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掌握德系西门塔牛导入张掖牛的产奶情况。[方法]采用级进杂交模式,开展选种选配和群体选育,通过对西弗F1头胎产奶母牛产奶量的测定。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杂交牛305d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600kg以上。[结论]引进德系西门塔尔开展杂交改良达到提高了我市西杂牛泌乳性能的目标,适合在我市引进开展杂交改良,提高母牛的产乳性。  相似文献   

2.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产奶的遗传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奶牛饲养户参考:1引导饲养法,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并在适当的泌乳时期,用于合适的母牛,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其具体作法是从产犊前10d~15d开始,每d喂给1kg~1.8kg精料的基础上,以后每d增加0.5kg,直到母牛采食精饲料的数量达到体重的0.5%~1%为止。2挑战饲养法,具体作法是干乳期前6周(45d)基本上喂给优质的粗料(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高产奶牛是指泌乳性能好,产奶量高,日均产奶量高于同群畜的生产性能,乳脂率达3.05%以上,在良种良育饲养条件下,日均产奶达35 kg,年均产奶不低于8000 kg(计算天数305 d)的牛。纯种荷斯坦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通过行业标准选种选育高产后代,适宜本地生长、繁育,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产奶牛由于本身的遗传、品种、生产性能等众多特点,对饲养管理、营养以及疾病防治等有特殊的要求。笔者总结临床兽医经验,剖析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满红 《江西饲料》2009,(4):43-43
母牛泌乳阶段泌乳倾向较强,与泌乳有关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催乳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均衡。母牛的产奶量迅速达到产奶高峰并维持一段时间。母牛产后30~50d达到产奶高峰,产奶量占全期产奶量的40%~45%,是发挥奶牛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四川奶业》2005,(4):12-13
奶牛分群饲养,是根据母牛分娩后不同的产奶阶段和产奶水平,按奶牛的营养需要和精粗饲料的营养含量配制平衡的日粮饲养母牛,这既便于饲养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母牛的产奶性能。母牛分娩后一般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产犊后15-120天,产奶量占全期产量的48%左右;第二期为产犊后121-210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8%左右;第三期为产犊后211-305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4%左右。以一个泌乳期产量6000kg母牛为例,第一期产量为2880kg(平均日产27.4kg);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泌乳高峰期母牛泌乳倾向较强,与泌乳有关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催乳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均衡。母牛的产奶量迅速达到产奶高峰并维持一段时间。母牛产后30-50d达到产奶高峰,产奶量占全期  相似文献   

8.
母牛分娩后开始产奶至干奶为止,称为一个泌乳期,一般为305d,根据母牛在产后不同时间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的规律以及体重和产奶量都有不同的变化.乳牛具有很强的泌乳性能,对饲料,尤其是青粗饲料的转化利用效率是最高的饲养乳牛,已成为我国家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产奶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 科学饲养要想奶牛多产奶 ,必须按照奶牛生理变化、不同的生理阶段及产奶量进行科学饲养。1.1 泌乳初期 牛产后 3d内身体较弱 ,消化道机能尚未恢复 ,每天除供给精料 4kg ,青贮料 10~ 15kg及少量块根外 ,还要有充分的优质干草 ,尽快促使瘤胃功能恢复。产后 7d ,母牛食欲和消化功能逐渐好转 ,精料和多汁饲料可逐渐增加喂量。1.2 泌乳期 产后 4~ 6周出现产奶高峰 ,随产奶量增加而增加精料喂量。日产奶 2 0kg者给精料 7~ 8kg ;日产奶 30kg者给精料 8~ 10kg;日产奶 4 0kg者给精料 10~ 12kg ,最高不应超过 15kg。同时每天供给青贮料 2 …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主要介绍奶牛舍饲管理技术,供奶牛饲养户参考. 1 奶牛饲养法的选择 1.1引导饲养法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在适当的泌乳时期,用于合适的母牛,提高高奶牛的产奶量.具体做法是从母牛十乳期的最后2周开始,即产犊前10~15d开始,每天喂给1~1.8kg精料的基础上,以后每天增加0.5kg,直到母牛采食精饲料的数量达到体重的0.5%~1%为止.这种饲养法能使母牛的瘤胃微生物在分娩前较早地适应高精料的瘤胃环境,诱导母牛多吃精料,可使母牛产犊前在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便在产犊后,产奶高峰时提供丰富能量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娟姗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娟姗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现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谈谈如何才能较科学合理地做好娟姗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1泌乳早期(1~3泌乳月)的饲养1.1泌乳早期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目标尽快使母牛恢复消化机能和食欲,千方百计提高其采食量,缩小进食营养物质与乳中分泌营养物之间的差距。在提高母牛产奶量的同时,力争使母牛减重达到最小,避免由于过度减重所引发的酮病,把母牛减重控制在0.5kg/d以下。  相似文献   

