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工作,相继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力争到202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  相似文献   

2.
到2010年,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物质发电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这是记者从目前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的。据介绍,财政部对中国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将采取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学》2006,(12):33-33
农业部10月13日提出,到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将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与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提出,到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将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米3,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提出,到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将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米3,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既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既是中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农业部能源环保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瑞典国家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09年生物质成型燃料设备与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设备已取得突破,有效地解决了功率大、生产效率低、成型部件磨损严重和寿命短等问题,并实现了商业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截至去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示范点102处,成型燃料的年产量约20万吨。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9,(1):30-30
财政部下发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规定,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对象为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培育秸秆能源产品应用市场,财政部出台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支持秸秆产业化发展。补助支持的对象是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介业。补助资金主要采取综合性补助方式,支持企业收集秸秆、牛产秸秆能源产品并向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9.
该成果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2008年5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成套设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该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已经在北京建成年产10000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源被称为“零碳能源”,可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在全球范围,直到201 4年6月,世界生物质能协会(WBA)才发布了目前第一份专门针对全球生物质能发展情况的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燃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经济产量为依据,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估算,进而评估其生物转化甲烷和燃料乙醇的潜力。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2 836.9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量达60 986.1万t。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前三大秸秆资源。河南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以热值估算,仅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三大秸秆可折合标准煤量20 177.5万t。基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生产甲烷1 286.8亿m~3,或可生产燃料乙醇1 823.5亿升。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四、能源利用待完善秸秆发电、秸秆生产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还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全省已建、在建、改建生物质电场22家,生存下来的是直燃和混燃电场。正在运行的直燃电场包括以燃烧棉秆为主的国能射阳生物质电场,以燃料黄色秸秆为主的国信楚州生物质电场、以燃料稻壳为主的宿迁生物质电场。混燃是指将秸秆等生物质燃料混入煤炭等化石燃料中,运行较好的混燃电场是汀苏宝应生物质电场,  相似文献   

13.
一、目标和要求 《实施方案》提出: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其中,到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0.4亿公顷;建没秸秆饲用处理设施6000万立方米,年增加饲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13%.  相似文献   

14.
《农家参谋》2008,(12):27-27
财政部日前下发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规定,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对象为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办法中所指秸秆,包括水稻、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前不久组织完成了首次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专项调查,并发布了《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调查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达到69%。其中,作为饲料利用2.11亿吨,占30.69%;作为燃料利用(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科技》2006,(12):63-63
新疆近期连续启动“生物汽油”生产项目,这些项目5年之后将使新疆“生物汽油”产量达到40万吨左右,从而成为我国又一个重要的生物燃料乙醇种植基地。 “生物汽油”即从农作物果实或秸秆中提炼燃料乙醇。记者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获悉,一项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工程近日在吉木萨尔县三台酒业(集团)公司生产基地开工。该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废弃植物秸秆资源进行生物能源开发生产,预计年产乙醇10万吨。项目总投资2.8亿元。计划2009年完工。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据统计,2017年湖南省秸秆资源总量约为4779.5万吨,其中水稻秸秆3498.13万吨、豆类秸秆117.75万吨、油菜秸秆456.3万吨、玉米秸秆372.46万吨、薯类等其他作物秸秆334.86万吨。全省全年秸秆实际利用量为2293.9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7%,其中秸秆能源化利用量为432.83万吨。  相似文献   

18.
石元春 《新农业》2005,(10):4-5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专项《农林生物质工程》,因为其紧扣“三农”、能源和环境三大主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该重大专项的论证报告提出,如果能利用全国40%的作物秸秆、30%的畜禽粪便和20%的林区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再开发约7000万亩低质土地(我国有约16亿亩)种植高抗逆性的能源植物,以及发展一批从事生物质转化的龙头企业,每年生产出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可相当于5000万吨的石油替代,  相似文献   

19.
《天然产物分离》2006,4(2):18-18
欧盟已将增加可再生燃料的用量作为其燃料市场的发展目标。目前欧盟生物质能源占其总能源用量的2%,计划到2010年可再生资源利用量将占其总能耗的12%,占总耗电量的22%,机动车使用生物燃料比例占5.75%,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8%。  相似文献   

20.
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要素,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其环境污染、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利用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新型能源.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在煤炭污染环境.不用又不行的两难境地中.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新型能源以其着火性能好、燃烧充分、污染小、节能效益明显而备受关注,如若能够推广,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