三倍体西瓜组合,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四倍体西瓜的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枯萎病抗性受其双亲的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且以加性遗传为主,源于四倍体母本的加性遗传相对重要于二倍体父本的加性遗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其枯萎病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