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调查,白肋烟与大白菜套作大白菜病毒病比单作田块发病较重,而软腐病、霜霉病较轻,白肋烟病毒病发生比单作田块偏重,但是影响不大。通过试验,大白菜与白肋烟套作时,白肋烟不同氮肥用量对白肋烟农艺性状没有影响,对产量和产值也没有明显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变化不大。通过土壤取样分析,大白菜套作白肋烟对土壤pH值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对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有减少的趋势,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山大蒜-白肋烟套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拔1000~1200m鄂西南高山地带利用鄂西地方大蒜品种与白肋烟套作可以改良土壤,减少田间病虫害,提高烟叶产区复种指数,比单作大蒜增加收入1.5倍以上,比单作白肋烟增加收入1倍以上,有利于鄂西南烟叶和蔬菜产业的协调发展。文章介绍高山大蒜与白肋烟套作的种植方式、适宜范围、品种选择、田块规划、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调制及储存保管技术。  相似文献   

3.
白菜连作栽培已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克服白菜连作引起的产量减少及品质降低,试验设置白菜套作大葱、白菜套作大蒜、白菜套作分蘖洋葱及白菜单作4种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套作方式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黑龙江地区生产无公害大白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作白菜的鲜样质量较单作有所增加,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鲜样质量分别较单作增加35.71%、46.43%和17.86%,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总生物量分别较单作增加57.14%、57.14%和46.42%,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白菜套作大葱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良好,品质较好;白菜套作分蘖洋葱或大蒜时,白菜的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中间水平,品质适中;白菜单作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品质较差。套作均一定程度的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白菜的品质,套作处理均好于白菜单作,套作大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线辣椒玉米套作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谢宝英  卢涛  程智慧 《园艺学报》2010,37(8):1247-1256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情况下,线辣椒/玉米套作体系的产量优势,套作与单作在成熟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论施氮肥与否,线辣椒/玉米套作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产量优势,但生物产量套作优势比经济产量更明显。套作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比单作高出16.4%~22.1%、26.1%~30.5%和27.0%~51.5%,而套作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降低4.0%~14.1%、4.4%~9.4%和4.3%~15.9%。套作优势在养分资源方面主要是因为吸收量的增加,而非利用率的提高;套作线辣椒的养分收获指数高于单作。不施氮肥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体系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93.2%和6.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8.8%和11.2%;施氮肥时,对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5.2%和14.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4.6%和15.4%。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玉米2∶1行比,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研究了不同品种、窝距、间距、带宽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品种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带宽;套作群体马铃薯株高和茎粗高于单作;在费乌瑞它的整个生育期玉米对其株高的影响不明显;套作玉米的遮阴效应影响晚熟马铃薯长势,带宽越大影响越小,同时马铃薯长势还受自身密度的影响。2.各马铃薯品种叶、茎及块茎干重在块茎形成期及之前套作与单作差异不大,块茎形成期后套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作;套作加速了马铃薯叶片的衰老。3.生育前期马铃薯植株高于玉米,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竞争处于劣势;套作中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单作,随着叶面积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减少,上位叶对下位叶的遮阴率上升,叶面积与遮阴率呈现对数关系。4.套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Chla+Chlb含量,共生期短的早熟品种提高较小;套作降低了马铃薯叶片的Pn,Gs,Ci和Tr含量。5.带宽越大,大中薯率越高;鄂马铃薯5号在中等密度下产量最大,费乌瑞它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而玉米的产量与带宽及马铃薯密度的关系不明显,与费乌瑞它套作的玉米各处理的总产量要高于其他品种的处理,套作玉米的空秆率要高于净作,单穗重小于净作。套作LER(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明显的套作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8.
北方露地蔬菜1 a只能种植二茬,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不高.通过甘蓝与矮生菜豆、辣椒、茄子、白菜进行套作研究,表明甘蓝与茄子、白菜套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早春日光温室套作栽培的黄瓜品种,以津春2号、津瑞216、翠龙和白黄瓜为试材,套作栽培丝瓜。试验设黄瓜套种单行丝瓜和黄瓜单作两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在套作栽培丝瓜条件下,4个黄瓜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其中华北型黄瓜要显著好于华南型黄瓜,以津春2号黄瓜的产量高,效益好,抗病性较强,土地当量比最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来看,在套作丝瓜栽培中,华北型黄瓜总的隶属函数值明显高于华南型黄瓜,其中以津春2号总的隶属函数值最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津春2号最适合进行套作栽培。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其产量,需要对玉米和马铃薯进行单作,合理应用二套二不等距和四套四等距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单作玉米要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和玉米套作的经济效益更好。基于此,需要合理应用高寒山区玉米,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完善农作物的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实现节本、省工、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进行了一膜二熟模式栽培效应试验,设置了单种烤烟(CK)、烤烟套种甘薯、烤烟套种萝卜、烤烟套种白菜、烤烟套种甘蓝5种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白菜产量最高,产值最好,每667 m2产值高达5 750.0元,比对照处理产值增加217.9%。一膜二熟栽培明显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产值,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春、夏两季温室栽培,研究不同基质厚度(6、10、14 cm)对叶用莴苣根系环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越厚,叶用莴苣根系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变化幅度越小;10 cm 和14 cm 处理的叶面积、叶片数均优于6 cm 处理,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亦均显著高于6 cm 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6 cm 处理。综合考虑栽培架承重及成本投入,10 cm 厚度的育苗基质与羊粪(3 V∶2 V)复混基质适用于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一次覆膜两种作物套作的栽培模式,比较了架豆套作白菜,豇豆套作白菜,黄瓜套作白菜,番茄套作白菜4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豇豆套作白菜产值最大,经济效益最高,每667 m2产值达7 397.54元;番茄套作白菜产值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植物工厂中生菜干烧心严重的情况,同时提高生菜的产量及品质,以绿雅生菜、意大利生菜为试材,利用LED精准调控光源,分别对2个生菜品种给予红光、蓝光、绿光、白光处理,研究光质对生菜生长形态、品质、光合作用能力及干烧心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蓝光照射处理下生菜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较于其他光质处理均有一定的提升,但硝态氮含量及干烧心率同样提高;绿光处理下生菜的干烧心率降低,但产量及各项营养品质均低于其他处理;红光处理下生菜的干烧心率较低,品质尤其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提升。在工厂化生菜栽培中,增加更高比例的红光可提高生菜品质,同时减缓生菜的干烧心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deep ploughing, shallow ploughing-with-subsoiling, shallow ploughing, and shallow rotary cultivation combined factorially with three manurial treatments on the yields of vegetable crops are described. Each of the five crops in the rotation was grown in each year from i960 to 1962 on a sandy loam at Wellesbourne.