12.
选用胎次、体重及产奶量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母牛34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7头,进行放牧饲养;试验组17头,进行放牧加精料补饲饲养,以研究荷兰两种典型饲养方式对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奶量增加12.42kg(P<0.01),乳糖含量提高0.14%(P<0.05),但本试验条件下,两种饲养方式未对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及非脂乳固形物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日粮组成进行分析,对其产奶量和牛奶品质进行了跟踪记录。[结果]产奶牛高峰期平均产奶量为28.10kg;产奶牛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5.75kg、15.15kg。乳脂率从泌乳高峰期到泌乳后期呈现上升的趋势,泌乳高峰期的乳脂率显著低于泌乳中期(P0.05)和泌乳后期(P0.05)。[结论]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会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们黑龙江省富裕黄牛改良攻关课题组在农村用黑白花奶牛改良黄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实践表明用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黄牛是解决奶牛来源、快速发展奶牛业、大幅度增加产奶量的有效途径。现在富裕县友谊乡东吉村与塔哈乡周三村两个基点共有牛1,411头,其中改良1,207牛头,改良比例为86%。统计杂二、三代泌乳母牛194头(20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3,248.5公斤,其中二代三胎以上泌乳牛100头(15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王强  王学进 《北方牧业》2007,(11):22-25
泌乳早期又称泌乳盛期,泌乳盛期指产后15~100天。在此阶段,母牛的产奶量迅速上升,至6—10周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奶牛产奶遗产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此段时间是整个泌乳期饲养管理的关键。不但关系到母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还影响到母牛自身的健康、代谢病的发生及母牛产后的正常发情与受胎。此段时间的饲养是整个泌乳期饲养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时期,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母牛挤奶杂种牛适应性较强,耐粗放的饲管条件,产奶性能亦较好。根据我们的实践,西杂一、二代母牛,年均产奶可达2000kg以上,优秀个体可更高。(一头西杂二代母牛83年创造了产奶283天,产奶4652.8kg的记录)。这势必会改变养改良牛赔钱的历史。2.犊牛实行早期断奶犊牛生后哺完初乳,白天即可与母牛分开并开始训练吃草、吃料,尽可能早地断乳。这样可降低犊牛培育成本,提高了育成率,而且后期发育快(日增重可达944.5g,比自由哺乳犊  相似文献   

18.
两种杂种牛的产奶性能及泌乳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西黄F1和黑黄F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比较其泌乳期长度、产奶量、泌乳稳定指数和泌乳曲线。用γ函数和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结果表明:黑黄F1和西黄F1的产奶水平及泌乳稳定指数相近,泌乳高峰出现较早且高峰之后产奶下降快,但前者的泌乳期比后者长12.7d。与冬、春季相比,夏秋季产犊者产奶水平较高,泌乳曲线居上。以γ函数拟合杂种必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的15d(围产前期)和分娩后的15d(围产后期)的1个月时间,在围产期母牛从干奶—分娩—泌乳,经历了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所以围产期是奶牛整个产奶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要求有相应的饲养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不仅影响本胎次产奶量而且影响以后的健康和配种繁  相似文献   

20.
当犊牛断奶后或挤奶母牛日产奶不足5 kg时,就可对母牛进行干乳。干乳方法的好坏、干乳期的长短以及干乳期的饲养管理状况对胎儿的发育、母子牛的健康以及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都有直接的关系。母牛的干乳期长短依其年龄、品种、体况和泌乳性能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