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由于气候变异,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3.
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1994年国家高等院校专业调整后确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以后,关于荒漠化概念的争论基本结束,《公约》阐述的荒漠化概念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政府的普遍认同。分别看,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然而,荒漠化是一个区域概念,针对荒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具有类型的内涵,专指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成为一个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完整的应用基础学科。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我国唯…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防治现状,防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荒漠化土地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63.8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3.96%。其中,风蚀类型面积58.42万平方公里,水蚀类型面积2.8万平方公里,盐渍化面积2.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总体特征是:面积大,发展快,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频发的沙尘暴,更加剧了对经济社会的危害。荒漠化造成的巨大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头号生态灾难。面对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危害,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相继启动了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樵、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综合治理与综合经营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把林草植被建设作为防治荒漠化的主体,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视应用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坚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昌市荒漠化土地现状的综合分析表明,金昌市是一个沙漠化土地扩展的地区,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并分析了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和有关技术、政策问题,提出了今后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回顾了全球及中国的荒漠化现状、危害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紧迫性及其战略意义,并从组织,法规,科技,财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对策,以资为有关研究和决策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特点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荒漠化面积最大,但荒漠化程度最高的是草地。由于河北省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荒漠化敏感区,其荒漠化土地的特点也受其特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决定,荒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研究和掌握荒漠化土地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理荒漠化。虽然目前河北省总体沙漠化程度尚轻,但仍需提高重视,坚持因地制宜、多重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兴农治沙,以确保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地处科尔沁沙地的扎鲁特旗土地荒漠化形成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2004年监测结果,我省共有荒漠化土地298万多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5%。全省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榆林地区古长城沿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并存,加重了荒漠化程度。二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三是植被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总体而言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比重较大,防治荒漠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国情决定了防治荒漠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科学合理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疆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新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省区。全区有80个县市,近1/2土地,约1000万人口,66.7万hm2农田遭受荒漠化危害。自然因素叠加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总趋势是“整体扩大,局部逆转”。为了防治世人关注的荒漠化,本文阐述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荒漠分区,并对新疆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包括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从沙漠物理学、荒漠化的生态学机制、沙漠生物学3个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明;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地带的区域范围,分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分析发现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表现出3个特点:综合性、多样性、兼顾性。荒漠化治理应加强荒漠化土地承栽力、荒漠区水分平衡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荒漠化防治模式的效果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岩溶荒漠化、风蚀荒漠化等现象也较严重。且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相关防治技术及模式也不多,因此还应加强对南方湿润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榆林和延安地区的吴旗、榆林、神木、府谷、子州、横山、靖边、定边、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等县市。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301万hm2,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水蚀、盐渍化及其它类型。从目前我国的大环境看,国家开展新思路、大动作的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时机已经成熟,党的十五大将荒漠化防治工作作为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作为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也应在荒漠化防治方面有新思路和大动作。我省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应在全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推进的同时,加大建设力度,加速荒漠化地区脱贫… 相似文献
20.
防治荒漠化与植被建设岳桦如今,土地荒漠化的阴影已经笼罩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占1/4的陆地面积,并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成为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区又是全国的荒漠化土地较多的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