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进一步改良油松的遗传品质,实现油松造林良种化,营建无性系种籽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们从1973年开始,进行了油松无性系种籽园营建技术的研究。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建成了100亩油松无性系种籽园,摸索出一套建园技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十五日,对美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九处种籽园的种实害虫防治做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做一概述,供各地在种籽园的经营管理和害虫防治中参考。一、害虫的种类及其为害美国种籽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仅危及火炬松(Pinus taedaL)、美国五针松(P·strobus L)、西方白松(P·monticoLa Dougl),花旗松(Pseudotsuga taxifolia)和费雷塞冷杉(Abies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设华北落叶松种籽园,我埸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搞嫁接试验,七四年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嫁接400株,秋后检查成活率达到90%,接穗生长正常。现将嫁接过程、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籽,对于创建高产林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为此,就要建立母树林和种籽园,以做为固定性林木良种基地。鉴于母树林中植株间在单株产籽量上是互有差异的。因而,选择产籽量高的植株,能够提高母树林的生产能力。可是,由开始达到结果年令的,15~20年生的植株上得到的种籽,成本太高;而为了使林分在临近结果的几年中能郁闭成林,疏林进行得迟晚;另外,规定的管理措施,对于进入正常结果年令的林分,也可能只会引起减少结籽量的效果。在处于结果前的阶段,显示种籽高产的生殖形态特征,在植株上尚未出现,这时要选择高产植株就无法实现;然而,要求按选种理论创建固定性良种基地,却必须弄清楚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5.
自一九六三年以来,我站着手进行板栗的良种繁育工作,主要进行以本县为主的品种资源调查,单株选优和复查考种,鉴定比较栽培,子代鉴定,建立实生种籽园,采穗园等。但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自六七年以后基本上中断了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恢复了部分项目。兹将我们前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森林工业的发展一直依靠“种籽园”来生产繁殖树木所需的种籽。由于种籽生长在树木的顶端,采摘相当困难。此外,树种还经常遭到各种昆虫的严重侵扰,某些土质贫瘠的地方许多树木不能够每年产籽,一些珍稀树种已濒临灭绝。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校刊报道,环境园艺学教授唐·杜尔赞(Don Durzan)与同事们一道,研究开发出组织  相似文献   

7.
石刁柏(芦笋、维名:木尔乔巴)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直径2—6毫米,稍肉质。地上部茎高1~2米左右,攀援植物。叶3~6枚成簇,园柱形,纤细,长0.9毫米。花腋生,多1~2朵,花瓣6片,绿白色,花芯黄色。果熟时红色,内有黑色半园形种籽2~3颗,用种籽和分株繁殖。  相似文献   

8.
巴西三叶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种籽,在1903年即有人提出利用的问题。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28年在马来西亚曾有人开办过橡胶种籽榨油厂,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两年后即告倒闭。1936年西欧和日本的科技工作者对橡胶种籽油曾作过一些研究,认为橡胶种籽油仅可作劣质油漆或低级肥皂。五十年代后期起,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国利用橡胶种籽油制肥皂,硫化油膏、醇酸树脂和环氧油等。近年来,马来西亚橡胶研究所对橡胶种籽油的研究工作表现积极,据《欧洲橡胶杂志》报导,在今明  相似文献   

9.
巴西豇豆在山地幼龄林、果园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概述巴西豇豆(Vigna brasiliensis)属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我站于一九八九年春,从浙江金华引来种籽,采用“立体油茶园”株间套种。经二年试种的观察、调查,效果良好。巴西豇豆是山地幼龄林,果园套、间种的较理想作物,其枝叶繁茂、菌根发达、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种苗是营林更新的物质基础,种籽则是基础的基础。由于林木种籽受结实周期性的影响,尤以天然母树林为采种来源的云杉、落叶松、冷杉、桦树等主要高山更新树种,其结实周期长而明显。因此,需要在结实丰年采集足够数量的林木种籽贮藏,以备种子欠收年份也能有充足的种籽,保证营林更新及造林用种需要。但是,在林木种籽的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的方法不当,加之设备简陋,使种籽质量处于听其自然变化的状态,造成云杉、落叶松、桦木等中小粒种籽贮藏年限  相似文献   

