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物体内脂肪的沉积过程一方面是脂肪组织细胞内脂肪的不断合成、蓄积过程。另一方面是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的不断分化过程。因此,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在脂肪沉积的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猪脂肪细胞分化的几种调控措施。包括激素调控、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外基质调控、不饱和脂肪酸调控和分化转录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2.
3.
猪脂肪细胞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脂肪细胞的类型,脂肪组织发育的一般规律,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肥大过程。为更好地了解脂肪组织的发育,改变中国地方猪种生长速度缓慢、沉积脂肪过多等生产劣势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猪脂肪细胞发育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猪脂肪组织发育,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肥大和凋亡的一般规律.以及脂肪细胞兮化、增殖的调控,并对猪脂肪组织发育的品种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探索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采集1日龄莱芜猪仔猪颈、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与胰蛋白酶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原代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及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PPARγ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8h后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短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第3天多数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结果显示,少量细胞在第2天开始出现脂滴,大多数细胞在第3天出现脂滴,第7~8天小脂滴逐渐融合成大脂滴,在第12天左右融合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呈橘红色。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在诱导后的48h表达量最高,随后其表达丰度逐渐下降。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培养体系和体外诱导分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和猪体脂肪的沉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旨在探讨NR1H3基因在猪脂肪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及对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以确定其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本研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0、90、240日龄马身猪皮下脂肪组织中NR1H3的发育性表达规律;采集5日龄杜长大仔猪背部脂肪组织,分离猪前体脂肪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中Adiponectin含量以鉴定细胞的纯度;构建猪NR1H3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设计NR1H3 siRNA序列,分别转染分离得到的猪前体脂肪细胞,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过表达和干扰效率及它们对成脂分化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身猪皮下脂肪组织中NR1H3的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30日龄时表达量最低,24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猪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NR1H3,脂肪细胞的脂滴数明显增多,下游靶标SREBP-1c和ChREBP的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且成脂关键基因FAS、C/EBPβ、PPARγ和FABP4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促进成脂过程;相反,干扰NR1H3基因,脂滴数明显减少,下游靶标及成脂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抑制成脂过程。本研究表明,NR1H3基因是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正调节剂,通过影响其下游靶标SREBP-1c和ChREBP的表达而影响成脂分化,研究结果对阐明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改善肉质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6):9-14
本试验旨在建立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梅山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采集3日龄梅山猪仔猪颈、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鉴定及脂肪含量的测定,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LPL、DLK1、FABP4及ADIPOQ mRNA在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梅山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6 h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小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经传代后成分均一,贴壁良好,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第1~9天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第11天细胞充脂率高,油红O染色呈红色,细胞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未诱导组,具有前体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PPARγ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早期就有表达,分化第3天高度表达,CEBPα和LPL随着分化过程表达量逐渐增加,而DLK1表达量逐渐下降,FABP4和ADIPOQ在第6天高度表达。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梅山猪前脂肪细胞的培养方法和诱导分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梅山猪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猪增生性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采用PCR方法从pGEM-pMyD88重组质粒中克隆了猪MyD88分子全长基因,构建了无信号肽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MyD88-ED,在不同IPTG浓度和时间下进行诱导表达,利用切胶洗脱法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表明,在IPTG诱导浓度为0.05 mmol/L,诱导时间为6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出约35 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切胶纯化后,融合蛋白的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能被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识别,说明目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5.
猪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和鼻甲骨萎缩。哺乳仔猪感染本病后,除引起鼻甲骨变形、萎缩或消失外,还可以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致使仔猪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有时伴发急、慢性支气管炎,导致仔猪死亡。我国自1964年由于引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的伪狂犬病危害尤其严重,主要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成木乃伊胎以及产弱胎等,哺乳仔猪及断乳仔猪高热、呼吸困难、显著的中枢神经障碍症状,死亡率高,成年猪通常呈隐性感染,死亡率低,但感染猪因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而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死亡率,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PR发生历史与流行现状一般认为本病1818年前后就存在于美国,1902年匈牙利学者Aujesjky首先作了报告,故此得名Aujesjky病(简称AD),随后1… 相似文献
17.
猪博卡病毒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单链线性DNA病毒,该病毒于2009年在瑞典发现.作为一种新型病毒,人们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博卡病毒的由来、猪博卡病毒的发现、分类、基因组结构及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GenBank收录的25条猪博卡病毒的部分基因和全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软件,通过Jotun-Hein算法,分别从猪博卡病毒的NS、NP、VP以及全基因序列进行相似性临近排组分析,并建立了PBoV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可将猪博卡病毒分为2个大支和若干遗传簇,但这些不同的遗传簇所包含的毒株在核苷酸序列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猪的胚胎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裂、孵化、形态转变、附植、器官分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阶段。虽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严格表达与正确指导是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决定性条件,但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对胚胎的发育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虽然不改变DNA的一级序列,但也包含可遗传信息,并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猪的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呈现出高度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孕期母体营养和发育环境条件影响。本文将从胚胎早期发育、体细胞核移植和孕期母体营养三个方面来阐述DNA甲基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猪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机制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胎儿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从猪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特性和体外增殖、分化特点.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体系,从胎龄30 d的猪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干细胞和分化细胞表面标志或相关基因.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中Nestin表达强阳性,β-actin、DCX、Hesl、Oct4、Desmin、CD-90、Nanog和Sox2表达阳性;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少突胶质细胞(表达GalC)和神经元细胞(表达NF、NSE和MAP2).结果提示,从猪胎儿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葛根素是否通过AMPK通路促进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以期为在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改善猪肉肉质提供参考。【方法】 待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汇合度达90%时进行为期4 d的诱导分化。诱导分化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葛根素组(Pue)、葛根素+AMPK激活剂AICAR组(AICAR)及葛根素+AMPK抑制剂CompoundC组(CompoundC),对照组诱导液中不添加葛根素,Pue组添加40 μmol/L葛根素,AICAR组添加40 μmol/L葛根素+500 μmol/L AICAR,CompoundC组添加40 μmol/L葛根素+20 μmol/L CompoundC。诱导分化结束,收集各组细胞,用甘油三酯(TG)酶法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PK各亚基以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p-AMPK (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Autodock Vina 1.20对葛根素、AMPKα亚基做分子对接预测。【结果】 甘油三酯测定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ue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Pue组相比,AICAR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ue组PPKAG2、PPKAB1、PPKAB2、PPKAA1、PGC-1α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ue组C/EBPα、PPARγ、ACC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Pue组相比,AICAR组PPKAG1、PPKAG2、PPKAB1、PPKAB2、PPKAA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AICAR组C/EBPα、PPARγ、ACC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CompoundC组PPKAG1、PPKAG2、PPKAB2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CompoundC组C/EBPα、ACC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ue组PPARγ、AC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AMPK、p-AMPK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p-AMPK/AMPK显著下降(P<0.05);与Pue组相比,AICAR组PPARγ、ACC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AMPK、p-AMPK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CompoundC组PPARγ、AC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AMPK、p-AMPK蛋白表达量及p-AMPK/AMPK显著下降(P<0.05)。【结论】 40 μmol/L葛根素能够显著增加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上调成脂分化基因PPARγ、C/EBPα、ACC的表达量,显著下调AMPK各亚基的表达量,AMPK激活剂AIRCR可显著抑制葛根素的作用,说明葛根素可通过抑制AMPK通路调节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