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旱地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穗位高>秃尖长>产量>穗粗>株高>穗长>千粒重>茎粗,表明受密度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主要是穗位高和秃尖长,与种植密度与穗位高、秃尖长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的结果一致。密度与产量尽管相关性不显著,但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产量构成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着年代推进逐渐提高,亲本产量与品种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粗、单株穗干重、单株粒干重、穗轴粗、子粒长、株高、叶片宽、生育期、百粒重、行数和出籽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穗上叶夹角、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出籽率、百粒重、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行数等对产量增加直接作用最大;穗粗、密度、穗干重、百粒重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的提高、株型的改善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鲜食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材料,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2种种植方式(直播、移栽)、3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株/hm~2)处理,对6个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数、行粒数、千粒质量)与鲜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穗粗对鲜穗产量的直接贡献均有着极重要的作用,穗长在低、中密度时对鲜苞产量、鲜穗产量直接贡献较大,穗行数在高密度时对鲜穗产量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选用1950~2010年具有代表性的11个品种,设置4个种植密度,测定株高、穗位高、果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指标的整齐度。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的整齐度明显提高,株高整齐度的提升最为突出。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玉米的群体整齐度下降,现代品种对增密响应更加明显;同等密度条件下,现代品种的群体整齐度均高于早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性状的整齐度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与品种的群体整齐度同步,株高、穗位高整齐度是最为直观的评价指标,通过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改进提高群体的整齐度是进一步提升产量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2016年,选用耐密、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KX3564为试验材料,设置从15 000~180 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果穗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产量均随着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由拟合方程得到最高产量为19 259.55 kg/hm~2,低于实际最高单产,3个品种连续两年在90 000株/hm~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相关分析显示,单穗粒重、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升高,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单穗粒重下降,秃尖长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与密度呈一般线性关系,且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保证合理密植条件下,通过协调好穗长与行粒数、穗粗与行粒数、百粒重与穗行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当前密度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15 000、45 000、75 000株/hm2),品种为副区,对我国不同年代34个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更替,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千粒重显著增加,出籽率显著降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穗部性状对产量的作用依次为穗粗千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穗粗、千粒重、行粒数的增加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在玉米品种选育中应保持行粒数,着重改良穗粗、千粒重,提高出籽率,并协调出籽率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新冬46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立体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播种方式,副区设375万、300万、225万和150万株·hm^-24种种植密度,测定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冬小麦分蘖数、茎粗、叶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在条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穗数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主茎叶数、分蘖茎叶数、分蘖穗长、分蘖穗小穗数、叶片SPAD值和Pn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产量在225万株·hm^-2条件下最高,分蘖数、主茎粗、分蘖茎粗、主茎穗长和主茎穗小穗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立体匀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穗数呈增加的趋势,千粒重、分蘖数、主茎粗、叶片SPAD值和Pn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穗粒数、产量、主茎叶数、分蘖茎叶数、分蘖茎粗和分蘖穗小穗数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主茎穗长、分蘖穗长和主茎穗小穗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产量在15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立体匀播的小麦平均产量、穗数、分蘖数、叶片SPAD值和Pn较条播分别增加9.84%、17.68%、21.40%、7.52%和13.14%。综合来看,立体匀播较条播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之配套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下施氮对甜玉米果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玉米甜单8号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45 000、60 000和75 000株/hm2)及不同供氮水平(0、120和240 kg/hm2)下对果穗产量、穗粒结构、穗部性状形成过程及子粒灌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水平、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影响显著,施氮可显著提高鲜穗产量与子粒产量;穗长、穗粗的形成贯穿整个果穗发育过程,可用Logistic曲线拟合,分别在吐丝与抽雄期达到最终穗长与穗粗的50%;穗粒数在抽雄期达到最高峰,随时间推进果穗败育粒增加;施氮对单穗重的提高在高密度下最明显。