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邹继军  杨庆凯 《大豆科学》1997,16(4):288-292
以6个大豆杂交组合的F2、F3、F4代为材料,以高产为目标,以系谱法在高、低肥下同时进行连续世代选择。1994年在两种肥力下生组合各决选2个最成品系。1995年在3种肥力下,以同一方案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的选择效应。结果表明,高、低土壤肥力具有不同的选择效应。高肥更得选择高肥下产量较高,低肥下产量较低的品系;低肥更利于选择低肥下产量较高,高肥下产量较低的品系;高肥比低以在选择两种能力下产量均较高的  相似文献   

2.
以丹引单粒不育系MS_3和MS_4为母本,以多粒材料75-2-6为共同父本杂交,对其只代和F_2代粒性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多粒对单粒呈显性趋势;9086和9096杂交组合F_2代单粒株、双粒株和多粒株的比例分别为1:208:3.04和1:2.49:4.28.其单粒与多粒株(包括双粒株)比例分别为1:5.12和1:6.77,两个组合F_2代粒性分离既不符合单基因规律。也不符合两对独立基因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3.
长武89(1)—3—4是以小黑麦代换系“代96”作锈病抗源,经复合杂交后选育而成,其系谱为:[(长武131×代96)F1×F长武131]F4×(京花三号×NS2671)F1。该品种集中了各亲本材料的主要优点,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①抗病──对目前存在的各种条锈生理小种免疫,对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抗;②抗逆──耐旱、抗冻、抗倒;③高产──在丰雨年或半水地种植,产量达7500kg/hm2;④稳产──在特大干旱年份,仍能保持3000—5000kg/hm2的产量;⑤优质──蛋白质含量15.2%,赖氨酸0.38%,湿面筋43.2%,沉降值48ml。该品种突出的抗锈性是转入了小黑麦代换系(代96)的抗锈基因之结果。它的育成为小麦抗锈育种找到了新抗源,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5.
耐丛根病甜菜杂交种甜研203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研203系以3个多粒型抗病高糖有粉系,按2:2:1混植自然杂交制种,花期相遇杂交率高,种子混收1次性使用。该品种在抗(耐)丛根病区域试验中,8个点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7.4%,4.38度,317.8%;生产试验中3个点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7.0%,3.29度,72.7%,且丛根病罹病率低于对照3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组合大豆杂交后代灰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实验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条件下,利用五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的F_1、F_2、F_3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双亲抗感差异大的组合较双亲抗感差异小的组合的F_2代变异系数高32.4%,但到了F_3、F_4代变异系数之比仅为1.08:0.96。双亲抗感差异大的(抗×感)、(感×抗)组合的抗性随世代的升高而下降;双亲抗感差异小的(感×感)、(抗×抗)组合的抗性随世代的升高而提高。本文讨论了这两种杂交后代抗性遗传规律的原因,以及在抗性育种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904份大豆品种若干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5个性状的耐瘠指数值相累加,按累加值大小将品种的耐瘠性分为五级:(1)高度耐瘠(4-4.5),(2)耐瘠(2-3.49),(3)中度耐瘠(3.5-3.99),(4)耐瘠性差(1.5—1.99).(5)不耐瘠(1.49以下)。鉴定出一批优良的耐瘠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淮豆4号高产栽培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斌  张复宁 《大豆科学》1999,18(3):243-247
采用混杂设计研究淮豆4号在播期、密度、施肥三因素不同水平下,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天及干物质积累分配情况,探索出200kg/亩以上高产栽培的合理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分枝期(V8)2.0~2.1在开花盛期达到提高4.1-5.0,然后缓慢下降,并维持在3.5-4.2之间,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应是源多库足,分枝2.8-3.5个,单株结英30个左右,每英粒数从2.2为宜,百粒重22g以上,相应栽培模式是:6月上  相似文献   

9.
“八五”期间,在不同生态区的14个试验点,连续三年对“七五”筛选出的各类优良资源225份进行了深化鉴定与综合评价,评选出稳定优异资源55份。其中具有稳定高耐渍、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的多抗性资源1份(WZM1523缅甸黑芝麻);某一优良性状稳定且产量较对照种平均增产10%以上,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优异资源9份(高耐渍高产资源3份;ZZM1408、ZZM2871、ZZM2875,高抗枯萎病高产资源4份:ZZM0243、ZZM0574、ZZM0866、WZM3113,高油分高产资源2份:ZZM2541、ZZM2545);具有某一优良性状但产量较低,可间接作育种亲本材料利用的45份。  相似文献   