11.
和林县城关和大红城两个国营苗圃,在1959年开始小面积进行花椒育苗试验。到今年五月检查,一年生苗高十二至十五厘米,茎径○点二至○点四厘米,主根长十五至十八厘米,鬚根多,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并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 1、种籽处理:种籽是在四月末由河北省调给的,当即进行处理。采用水选办法清除空粒种籽,剩下的纯种用摄氏四十度的温水,加上1.5%的纯碱,浸泡两天,洗滌三至四次,到没有滑性为止。涝出后按1:4和黄土或草木灰混拌做成球状或片状,放到通风向阳或贴在牆上,经四至七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无性系种籽园内,几个无性系的结实量占了总产的很大比例。在种籽园发育的某一阶段,10—25%的无性系结实量占总产量的50%或更多(Beer 1974,Bergman 1968,Schmidtling 1983)。Yates(1977)用“90比10法”描述了这种不平衡。此法是说90%的球果产量是由园内10%的母树产生。了解这种不平衡,对选择病虫防治方案,预估遗传增益,预测遗传变异和建立产量预测模型都很有意义。这些对评价无性系结实比例及其比例随种子园年龄增加怎样变化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水杉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两省.解放后,开始在国内各地引种,栽培地区不断扩大.在国外亦引种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水杉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树干通直圆满,材质良好,是平原水网地区优良的速生树种.水杉一般用扦插及播种方法育苗.而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寿命长、生长速、干形好等优点.惟种籽发芽率极低(仅为5—10%),种籽又小,一般大田种籽育苗成苗少,产量低,且水杉种源极少,种籽十分珍贵.所以如何提高水杉种籽的产苗量、成苗率,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场从1982年开始摸索水杉芽苗移栽育苗方法,当年获得了初步成功,0.05公斤种籽产苗2133株,平均苗高40厘米以上,平均地径0.87厘米,最高达82厘米,地径1.6厘米.1983年我场在不同工区苗圃,将0.4公斤水杉种籽,全部采用芽苗移栽育苗,亩产劳20,185株,平均每公斤产苗50,262株,平均首高达66厘米以上,平均地径1.2厘米;最高苗高126厘米,地径2厘米.1984年育苗0.25公斤,获得水杉芽苗19,500株,移栽成活率达96%,生长良好.现将三年来水杉芽苗移栽育苗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星鸦(Nucif-rage caryocatac-tes)为山地针叶林植物群落间常见的鸟类,尤其多见于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林区,该鸟在繁殖季节捕食大量森林害虫,对森林害虫有控制作用。此外,星鸦虽嗜食一些针叶树种籽,但又具有贮存种籽的习性,从而有助于森林种籽的传播,对针叶林相特别是油松林的演替和更新有促进作用,为了摸清星鸦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进一步明确其在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含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耔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含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油用牡丹‘凤丹’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改善结实性状。【方法】以‘凤丹’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3种栽植密度(0.4 m×0.6 m、0.4 m×0.5 m、0.3 m×0.6 m),栽植4 a后,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凤丹’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凤丹’籽主要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实性状指标包括单果果角数、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结果】‘凤丹’产量、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等指标均随着栽植密度增加而减小。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果鲜质量为29.85 g,单果种籽鲜质量为58.330 g,单果种籽数为68.33,与0.4 m×0.5 m和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 465.25 kg/hm~2,极显著高于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丹’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果果角数、鲜出籽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凤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48%,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52.00%、19.84%、22.64%,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凤丹’籽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结论】‘凤丹’适宜的栽植株行距为0.4 m×0.6 m。‘凤丹’籽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氨基酸,可作为营养保健油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Pinus.sylvesvisL.varmonGolica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北利亚赤松、欧洲赤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原产我国东北内蒙,是该区的主要针叶用材树种。是大兴安岭(北坡)、红花尔基及呼伦贝尔草原中固定沙丘的乡土树种。解放后,辽宁省彰武地区的章古合防护林试验站从54年起在大片流动或半固定沙丘,成功地造了几万亩樟子松人工林,并且已大量结实,种质优良,筛选出优良植株,建立了种籽园,效果非常显著。我区于66年引种。73年以前引种试验工作仅限于天山山区林场,我场是属乌市北郊平原  相似文献   

18.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木樨科的高大乔木,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林区。它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是东北林区主要经济用材树种之一。 根据同科天津白蜡在连云港市引种成功的经验,我们于1985年2月从黑龙江伊春林科院引进了少量的种、苗进行试验。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小苗移栽平均成活率高达90%以上;种籽秋播出好苗,生长快;扦插育苗平均生根率为  相似文献   

19.
<正> 胶园更新是提高天然橡胶产量,增加国家和胶园主收入的一项重大而有效的措施。国外几十年的经验证明,用高产品系更新现有老龄低产胶园,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马来西亚自50年代开始更新老胶园,至1975年,大、小胶园中的高产树已分别占99%以上和75%左右。胶园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大胶园产量从1951年的每公顷463千克(30.9千克/亩)增加到目前的1430千克(95.3千克/  相似文献   

20.
山苍子生长快,二年长大,三年结果。山苍子的传播能力很强,某地只要有了一棵山苍子,不出几年,附近就会有数十棵甚至数百棵山苍子出现。过去,人们认为,山苍子种籽熟了,经过它自然脱落或被风吹移,便会异地生长,但对原来没有山苍子的高处,如山顶、石崖,种子都是哪里来的,却无法作出解释。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才破解其谜。原来,山苍子熟透以后,有很多小鸟,如画眉、白头翁、相思鸟等,不分青红皂白,把种籽只管吞进胃中。但它们上当了,吞进去的种籽是辛辣的,虽然外表熟透内核却很坚硬。辛辣味很强的种籽一旦进入鸟腹,即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