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湖北省潜江小龙虾智慧水产养殖项目在潜江试点建设初步完成,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计费确认阶段。这是湖北联通首个利用MEC(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技术试点的项目。目前,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5万亩,年产小龙虾5.4万t,稳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但小龙虾养殖并不容易,病害和偷盗是虾农最大的困扰,一次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是小龙虾生产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全市小龙虾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日前,湖北应城市小龙虾养殖协会组织水产养殖技术专家及小龙虾养殖大户共40余人在市龙赛湖养殖场举办了一期小龙虾养殖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潜江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潜江龙虾在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小龙虾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评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4.
天气酷暑,小龙虾爬上武汉市大街小巷餐桌,成为当然“主角”。据武汉市餐饮协会统计,时下三镇不下500家餐饮酒店,排档推出小龙虾特色菜肴,一时间油焖大虾、盱眙龙虾、潜江五七龙虾层出不穷,江城餐饮淡季不“淡”。  相似文献   

5.
在耗时两个月的2020年当代水产交易博览会华中调研中,笔者走访了华中各大小养殖区域,拜访了逾1,200名水产经销商,其中的高手能人不胜枚举。这一站笔者来到了潜江市熊口镇,这里又藏着多少养虾高手?对如今小龙虾养殖产业的有何见解?对其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潜江熊口镇不愧是潜江市小龙虾养殖的核心重镇之一,在镇上的001县道两边,笔者就发现大大小小数十家的水产经销门店。今年这里的小龙虾养殖情况究竟如何?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这一家店内……  相似文献   

6.
黄冈市小龙虾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4个小龙虾繁育基地基本建成,以野生寄养模式为主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43万hm^2,2007年小龙虾总产值过2亿元,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近20元;随着湖北神鹭、海鲲两大小龙虾加工企业落户我市,一个以小龙虾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上形成。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江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即虾稻连作)的发源地和小龙虾人工繁殖的首创地,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选育、繁育养殖、科研示范、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基地.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在长期养殖小龙虾实践中,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虾-鱼、虾-鳅-稻、鱼-虾-蟹等多样化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万hm2,产量3.8万吨,产值6.08亿元;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3.9%.潜江小龙虾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潜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8.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鳌虾,属甲壳纲十足目螯龙虾科。近年来,随着盱眙小龙虾产业的不断壮大,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小龙虾也逐渐从最初的野生捕捞方式演变为人工养殖方式,从而催生了庞大的小龙虾养殖产业。受到网络媒体上小龙虾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的影响,嘉兴地区的小龙虾养殖迅速升温,很多从来没有从事过水产养殖的农民也纷纷搞起了小龙虾养殖。为了摸清嘉兴地区小龙虾的养殖现状,从而掌握小龙虾养殖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了养殖小龙虾的状况,更好地为广大龙虾养殖户服务,笔者专门对嘉兴市内小龙虾养殖情况做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9.
渔富天下     
正编者按: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自上世纪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虾类中的重要经济品种,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却长期饱受"绯闻"困扰。本期我们将拨开重重疑雾还小龙虾之清白;作为我国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代表性地区,江苏盱眙和湖北潜江,各自执掌一面,形成了盱眙和潜江两大小龙虾经济发展模式,并日益对我国小龙虾经济的发展壮大发挥着主导作用,我们同时邀请了两大地区的代表,让他们谈谈各自在小龙虾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炎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小龙虾加工出口形势分析会在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召开,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中水集团、江苏海浩集团以及省内德炎水产、湖北楚江红水产、湖北宏业水产等行业龙头企业有关负责人参会。分析会由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胜书主持。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作为"千湖之省"的湖北,水系发达,自然环境良好,是中国小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为冲积型平原,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水生动植物种类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潜江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潜江龙虾头小尾大、爪粗壳亮、鳃丝洁白、腹部干净、味道鲜美的独特品质.潜江龙虾养殖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国小龙虾产业的迅...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地区10月中下旬是水稻收割的高峰期。水稻收割之后秋冬季的管理对于小龙虾养殖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直接影响小龙虾苗的存活与生长,关系到来年的收成,进而影响小龙虾的养殖效益。所以小龙虾秋冬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容疏忽,要精心管理,做好小龙虾繁殖的各项工作。下面就湖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秋冬季管理几项要点进行阐述。一、稻茬的处理秋冬季节是小龙虾繁殖的高峰期,产卵、孵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迅猛,湖北省是国内小龙虾重要主产区,养殖规模居全国之首,但随着小龙虾养殖集约化水平和放养密度的提高,小龙虾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其中尤以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的危害最为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一、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小龙虾白斑综合征近年来流行于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该病为一种传播迅速、蔓延广的病毒病,一般3~10天即可造成  相似文献   

14.
浙北地区小龙虾养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属甲壳纲十足目螯龙虾科。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小龙虾也逐渐从最初的捕捞方式演变为养殖方式,从而催生了庞大的龙虾养殖产业。由于养殖小龙虾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嘉兴地区的龙虾养殖迅速升温,很多从来没有从事过水产养殖的农民也纷纷搞起了小龙虾养殖。为了摸清嘉兴地区小龙虾的养殖现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潜江市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2016年,潜江养殖小龙虾面积达45万亩,产量达7.35万t,综合产值180亿元(人民币,下同),出口创汇达1.5亿美元。潜江市龙虾产业发展局总工程师陶忠虎表示,一只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不到20%,因此在传统  相似文献   

16.
<正>潜江位于湖北中部,气候温和、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小龙虾繁殖和生长。本世纪初,潜江市农民首创了稻虾连作的稻田养虾模式,后经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为稻虾共作模式,与之前相比,养殖技术更成熟,产量效益更好,小龙虾养殖由此在潜江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问题小龙虾有12种之多,最常见的有锦绣龙虾、日本龙虾和中国龙虾。锦绣龙虾最大,可达55厘米,日本龙虾比较小。也有可能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品种的选育,导致品种退化。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持续增长,今年春季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规格的小龙虾出现了减产,小龙虾销售市场降温,特别是5月小龙虾集中上市后,小规格虾的价格"低开低走",呈现低于2018年、2019年的同期较弱行情,导致了不少虾民收益大减,严重挫伤了小龙虾养殖者的积极性。近期,笔者就小龙虾养殖趋势走访了部分虾民,有部分虾民只持观望态度,但多数虾民对小龙虾养殖"钱途"仍持乐观态度。在走访探询中,发现金湖县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小龙虾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齐鲁渔业》2010,(2):38-40
淡水小龙虾,因其外观艳丽,肉味鲜美,正日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小龙虾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且数量供不应求。从事小龙虾养殖的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小龙虾养殖者的效益却是千差万别。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小龙虾养殖的体会,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安徽省小龙虾年产量34.98万吨,面积达397万亩,位居全国第二,是我国小龙虾养殖5个主产省中增幅最大的省。安徽小龙虾主养地养殖模式和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主养地无为小龙虾近年发展较快,因此调研当地养殖情况具有一定的价值。为此,科学养鱼杂志社前往安徽无为县调研当地小龙虾养殖情况,力求将当地小龙虾养殖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拜访了广东恒兴集团李扬武工程师(以下简称李工)、当地经销商与养殖户,以期给读者2021年养殖小龙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