10.
东农303(S.Tuberosum)核型为:2=4x=48=5×(4)+5×(4)SM+1×(4)ST+1×[(2)ST+(2)],组型为:2n=4x=11Ⅳ++(1Ⅱ+1Ⅱ)=5M(B、E、G、K、L)+5SM(A、C、D、H、J)+1ST(Ⅰ)+1[(T+ST)(F)]。S4-5-3-6-5-1-50-(10)(S.Tuberosum)核型为:2n=4x=48=4×(4)M+6×(4)SM+1×(4)ST+1×[(2)ST+(2)T],组型为:2n=4x=11Ⅳ+(1Ⅱ+1Ⅱ)=4M(E、G、K、L)+6SM(A、B、C,D、H、J)+1ST(Ⅰ)+1[(T+ST)(F)]。A组与F组带有髓体,两份供试材料的对应组中染色体略有分化,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德山A是一个新育成的米质优良、综合性状较理想的野败型中熟偏迟早籼不育系,2000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委会审定。所配组合具有优质、高产、农艺性状较好的特点,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丹玉311是以高产、宜机收为育种目标,以自选系丹3145为母本、丹3140为父本育成玉米的新品种。丹玉311通过了东华北和西北两大玉米主产区的国家审定以及辽宁省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商品品质优良的特点。分析玉米新品种丹玉311的选育背景及过程,总结丹玉311在各级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农艺性状、病害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评价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低谷蛋白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满足肾脏病患者对人体健康和稻米品质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功能性和食味品质的协同改良。【方法】以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和香味基因fgr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与含低谷蛋白基因Lgc1的日本粳稻品种LGC-1杂交、回交,利用与目标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跟踪检测并结合田间选择,在BC2F6获得5个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LGC-1为对照,对新品系的农艺、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与LGC-1相比,新品系的谷蛋白含量和可吸收蛋白含量相当,食味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且综合性状优良,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宜在江苏不同稻区进行种植。【结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优质、高产、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陕253是近年来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对其在陕西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栽培试验、高产示范试验及全国联合鉴定试验中的突出表现进行系统总结.可为该品种的推广和今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该品种属半冬性.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成熟早,落黄好;对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主要小麦病害有中等以上抗性.适应性广。在试验条件下.籽粒产量水平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陕229持平或略高,高于小偃6号、陕麦150、小偃54、高优503、陕优225等优质品种.在中上生产条件下易于达到675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具有7500kg/hm^2以上高产潜力,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利用SDS-PAGE对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9个杂交组合的F4~F6代919个株系的HMW-GS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在产量性状的基础上对导入优质亚基的品系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材料在单交、回交和三交组合中均检测到优质HMW-GS的存在,但各优质亚基组合出现的比例不同,在以郑麦366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中,优质亚基的导入率都较高,最高达54.8%,可见优质亚基的导入与亲本的遗传背景有较大关系。除此之外,检测世代也有较大的影响,在11个优质亚基组合中,比例最小的两个(5.0%和1.4%)均出现在F6代。为了避免优质亚基在选择过程中丢失,在产量性状的基础上于F4、F5代进行SDS-PAGE检测较为理想。在组合西农979×(郑麦366×荔高6号)中,F5代检测到含有1,14+15,5+10亚基的株系在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都表现较好,已参加区域试验,有望成为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同时还讨论了小麦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组配及结合SDS-PAGE技术进行高产优质品系决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麦育种中亲本创新的典型事例及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骨干亲本创新的主要成就,并以鲁麦13和鲁麦14及其在育种中的成功应用为例,指出了亲本创新中普遍存在的抗病品种农艺性状差、产量水平低或高产品种抗病性不持久的问题。对于亲本改良过程中高产与综合抗性不易同步提高的难题,应以提升亲本的丰产性能为前提,积聚持久抗病、慢锈(粉)基因和抗旱等性能。  相似文献   

17.
高效是当前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稻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促使水稻育种由过去追求高产为主,转向追求整个过程的高效。全过程高效育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稻育种技术的高效性。分子标记和基因芯片技术能提高优良基因型的选择效率,基因编辑技术能高效创造优良等位变异,转基因技术能跨物种转移优良性状,都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好方法。二是水稻产出性状的高效性。高产、卫生和有益健康是获得高收益的基础,优质是提高单位产量效益的乘数,多抗是减少单位产量成本的除数,早熟能保证一年两收,这些性状的整体协同才能实现单位面积稻田产出的高效益。三是水稻耕作性状的高效性。一年两熟制下的水稻直播栽培是高效的耕作技术,它需要水稻具备苗期耐低温、穗期耐低温、厌氧发芽、耐淹涝等特征。化学除草需要水稻具有抗除草剂特征。机械化收割要求水稻具有抗倒、不易落粒的特征。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水稻,才能实现水稻耕作过程的高效。总之,高效是当前和今后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山西省马铃薯生产中存在栽培管理粗放、多种病虫害并发、产量低、品种退化快等问题。为提高马铃薯品质与产量,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出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1号’,并通过一系列试验,探索出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便于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效是当前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稻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促使水稻育种由过去追求高产为主,转向追求整个过程的高效。全过程高效育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稻育种技术的高效性。分子标记和基因芯片技术能提高优良基因型的选择效率,基因编辑技术能高效创造优良等位变异,转基因技术能跨物种转移优良性状,都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好方法。二是水稻产出性状的高效性。高产、卫生和有益健康是获得高收益的基础,优质是提高单位产量效益的乘数,多抗是减少单位产量成本的除数,早熟能保证一年两收,这些性状的整体协同才能实现单位面积稻田产出的高效益。三是水稻耕作性状的高效性。一年两熟制下的水稻直播栽培是高效的耕作技术,它需要水稻具备苗期耐低温、穗期耐低温、厌氧发芽、耐淹涝等特征。化学除草需要水稻具有抗除草剂特征。机械化收割要求水稻具有抗倒、不易落粒的特征。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水稻,才能实现水稻耕作过程的高效。总之,高效是当前和今后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恢复系之间配组育成的早熟粳稻品种京光651,在北京区试中增产幅度(>10%)和产量潜力接近当前同熟期的杂交粳稻组合,2000年4月已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对一般粳稻不育系均具有良好的恢复性,可作为恢复系配组应用,有可能在早中熟优质高产新组合的选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