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限位栏单体饲喂母猪由于限制了活动空间,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乏情现象普遍,利用年限缩短,淘汰率高,因此,传统的单体限位栏饲养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智能化饲养管理模式所替代。目前,智能化猪场怀孕母猪多采用群养的饲养与管理方法,将母猪从定位栏里解放出来,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它主要是通过电子饲喂站(简称G站)、电子耳标和智能化猪场管理系统软件来实现群养怀孕母猪的精确饲喂。本文介绍了智能化猪场怀孕母猪群养的饲养与管理的生产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
于桂阳  曾斌  肖斌华 《中国猪业》2022,17(6):110-112
目前我国养猪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严重制约了母猪的生产潜力,借鉴欧洲养猪标准,大力推广母猪智能化管理系 统,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有试验表明:与个体限位栏系统相比,母猪电子群养系统的断奶仔猪体重显著升高,该系统下断奶仔猪生长更好更健康。猪场的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发展养猪事业的趋势,已成为行业的标准,通过标准化、精确化、智能化管理,实现猪场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效益,可大大提升猪场管理水平。本文仅对智能化母猪群养智能电子饲喂站的操作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华 《养猪》2014,(1):78-80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智能化组、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每组30头母猪,测定初产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情期受胎分娩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提高10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提高16.66个百分点(P<0.01);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分别提高0.53头、0.81头、2.81千克、8.78千克、1.14头和9.42千克(P<0.05),比限位栏组分别提高1.01头、1.33头、4.86千克、12.92千克、1.68头和10.89千克(P<0.01);育成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分别提高3.9和6个百分点(P<0.01);返情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降低3.96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降低11.36个百分点(P<0.01);母猪淘汰率,智能化组为13.33%,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均降低3.3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饲喂能显著提高母猪情期受胎分娩率和繁殖性能,降低返情率和淘汰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夏天 《猪业科学》2015,(9):40-41
<正>在中国推广了大约10年的智能化养猪设备,除了测料重比的"性能测定站"以外,其余产品基本上在国内猪场推广中失败了,大量的猪场拆掉了已经安装好的"妊娠母猪群养电子饲喂站"、"哺乳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又恢复了原来的老办法喂猪。似乎"中国猪场用不好智能化养猪设备"正成为一个"预言"或一个"规律"。近一年来,两种没有进行很大宣传的"傻瓜型"智能化喂猪设备——"妊娠母猪小群养智能饲喂站"和"智能粥料饲喂机"悄悄出现在市场上,并依靠用户的口碑效应,以  相似文献   

5.
饲喂自动化     
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及其猪场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母猪和仔猪,喂料系统一样值得重视。母猪饲喂自动化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母猪,其饲养管理是不同的,母猪饲喂自动化必须适于各生理状态的母猪之特点和复杂的饲喂方式。母猪饲喂自动化要具备以下条件:①饲喂量应随着猪的生理和生产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更要避免因猪的社会地位造成的采食不均;②减少猪只的争斗致伤;③减少人工饲喂时引起全栋母猪的吵闹和跳动,避免由之引起的流产、蹄损伤等;④母猪群养较能促进断奶母猪发情。满足上述条件,实行母猪饲喂自动化,不但可以节省劳力,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因妊娠母猪饲喂量难以精确控制,造成母猪体重大小不同,引起母猪繁殖能力低、仔猪淘汰率高等问题,试验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采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STM32单片机、工业相机、通信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独立采食的机械结构,实现妊娠母猪的精准饲喂,即利用RFID技术通过母猪佩戴的电子耳标对母猪个体进行识别;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嵌入式控制单元与RFID读卡器通信,触发相机对进站的母猪拍照,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母猪体况数据的获取;依据母猪体况、胎次、妊娠时间等相应参数计算母猪饲喂量,控制投料电机实现精准投料。通过对6台饲喂站进行多组下料测试,对比分析理论投料量与实际投料量的差异,并计算下料精度;对70头妊娠母猪进行人工背膘测量与饲喂站测量,计算饲喂站体况等级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饲喂站投料精度高于95%,能够实现精准投料;体况等级评定准确率达到92.9%,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母猪精确个体饲喂站是适应动物福利大群自由栏饲养要求,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线射频识别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母猪阶段饲养营养配饲工艺技术,机、电、气一体化技术,适合我国养猪业生产要求的智能化母猪精确个体饲喂设备。饲喂站围栏采用钢管、角钢、钢板、PVC板制造,钢件加工表面均进行喷漆或热浸锌处理,采食处的宽度可调节(3档),采食处围栏板设计为可快速拆卸式,食槽与猪头部为正对(垂直)式设计。进口设置自助隔离门,出口设置气动分选门。饲喂站采用智能控制模块,即能控制本站各机械功能,也能与上级集中控制中心联网控制,集中控制中心可控制和管理多个母猪精确个体饲喂站。每天每头猪的饲喂工作和饲料情况都有记录,有全群饲料消耗统计日报表、月报表等。  相似文献   