施氮能够促进玉米子粒的灌浆,但不同密度下施氮对灌浆动态的影响明显不同,在4~20 DAP子粒体积、百粒鲜重、灌浆速率均明显升高,且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以超甜玉米品种京科甜183、京科甜533为试验材料,设3.0万、3.75万、4.5万、5.25万、6.0万、6.75万株/hm2共6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对超甜玉米生长、产量、商品特性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高,穗长、穗粗、一等穗率、特等穗率逐渐下降,乳熟期子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降低。京科甜183和京科甜533产量显著增加点分别在密度增加至5.25万和4.5万株/hm2时,随密度继续增加产量增幅不明显。密度增加至5.25万株/hm2时,京科甜183一等以上穗率开始显著降低;密度增加至6.0万株/hm2时,京科甜183穗长、京科甜533穗长和一等以上穗率以及两个品种子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始显著降低。京科甜183密度以5.25万株/hm2为宜;京科甜533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以4.5万~5.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稳系数法、Eberhart和Russell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模型Yij=μi+βiIj+δij对洛单6号玉米杂交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其适合河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提高生产水平较低地区的粮食产量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长城706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玉米品种长城706的高产稳产性、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706是一个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它在环境指数4500kg/hm2以上时,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推广开发前号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辽甜4号(L0203A/LTR110)是以自选不育系L0203A为母本,以LTR11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能饲兼用型甜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茎秆产量高,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高,较抗丝黑穗病、叶病轻、抗倒伏,乙醇转化率高。生育期适中,作为能源作物在活动积温≥3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陇薯3号’和‘陇薯7号’试管结薯关键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3):141-145
应用不同光照、温度、培养基等条件诱导‘陇薯3号’和‘陇薯7号’试管结薯,结果表明,自然光照室温培养、自然光照室温培养7 d转黑暗恒温培养以及黑暗恒温培养条件均能诱导2个品种结薯。自然光照室温条件下,‘陇薯7号’试管薯单瓶薯数、单瓶薯重及大薯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条件(P0.01)。与"固体+液体"、"固体"培养基相比,"液体+液体"培养基结薯时间早,数量多,大薯率高。  相似文献   

15.
以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2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优良玉米自交系T138-1及其秭妹系T138-2为父本(P2),杂交获得了48个组合。分析了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性状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1亲本,除出籽率GCA外,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2亲本,生育期、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棒三叶面积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1与P2互作间的SCA方差除出籽率和小区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0个性状的SCA差异均极显著。P1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别很大,P2亲本T138-1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于T138-2,其它性状GCA值均低于T138-2。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SCA值与其性状均值之间达到了正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与实际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总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报道来源于台湾北蕉田间芽变体的香蕉新品系"热蕉11号"在香蕉种质资源圃中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假茎高度比巴西蕉略低而比北蕉略高、围度则大于巴西蕉和北蕉,株型表现为粗壮、叶片宽大较紧密。2、产量高于巴西蕉和北蕉;果型外观漂亮整齐、大小适宜,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含量也高于巴西蕉和北蕉,内在品质较好。3、叶片POD同工酶谱带有13条,"热蕉11号"多了1条强谱带4,缺乏谱带5,这说明与巴西蕉和北蕉比较,有明显遗传上差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铁研27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研27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02年冬在海南以铁9603为母本,外引系丹598为父本,经过基因重组、性状互补、选育成株型紧凑、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铁9603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利用C8605与国外种质资源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玉米自交系。父本丹598是丹东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合丰55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武 《杂粮作物》2009,29(5):348-349
选用乙草胺、丁酯、嗪草酮、咪草烟、氟磺胺草醚、拿捕净等10种除草剂对大豆品种合丰55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除草剂对合丰55号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种除草剂对大豆合丰55号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脐橙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都容易出现裂果现象,已成为商业种植中非常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朋娜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Skaggs Bonanza)和华盛顿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cv.Washington)的裂果类型和果实显微、超显微结构的差异。朋娜脐橙外果皮细胞排列的整齐紧密度较差,其细胞起伏、细胞间隙大,细胞形状偏圆形,表皮细胞层数较少,其果皮白皮层细胞间结合的紧密度、均匀度和网状连接程度好;华盛顿脐橙中果皮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排列较细密,其微纤丝、胞间层不及朋娜脐橙细胞壁的清晰可见。二者都是高裂果率品种,华盛顿脐橙的裂果类型偏向于皱皮裂,朋娜脐橙则偏向果实外裂。  相似文献   

20.
‘靖薯5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2000年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B系列88005组合(TPS-7×IPS-13),经单株筛选而成的高产、优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2013年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3 d左右(从出苗到茎叶枯黄),平均产量33 885 kg/hm2,总淀粉16.16%,蛋白质1.95%,维生素C 11.15 mg/100 g鲜薯,总糖0.38%,还原糖0.18%,干物质25.3%。适应曲靖市海拔2 000~2 550 m区域内种植,特别适宜在微酸性(pH值5.5~6.5之间)红壤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