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物冠层温度是反映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在研究环境因素对冠层温度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了冠层温度与细胞液浓度之间存在良好关系,建立的冠层温度与气温差同气象因素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可用于判断作物的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2.
冠层温度在农田水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的测定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层温度在农田水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的测定仪器段爱旺(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1前言利用作物冠层温度判别作物水分状况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用冠层温度监测作物水分状况具有快速方便,准确可靠,对作物及环境没有任何干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CWSI诊断温室草皮水分胁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测夏季温室不同灌溉条件下草皮的冠层温度、气温、大气湿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利用Isdo经验模式确定了冠气温差的下限方程。通过观察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草皮CWSI的日变化,得出了利用CWSI诊断草皮水分状况的最佳时机。研究分析了作物水分胁迫指数与其他一些反映作物水分状况的指标,包括土壤含水量、叶片蒸腾速率以及叶片含水量之间的关系,CWSI验理论模式与上述这些指标关系良好,表明其很好地反映了作物的水分胁迫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冠层温度的水稻关键生育期缺水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船行灌区水稻为试验作物,在2014年7-10月水稻生长发育的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开花结实期等3个关键期进行水稻需水试验,研究水稻冠层温度、大气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提出作物缺水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冠层温度晴天变化趋势随气温变化差异较大,阴雨天与大气温度差异不大,这与晴天水稻蒸发蒸腾强度高而阴雨天蒸发蒸腾强度低有关;抽穗开花期冠气温差在午间呈现正值,其他时间大多为负值,而成熟期冠气温差基本为正值且午间最大;通过水稻拔节孕穗期和开花结实期间冠气温差和对应时段内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的对比,确定直播和插秧稻在拔节孕穗期的冠气温差上限达到1.5 ℃时,在开花结实期冠气温差上限分别超过2.4 ℃和2.5 ℃时,土壤水分已达胁迫水平,应对水稻进行灌溉.通过监测冠层温度,可以便捷地获取水稻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5.
冠层温度指导冬小麦灌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测定了6个不同水分处理的冠层温度、气温以及土壤含水率,计算了冠气温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和冠层-空气温差(Tc-Ta)是利用冠层温度评价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方法。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其中冠层温度在下午14:00前后达到最大值;中午12:00~14:00时段冠气温差反应冬小麦的供水状况最具代表性;冬小麦适宜水分处理的冠气温差阈值为-1.5℃<ΔT<1.3℃。冬小麦旺盛生长期间(15/4~25/5)的水分胁迫指数平均值与最终籽粒产量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平均水分胁迫指数在0.18~0.23范围为冬小麦的最优供水标准。  相似文献   

6.
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层温度在定量诊断作物水分亏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和1999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对覆膜棉花和玉米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冠层温度最佳的测定时间,进行了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CWSI与不同土层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动态,准确地确定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冠层阻力日变化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利用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推算了冬小麦在拔节、抽穗、灌浆3个生育时期在典型晴天、土壤水分充分供应状况下冠层阻力的日变化。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为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反推(rc-BREB)、利用冠层温度和蒸散量推算(rc-Tc)、利用不同部位单叶气孔阻力和有效叶面积指数合成法推算(rc-LAI)。结果表明,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均推得的冠层阻力日变化趋势相同,但冠层阻力值大小存在差异。冬小麦冠层阻力在08:00~15:00时变化平稳,15:00以后开始升高,日落前后升高最为剧烈。采用冠层温度推算的冠层阻力rc-Tc比rc-BREB偏低,rc-LAI在灌浆后期和15:00后比rc-BREB偏高,且没有rc-BREB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8.
冠层温度定量诊断覆膜作物水分状况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缺水指标CWSI(Crop Water Strese Index)和冠层-空气温差(Tc-Ta)是利用冠层温度评价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方法。1998年1999年在新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内开展了对覆膜棉花和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CWSI能够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而(Tc-Ta)受到环境因素(太阳辐射、空气饱和差)的较大影响。另外,对用标准化的冠层-空气温差法NDT(Normalized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定量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指标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并提出了覆膜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需灌溉的临界CWSI及NDT值。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东北农业生产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近些年来,东北连遭干旱侵袭,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及时的干旱监测和预警极为重要。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基于植被指数温度(VI~TS)特征空间和线性混合模型,选取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植被冠层温度(Canopy Temperature),并利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在吉林省梨树县地面测量的玉米冠层温度对反演的冠层温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的冠层温度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并且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效果较好。本研究建立的冠层温度反演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演作物的生长状况,可为东北地区提供及时的农业灌溉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作物缺水指标 CWSI( Crop Water Strese Index)和冠层 -空气温差 ( Tc-Ta)是利用冠层温度评价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方法。 1 998和 1 999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内开展了对覆膜棉花和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 :CWSI能够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 ,而 ( Tc-Ta)受到环境因素 (太阳辐射、空气饱和差 )的较大影响。另外 ,对用标准化的冠层 -空气温差法 NDT( Normalized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定量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直接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 ,并提出了覆膜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需灌溉的临界 CWSI及 NDT值  相似文献   

