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灵长类家域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灵长类家域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影响灵长类家域面积及其利用模式的生态因子。体型大小、群生物量和食性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灵长类家域大小的3个重要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灵长类家域面积的种问差异。在种群水平上,食物资源、群体大小、生境质量、夜栖地和水源的位置则是灵长类家域模式常见的影响因素。灵长类家域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二维家域的估算,常见的方法包括最小凸多边形法、Kernel分析法和网格分析法。三维家域的求算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灵长类家域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83-189
<正>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一类以猕猴为主的灵长类动物,包括猕猴、恒河猴、长尾黑颚猴、普通绒猴、绵头绢猴、大猩猩等,其在遗传物质、组织结构、生理代谢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是医学领域中最具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但其在研究过程中常由于感染病毒而导致腹泻,进一步发展为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不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阻碍了试验的顺利进展,同时,一些致泻性病原为人兽共患性病原,对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具有公共卫  相似文献   

3.
灵长类浅说     
环顾国际兽类学研究工作的动态,灵长类(Primates)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动物学界的重视,目前已成为当代兽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分析其受重视的原因有二: 1、研究灵长类,可以为人类起源于猿类的假说提供更多和更充分的论据。 2、在医学上,通过对灵长类的实验研究,间接搞清人类的情况,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服务。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灵长类的分类学却还有些问题须澄清。例如灵长类在演化上地位并不原始,而人类本身在灵长目中也只不过是个科——人科(Hominidae),然而却将自己所在的目命名为“灵长目”(Pri-mates),字源来自拉丁文,“Prim-”是原  相似文献   

4.
一、开化县规模化养殖现状开化县位于浙江省的西端,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畜禽养殖是开化县的农业六大主导产业,2006年畜牧产值1.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3.5%。畜牧增加值8717万元,占农业总增加值12.5%,根据2005年405户农村住户调查,人均牧业纯收入306.56元,占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6.8%。畜牧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生猪近几年年饲养量为22万-2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100万羽。在开化县,散养数量逐年下降,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加,其中生猪规模年饲养量在5万头左右,占全县年饲养量的25%,家禽规模化养殖年饲养量为60万羽,占全县年饲养量的60%。  相似文献   

5.
家禽业一直以来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家禽排泄物的化学组成、主要臭气化合物(吲哚类、NH_3、H_2S)的产生、危害及降低途径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家禽业低碳减排生产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禽排泄物处理■谢钦城(台湾省屏东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技术系前言近年来,环保意识高涨,故饲养家禽所产生的排泄物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1994年农业年报,目前全省蛋鸡饲养量约2500万只,肉鸡饲养只数约6300万只,二者合计约8800万只,每日产生的排泄...  相似文献   

7.
建立测定大鼠排泄物中紫菀酮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并进行大鼠灌胃给药后的排泄研究。6只大鼠灌胃给药后,按设定时间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以HPLC-UV法测定样品中紫菀酮含量,以乙腈-0.05%磷酸水(98∶2)为流动相。结果发现灌胃给药之后72 h,原型药物主要由粪样中排出,胆汁中没有检测到紫菀酮;紫菀酮在尿液、粪样和胆汁中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20.96X-0.095,Y=6 690.5X-382.3和Y=6 837.7X-32.95,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回收率大于69.3%,精密度小于13.8%。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可用于排泄物中紫菀酮浓度的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紫菀酮后,药物原型主要从粪便中排出,排出时间主要集中在给药后6~12 h。  相似文献   

8.
9.
养猪场排泄物中微量元素减量排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场大量排放的畜禽粪便已远远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此次试验通过在猪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的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代替高剂量无机微量元素,观察粪便中相应微量元素的排放量的变化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从源头上减少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为发展生态型养殖业提供借鉴。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方法选择体重15kg左右三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分仔猪(15~30kg)、中猪(30~60kg)2个阶段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定期采集猪只粪便,冻干后密封保存,以…  相似文献   

10.
邸志鹰 《野生动物》2005,26(3):23-26
1992-1994年,中国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龙勇诚和来自美国加洲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的博士生在白马雪山的吾牙普牙对滇金丝猴做了18个月跟踪考察,完成了对滇金丝猴活动范围和主要食物一个周期年的野外考察。在这之前对滇金丝猴的研究大多是短期的、偶然的。对于地球上的大多数的大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来说,其主要的食物是植物的叶、花和果实,一年中随着食物周  相似文献   

11.
奶牛排泄物中微量元素减量排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使用低剂量的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代替高剂量的无机微量元素,试验组比对照组粪便中铁、铜、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45.5%、63.2%、49.9%、31.9%,可以有效地减少奶牛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后,新名词“环境荷尔蒙”一时间充满了几乎所有的媒介。医疗业、饮食业、养畜业等各行各业和家家户户、男性女性都被卷入了这场骚动。  那么,什么是“荷尔蒙”呢?  荷尔蒙又叫激素,其定义为:由体内特定器官所产生的、通过血液送到其他器官的、以极其微小的量来产生调节生物代谢、平衡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总称。  那么,什么又是“环境荷尔蒙”呢?  环境荷尔蒙在英语里叫做endovrine disrupting chemivals,或者叫做endovrine disruoting,直译为“扰乱内…  相似文献   

13.
减少猪排泄物中氨释放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对人畜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现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从氨的危害、测量方法、来源及影响其释放的因素谈起,着重讨论了减少氨释放的一些方法,如日粮调控、稀释法、冷释法、冷凝法、减少释放源表面积法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施氨基酸平衡技术、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酸化剂来降低家禽粪便中氮(N),以及通过添加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纤维素、寡糖、益生素、酸化剂来降低家禽排泄物中氨气(NH3)等有害气体排放的环保型饲料配置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畜禽污染物排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突出,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针对畜牧业发展中凸现的养殖环境问题,浙江省临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治理模式,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养殖业的污染日益突出,群众对此投诉日益增多,畜禽养殖业在给我县经济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畜禽粪便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因此,将家畜的粪尿通过土壤、水和大气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分解成氮磷碳等元素,被作物吸收变为饲料,再进行饲养家畜,完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循环,这种农牧结合,互养互促的办法就是处理家畜粪尿、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畜禽污染物排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突出,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针对畜牧业发展中凸现的养殖环境问题,浙江省临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治理模式,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畜禽排泄物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畜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控制和消除畜牧业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环保事业和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畜禽排泄物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对饲料处理及排泄物处理等一系列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1畜禽排泄物与环境畜禽排泄过程以及粪便分解时产生的气体也是环境污染源之一。据报道,畜禽排泄物中有十几种是恶臭味的主要来源,对人类及畜禽自身的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如甲烷、硫化氢、甲醇等气体会对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损害。粪中氮排出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单宁和各种纤维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氨气是猪场恶臭的主要成分,影响猪的安全生产、 健康和福利.本文综述氨气产生的机理、 影响氨气排放的营养因素及如何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从源头减少氨气排放,以期为高转化、 低排放、 低污染型环保饲料的研发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