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汉中地区从1977年开始进行小型水库半精养试验,1983-1986年大面积推广以施用化肥为主的水库半精养技术,四年共增产鲜鱼500.5吨.增加产值85万元.化肥增肉系数为2.2,每增产1公斤鲢,鳙的化肥成本只有0.40元.1986年,全区110座水库,15000亩水面,投施化肥.投喂青草和精饵,鱼总产达352.5吨,  相似文献   

2.
史福成 《水产科学》1994,13(5):46-48
大水面施肥培育鱼种技术初探史福成(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水产站137400)为了探索在大水面施化肥培育鱼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我们在内蒙古突泉县一处自然湖泊——八一水库进行了主施化肥培育大规格鲢、鳙苗种试验。87天生长期,500亩养鱼水面共中产秋片鱼种...  相似文献   

3.
小水库化肥养鱼的原理是通过向水体中投施化肥,增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加快浮游植物的繁生,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小水库化肥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高产高效、技术易掌握等特点,很有发展前途。主要养殖对象是鲢、鳙鱼。 小水库化肥养鱼技术在河南省南阳市应用较为普遍,全市有小型水库484座,养殖水面3133公顷,有50%以上的水库使用化肥养鱼,平均每公顷增产600公斤,个别好的水库增产10倍以上,已显示出小水库化肥养鱼的显著效果和巨大潜力。小水库化肥养鱼要抓住鱼种投放和施肥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各地渔业     
陕西省1986年在全省102座水库推广化肥肥水养鱼技术,取得了好的效果。水库总面积15839亩,共投施化肥594.5吨,增产鲜鱼23万公斤,比1985年增产40%,亩均增产14.5公斤。平均每2.5公斤化肥产1公斤鱼,即每增产1公斤鱼投资约0.5元,增收1.9元。全省共增收43.7万元,亩增收27.55元。化肥养鱼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方便等优点,深得广大水库养鱼者的欢迎。据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的技术人员调查了解,目  相似文献   

5.
1976年,浙江省东林公社为了摸索塘鱼增产措施,在施用有机肥的池塘内,进行了增施磷、氮肥的试验,收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从4月底至8月的时间内增施化肥后,每亩池塘每个月至少可以增产鲢鳙鱼40斤。如每亩放养鲢鱼400尾,每尾每月可增重1两多。以每担白鲢38元计,扣除增施的磷肥成本2元多可增净值12元以上,一年中以增施化肥5个月,可增加收入60多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王骥  梁彦龄 《水产学报》1981,5(4):343-350
本文根据浮游植物生产量求得对鲢、鳙的供饵能力,并通过浮游植物对鲢、鳙转化效率的计算,估算出武昌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进而求得武昌东湖鲢、鳙的合理投放量。作者求得东湖浮游植物全年对鲢、鳙的供饵能力是61,153吨(鲜重);由此估算出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是789公斤/公顷以上,每年鱼种(四寸以上)的合理投放量,鲢是209万尾,鳙是110万尾。  相似文献   

7.
鹿原水库水面29.6hm2,1995年化肥养鱼年净产达2591kg/hm2。调查表明,施化肥后浮游植物发生显著变化:一是生物量大大增加;二是隐藻占绝对优势,从而为鲢、鳙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相似文献   

8.
1990年,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利用所内试验场两个鱼池、3.29亩,进行池塘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高产试验。经过120多天的饲养管理,于11月初出塘,两池共生产鱼种2550公斤,亩产鱼种775.1公斤;其中:亩产鲢鱼种471.9公斤。平均规格75.3克,  相似文献   