11.
作物冠层温度与作物的生理状态和后期产量息息相关,监测作物冠层温度对于研究作物生理状态和预测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目前商用红外测温仪视场角小、没有在线监测功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视场、定时通过GPRS传输数据的冠层温度红外传感器。采用定时启动采集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降低了传感器的平均功耗,在电池供电情况下传感器使用时间达到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2.
冠层温度是反映作物蒸散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1年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小区及冠层尺度K-p模型参数的差异,对比了两种冠层温度表达式的冬小麦蒸散量计算模型的模拟效果,得到了基于冠层温度变化的冬小麦蒸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尺度(小区和冠层)K-P模型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冠层阻抗(rc)与临界阻抗(r*)的比值和临界阻抗(r*)与空气动力学阻抗(ra)的比值呈显著线性关系,且与冠层尺度K-P模型参数的差异小于不同尺度(小区和冠层)K-P模型参数的差异.以冠层温度的表达式(rc/ra、rc/r*)计算的作物蒸散量与采用田间水量平衡计算的作物蒸散量呈显著线性关系,以rc/ra参与计算的作物蒸散量明显高于田间实测值,而以rc/r*参与计算的作物蒸散量与田间实测值更为接近.因此,以rc/r*代替rc/ra参与作物蒸散量的计算更能反映田间冬小麦蒸散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冠层温度的温室葡萄CWSI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并建立了适合于镇江丘陵地区温室葡萄水分状况监测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模型.通过田间实验和观测,得到了适合温室葡萄的CWSI经验模型中的经验关系.初步的检验和分析表明,这一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于温室内葡萄基于冠层温度信息的水分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评价Bartholic-Namken-wiegand法(1970)由冠层温度估算白天的作物腾发量,分别对小麦(冬季)和绿豆(夏季)在生育期内进行了试验观测,在正午至下午2时之间任意时刻观测冠层温度,11天的观测结果表明,单独用冠层温度就可以估算出白天的作物腾发量,与波温比法相比误差27%(偏低)。波温比法估算的白天作物腾发量(ET_0)与Bartholic-Namken-wiegand法估算的  相似文献   

15.
滴灌系统的设计依据分析I─—paiWu滴灌系统是根据作物需水量要求,把水直接遭到作物根层,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它是最有效的灌溉方法。滴灌均匀度不仅取决于水力设计,而且与滴头制造偏差、滴头堵塞状况、作物种植密度、根层深度、滴头间距和滴水点土壤水分分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热红外遥感影像的作物冠层温度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红外影像较难直接提取作物冠层区域,因而无法获得较精准的作物冠层温度。本文以拔节期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六旋翼无人机搭载热红外成像仪和大疆精灵四Pro无人机,获得热红外影像及正射影像。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小波变换3种方法提取玉米冠层区域,将提取结果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在热红外影像中以此生成掩膜并提取玉米冠层温度。应用提取的矢量面分析提取效果并对3种提取算法的精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效果最优、SVM算法次之、小波变换最差,提取精度分别为87. 3%、74. 5%、68. 2%。同时,将手持测温仪测得的玉米冠层温度与提取的冠层温度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的玉米冠层温度与地面实测值相关性最高,决定系数R~2=0. 929 5,SVM算法决定系数R~2=0. 895 7,小波变换决定系数R2=0. 876 0。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能够更好地提取玉米冠层区域,获取更加精确的玉米冠层温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监测玉米生理状况,进行旱情预测,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措施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暗管改造渍害型低产田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平原湖区渍害低产田产生的原因,提出埋暗管改造的治理措施,并对治理前后土壤水分,温度状况,主要作物产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作物冠层温度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灌溉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资源利用率低,且干旱灾害比较严重等问题,根据作物冠层温度变化的特征判别作物的水分状况,从低成本、低功耗角度出发,研发了红外测温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灌溉控制节点,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精确灌溉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远程控制中心准确实时获取监测作物的需水情况,并能实现精确灌溉,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精细农业时空差异性与灌溉决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3个冬小麦品种拔节期的冠层温度、产量、千粒重、抗旱指数及其关系研究得出,产量与拔节期冠层温度表现出负相关趋势,而千粒重与冠层温度表现出正相关趋势,且灌水处理的拔节期冠层温度对产量及千粒重的影响要大于不灌水处理,拔节期冠层温度对千粒重的影响显著于对产量的影响。安丰88、石05-7494对水分的敏感性较差,抗旱性较好,产量较高,只是前者拔节期冠层温度高,后者拔节期冠层温度低,适合干旱地区栽种。  相似文献   

20.
数字农业田间信息获取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测量方法、作物长势及其背景的监测、营养状况监测、作物冠层监测、作物病虫害诊断、杂草识别等田间信息获取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发展概况做了简要综述,并指出将遥感技术和光谱技术结合应用是我国实现田间信息获取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