Where a high level of fertility bad been built up by the use of farmyard manure (FYM), yields were subsequently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for a three-year period by the use of NPK fertilizers alone.

Plots which had received either FYM with NPK fertilizers for each crop from 1954 to 1962 (FYM -j- NPK), or FYM with NPK fertilizers from 1954 to 1959 but with NPK only from i960 to 1962 (residual FYM + NPK), gave much higher yields than plots which had received only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from 1954 to 1959 and NPK fertilizers from 1960 to 1962. The increases in yields from FYM + NPK over those from residual FYM + NPK were small, and significant only for autumn lettuce and leeks.

Although, on avera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yields from the three ploughing treatments were small (the largest was 10%)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The ploughing treatments g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yields of early peas, autumn lettuce, leeks and Brussels sprouts than shallow rotary cultivation ; with early summer cauliflowers, however, only shallow ploughing-with- subsoiling gave a higher yield than shallow rotary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6.
孙剑霞  赵艳 《蔬菜》2020,(2):68-70
为满足市民绿色消费的需求,提升蔬菜品质,筛选适宜靖江地区无土栽培的生菜品种,以3个生菜品种为材料,对其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奶油生菜和辛普森生菜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均优于紫叶生菜,可作为靖江水培蔬菜种植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麦菜为试验材料,设计3种日本园试营养液配方浓度,研究其对油麦菜无土栽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园试标准营养液配方1/8~1,2浓度范围内,随着营养液浓度的提高,油麦菜各植株鲜质量、小区产量及植株的叶长、株高、叶数、株干质量、根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园试标准营养液配方1,2浓度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砂培条件下,几种新型立体装置对意大利生菜形态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有网芯,有溢水孔)能缩短生菜的生育周期,提高产量.在生菜的品质方面.收获前叶片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V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干、鲜质量较对照差异显著.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能改善根际环境.使植株更好地生长,在提高品质和产量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闭环型鱼菜共生系统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闭环型鱼菜共生生产系统模式中合适的鱼菜比例,进行了罗非鱼养殖和搭配生菜种植试验。设置3种鱼菜比例(1∶4、1∶8、1∶12),分别调查共生系统环境情况、生菜种植情况和罗非鱼的养殖情况。结果表明:罗非鱼(条)和生菜(棵)的比例为1∶8比较适合落地式鱼菜共生系统正常运行;此比例下,种植的生菜叶色深绿、总产量最高,养殖的鱼生长速度快、总质量高,同时死鱼率低,是较合适的鱼菜比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在口感、质地、外形上符合市民消费需求的生菜品种,引进11个生菜品种(5个结球生菜、6个散叶生菜),对比其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结球生菜品种绿翡翠综合表现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8%,质地脆、口感甜,单株质量227 g,667 m2产量1 193.5 kg,适宜推广种植;红罗莎外观颜色独特,为紫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5%,质地脆、口感甜,可选取搭配种植;散叶生菜品种京研罗马丰产性好,667 m2产量为1 215.5 kg,适合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