9.
一、技术经济指标选水面宽阔向阳,并安装拦鱼设备的小<一>或<二>型水库施化肥养鱼,年亩产鲜鱼50公斤,产值150元,毛利40元。亩投放体长10~16.7厘米的鱼种5~6公斤,其中白鲢75%,花鲢20%,草鱼5%(按水体大小,水质肥瘦酌定),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施1公斤尿素和2公斤过磷酸钙,可产2~5公斤花白鲢。施1公斤碳酸氢铵和1公斤过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鱼种是柴河水库放养鱼种的主要来源,占总投放量的70%。1981~1985年网箱生产鱼种8.05万公斤(其中鲢占90%、鳙10%),折合平均亩产1,784公斤。以鲢为主的网箱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05公斤,规格11.6~12.6厘米,最低产量每平方米1.72公斤,规格为8~10厘米;以鳙为主的网箱产量每平方米1.16公斤,鱼种产量、规格质量(肥满度)变动幅度较大,经济效果不一。统计分析五年的生产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1.
盛文奎  李亚平 《水利渔业》1986,(5):F002-F002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利用网箱养殖鲢、鳙鱼,已取得可喜成绩,1985年丹江口市境内鲢,鳙网箱已达2,000多个,产量45万余公斤。随着水产品市场对优质鱼的需求,丹江口库区又积极试验网箱养鲤,其中市移民指挥部在1985年小面积(7只箱)试养成功的基础上,今年试验面积达到1亩,计划大面积亩产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77,(5):34-35
广东省顺德县水产养殖试验场在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帮助下,对池塘养殖的鳙、鲢、鲮、鲤等品种进行了快中子诱变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给新技术应用到养殖鱼的育种、提纯复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鳙又名花鲢,俗称胖头鱼,是我国独有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食物链短(仅次于鲢),生长周期短,肉味鲜美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从业者与消费者欢迎。其商品价格已超过草鱼,每千克在15元以上。2012年笔者进行了主养大规格鳙鱼种高产试验,每667m2培育出平均体重114.4g的大规格鳙鱼种696.5kg,为提高鳙商品鱼产量、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化肥养鱼具有运输方便,施用简单,养分含量高,不含有机质,不消耗水中氧气,不污染水体,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一般情况下,施尿素1公斤,可长成鱼1.5公斤;施硫酸铵1公斤,可长成鱼0.5—0.6公斤、0.7公斤;施磷酸铵1公斤,可长成鱼0.5公斤;施碳酸氢铵1公斤,可长成鱼0.5~0.6公斤;施氨水1公斤,可长成鱼0.1公斤。 施放氮素化肥养鱼时有下列问题应当注意: 1、氮素化肥虽然含氮量高,但成分单一,属不完全肥料,必须混施磷、钾肥,混施比例为2:2:1。淤泥较多的池塘,可不施钾肥。 2、施用氮素化肥前,最好先施有机肥料作基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氧气测定法来测定水域中的生产力,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精度不高。本实验用~(14)C示踪法测定鲢、鳙粪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速度,在国内还属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种方法,它对池塘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试验用的鲢、鳙是1986年3月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试验池中获得的,规格为250g/尾,标记物为NaH~(14)CO_3。 (二) 试验方法 1.将取得的鲢、鳙分别放入两只0.5m~3,的循环水水族箱中(水族箱中的水不含藻  相似文献   

16.
邱山湾水库为小(二)型调节水库,1989年进行主养商品鲤高产试验,40亩水面当年产鲤13738kg,产鲢、鳙13008kg,平均亩产668.65kg,产值101429元,获利21530元。试验共施化肥6875kg,投喂饵料32897kg,化肥系数0.56,饵料系数2.89。  相似文献   

17.
常德市于1986年在澧县2500亩的群英水库首次应用化肥养鱼新技术,当年施化肥2.4万公斤,年底捕鱼2万公斤,比应用化肥方增产6倍多。1987年推广至6个县20座小库、1个湖泊,共计2.15万亩水面,施化肥50万公斤,捕鱼  相似文献   

18.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池塘大部分为人工开挖标准池,部分是村旁自然坑塘,保水性能较好,面积 1~ 10亩,水深 2米左右,水源充足,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2.鱼种、饲料来源   异育银鲫主要购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等地,配养鲢、鳙、草、鲂等鱼均由当地解决。饲料以精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精料主要是由鱼粉、豆饼、玉米粉、麸皮等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青饲料为浮萍或水、旱草。   二、主要技术   1.清塘施肥   鱼种放养前 7天左右,选择晴天中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生石灰用量:干塘每亩 100公斤;带部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应中非共和国国家元首科林巴主席的要求;同意向该国提供草鱼、鳙、鲢、鲤以及红鲤鱼的苗种,以帮助该国发展淡水养鱼业。这次提供的1~2厘米鱼苗6,000多尾,6月12日由农牧渔业部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派员护送,飞越亚、欧、非三大洲,行程2万多公里,历时52个小时,于14日到达该国首都班吉,饲养在勃利亚农场。运输中的成活率达99.5%。  相似文献   

20.
中子辐照刺激鲢、鳙、草鱼苗增产技术应用初报戴云福(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县水利局265300)山东省烟台市科委1993年下达给我们的《中子辐照刺激四大家鱼增产技术研究》试验课题,主要是利用低剂量中子辐照刺激鳙、鲢、草鱼、青鱼的鱼卵,对提高四大家鱼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