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省的根基,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发展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资源环境问题。本文在针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正确的处理好河南省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河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结合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因地制宜,选取合适指标并分为5个准则层与21个指标层,构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各界协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方面提出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实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反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构建低碳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2004—2013年河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4—2013年河南省低碳农业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是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孟天醒  文倩  范慧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6,(5):1333-1335,1342
以河南省为例,构建了包含28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基于2003-2012年河南省相关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呈逐步提升态势,偶有波动;河南省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为整体上升趋势,其中资源环境子系统20年间变化区间固定在4~8之间;经济子系统水平2003年之前变化较小,2004年开始明显提升;社会子系统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状态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书廷  尚世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74-20176
结合河南省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理念,本着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原则,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研究了污水、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以及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居民住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的建设方法,以期能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6.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25-10827,10831
在介绍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后,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承载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重点运用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利用2000~2008年河南省的各类土地供给状况数据对河南省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的不协调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率;经济相对欠发达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口负担过重导致河南省生态承载力不足这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保护生态系统的阈值,提出了树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任慧 《甘肃农业》2023,(3):14-19
旅游发展潜力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内容、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预期的综合评价值进行衡量的指标值,能够有效反映某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相关的众多要素进行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指数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旅游足迹等众多指标进行指标值测算,通过对河南省2014—2021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充分地对河南省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河南省旅游发展潜力当前处于一个弱可持续发展性阶段,其旅游业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实现合理有序发展。二是虽然当前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处于一个弱可持续发展性阶段,但从整体而言,河南省的旅游发展潜力较大,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其进一步增长。相关政府单位必须加大措施,推动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以此实现河南省未来阶段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河南省的旅游发展依然具有较大潜力,但要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仍需政府加大相关措施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现状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复合指标法的研究方法,研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呈现增长趋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影响因素方面,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显春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91-1293,1327
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河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深刻剖析河南省农村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省2006年各方面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情况,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定量测度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结果显示,河南省2006年生态赤字为2.2567hm^2,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河南的发展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针对此问题,分析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挑战,提出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从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现状,提出了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推广4种技术与推广模式,阐述了河南省今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亟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河南省林业实际,进一步阐述了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河南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较2003年降低0.544 hm2,但生态赤字仍然较高,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仍存在不足之处。最后,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经济学能值分析方法,基于2011—2016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动态评价。鉴于河南省农业化程度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的特点,在常规环境负载率、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负产出,提出内部损耗率指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状态保持良好,但系统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内部损耗率指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超过0.40。因此,河南省应继续实行化肥农药的减施增效措施,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研究,分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情况仍存在诸多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产品运输过程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严峻,因此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完善与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我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主要研究了中原地区大宗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我国建设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从河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磊  董宁 《河南农业》2016,(36):11-14
互联网+战略为河南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准确把握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发展规律,利用互联网优势优化河南省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新形势下地位日渐凸显。本研究在认真分析调研数据基础上,对培育学员的互联网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培育学员的互联网应用现状、制约因素和对互联网涉农应用的期许,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作为我国农业和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城镇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阐述我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变GDP发展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来建立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