8.
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自动化环控、机械化饲喂为主要特点的规模化猪场逐渐兴起,同时智能化精准饲喂也成为了猪场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了对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的展望,以期为我国生猪智能化饲喂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砺  王晓艳 《养猪》2013,(1):37-40
如何饲喂好哺乳母猪的挑战并不是新话题,对于任何育种群,高瘦肉率和高产母系的遗传改良使得这个话题变得至关重要.妊娠期避免母猪过度采食的精细饲喂计划将对此有帮助.分娩后适当的管理包括饲喂湿拌料,给母猪足够的采食时间,监控采食量或根据食欲饲喂,可以更多更快地增加母猪采食量.环境温度过高对于母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也不应该被忽视.最后,就人员、饮水供应、母猪的舒适度和自动化设备对母猪采食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了简短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太仓市种猪场获得"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的资助,将原有10m×40m二幢母猪保胎舍改建为智能化母猪群养猪舍。每幢分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放置1台自动饲喂站,可群养母猪40~50头,并配有2条自动料线,由智能化系统自动给予各阶段母猪前期、后期饲料,并根据母猪的膘情给与相应份额的饲料,以此保证怀孕母猪的精确饲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统计广西某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近3年母猪生产数据,分析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的最佳饲喂次数,为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及工作效率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在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全程实行1次饲喂,母猪分娩合格率、胎产健仔数等优于饲喂2次(P<0.05)的母猪,且分娩死胎率、木乃伊胎率等低于饲喂2次(P>0.05)的母猪;在"减人增效"方面,与饲喂2次相比,养猪场饲喂1次需要的劳动力减少1人,时间减少30 min。因此,为了提高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生产成绩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建议对妊娠母猪实行1次饲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场饲养管理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饲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猪场的需求。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福利养猪技术的发展及母猪的饲喂和饲养管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规模猪场开始应用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养猪限位栏饲养模式,采用母猪舍饲散养模式,使母猪有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改善母猪健康状况;根据母猪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妊娠阶段、不同的品种制定相应的饲养方案,实现母猪的精确饲喂。目前,进口的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价格昂贵、维修不便;国内研制的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基本都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和技术弊端。因此,需要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设备基础上,针对现有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设备的现状,通过改进设计与优化,研制出了功能实用、结构简单,适合国内应用的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配制合适的母猪日粮,并选择合适的饲喂系统,就能够帮助避免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欧盟地区对于妊娠母猪群养的立法已经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在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并且有可能渐渐推行到其他地区,这一强制性措施将强制养猪场主检查回顾他们的管理方法。这使他们将重新评价母猪饲喂系统,因为母猪饲喂系统在克服母猪群养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在猪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猪场的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的新母猪饲养管理模式得到了养猪业的普遍关注,该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喂料,及时进行发情监测鉴定并分离待处理母猪,而且可以将母猪的信息全部传输到猪场管理者的电脑里,提升了猪场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综述了智能化养猪系统原理、优点和成本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采食行为与饲喂设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奇华  陈安国 《养猪》2003,(2):36-38
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的浪费量有着明显影响。据研究人员估计,通常的规模猪场供给生长肥育猪所用的全部饲料中至少有10%~15%没有被猪食入胃内,而是在采食过程中被浪费,最终成为粪污水排出(Geoff熏1997)。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猪场仍采用传统的饲喂方式,即用水泥料槽或地面上饲喂,饲料浪费惊人,浪费率可高达饲料总供应量的20%以上。本文就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采食行为及饲喂器与饲料浪费1.1采食习性与采食次数尽管在现代的猪舍内,饲以良好平衡的日粮,但猪还是表现出拱地觅食…  相似文献   

16.
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猪精确饲喂系统是由电脑软件系统作为控制中心,有1台或者多台饲喂器作为控制终端,有众多的读取感应传感器为电脑提供数据,同时根据母猪饲喂的科学运算公式,由电脑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处理后指令饲喂器的机电部分来进行工作,来达到对母猪的数据管理及精确饲喂管理,这套系统又称之为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包括:母猪自动化饲喂系统、母猪智能化分离系统,母猪智能化发情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自动供料系统已成为猪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还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水平、节约饲料成本。按饲料饲喂状态,供料可分为干料系统和液态料系统,干料系统主要有绞龙系统、塞链系统;液态料系统主要分为有残余饲喂系统和无残余饲喂系统两大类型。此外,近几年不少猪场采用了母猪电子群养饲喂系统。而大家往往将智能饲喂系统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混为一谈。实际上干料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随着繁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想要保证繁殖场稳定、高效、高产,后备母猪的质量成为稳定繁殖场正常生产的保障。后备母猪的质量除了受品种品系、育种选留选育、猪场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营养及饲喂管理的影响。文章主要对后备母猪的饲喂模式研究现状及营养需要进行综述,并阐述“五阶段”培育的营养标准以及“限速不限饲”的饲喂模式,以期为畜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自动化猪场生产运行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引入国外的养猪模式,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自动化猪场。自动化猪场广泛采用现代机械、电子技术建设智能化的猪舍。智能化猪舍中一般集约化程度高,采用水泡粪或机械刮板清粪工艺,舍内安装有智能化母猪群养系统、产房母猪智能饲喂器、自动输料线、自动温控通风系统。智能化猪舍比起传统猪舍在精确饲喂、减少劳动力、增加母猪使用年限、环境控制、节约用水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20.
张禹译 《养猪》2012,(6):80-80
群养母猪跛行表现越来越明显,是群养方式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健康的肢蹄是保证母猪能够随意移步至饲槽或饲喂站以及逃避个体序列争斗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