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近几年由于降雨量较少,枣树栽植成活率很低,容易形成当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严重挫伤了迁安地区果农栽植枣树的积极性,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迁安地区又比较适合发展枣树,为此,笔者经过多年探讨与摸索,认为要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应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枣树栽植的成活率不高,一直是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影响枣树栽植成活率的原因分析和试验研究,就苗木保水、平衡营养、改良土壤、提高地温等措施在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枣树在栽植过程中受苗木根系失水和栽植技术不当影响,使枣树栽植成活率降低。生产中实际经验证明,从起苗至栽植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湿管理、栽植、栽后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苗大多都是靠分株法繁育的,由于技术不规范、管理不合理等等都会影响枣树栽植后的成活率。通过本地区枣树栽植情况的调查与实践,就枣树栽后成活率低的原因和如何提高成活率本人做一浅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枣树栽植面积逐年加大,平均每年栽植面积2000hm^2左右,栽植株数在200万株以上,由于多为春季栽植,时间较紧,再加上外调的苗木,故成活率普遍较低。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自2000年开始,我们着手进行了相关的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目前我们已基本掌握了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调整果树品种结构,增加市场果品花色,我县农民从山东等地引入一些优质枣进行种植,有些已初步显示出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农民种枣的经验不足和气候问题,枣树苗栽植的成活率往往不高,从而直接影响种枣农民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于2004年11月份以本县赤石乡农民季伟平科技示范户从山东引进蓬莱仙枣树栽植为基点,摸索了枣苗栽植技术,共栽植枣苗16100株,成活16004株,成活率高达99.4%。经总结,要使枣苗栽植成活率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秋季栽植枣树,发芽早、开花早、结果稳。而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地下根的伤口愈合快,地上部分蒸发量小,成活率高。秋栽枣树要注意以下九点。1.栽植时间。秋栽枣树越早成活率越高,一般在9月中旬到12月上旬栽植为宜。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区枣树绿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市是全国大枣主产区之一,栽植枣树的面积大,品种多,长期以来,枣树栽植是采用传统栽培方法,即用自然休眠越冬的枣苗裸根造林。在漫长的休眠过程中,枣苗往往会遭受低温冻害、干旱等自然灾害,苗木在起苗、运苗、栽植过程中易失水受伤,造林成活率低。据统计,朝阳市枣树栽植成活率达不到50%,严重制约了枣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为提高红枣栽植成活率,解决栽植枣树成活难的问题,34团引进枣树栽植前用S-诱抗素蘸根技术,通过与保水剂、空白对照进行对比试验,验证S-诱抗素蘸根处理对枣树成活率的影响,为枣树栽植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S-诱抗素和保水剂。S-诱抗素又名脱落酸,是一种高效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植物根系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林业经济作物之一,是生态经济林的首选树种。为发展辽西地区的枣树产业经济,必须提高枣树种植成活率和发展高效的枣树栽植技术体系。对辽西朝阳市双塔区海里珊瑚苗圃的枣树绿苗栽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苗栽培技术对枣树早期苗木的形态结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绿苗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枣树苗木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枣树苗木栽植成活率,促进枣业发展,对树苗木不同种植方式和栽植时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开沟后阳坡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和春季栽植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任爱瑜 《现代农业科技》2014,(5):194-194,196
陕北黄河沿岸是枣树的适生区,红枣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总结了在栽植枣树苗木时提高成活率的有效途径,包括注重苗木的质量标准、苗木调运、施肥、灌溉、覆膜、定干、保墒、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以期达到枣树的丰产优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近几年来,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很快,但大规模栽植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影响栽植成活率。1新栽枣树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香山地区,目前已累积发展压砂地12000hm^2,种植的压砂西(甜)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和支柱产业。为了持续利用压砂地,保证压砂地继续有效益,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压砂上地进行枣树栽植密度及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的试验,累积栽植枣树280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压砂地采取枣瓜间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辽西地区枣树建园成活率低的问题。我们以朝阳为试验地点,经过5年的研究,建立一套高成活率的枣树建园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枣苗处理技术、大棚催苗技术和移栽技术等主要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辽西地区枣树建园成活率,枣苗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栽培效果非常明显。这对于辽西地区发展以枣树种植为主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神木县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树栽培技术,包括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浇水、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指导枣农进行高效栽培,提高枣树成活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坡地枣树地膜微集水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微集水造林技术对提高枣树成活率、土壤温度以及枣树根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微集水方法提高枣树移栽期0~100cm土层土壤水分,提高0~20 cm土层地温,造林成活率较对照提高15;在枣树生长期和发芽期,土壤0~100 cm剖面含水量比对照高30.3;在集中降雨后48 h内,土壤水分下渗深度比对照深34 cm,达到67 cm.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可以在黄土高原枣树栽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较快,每年新栽面积达到20-40万(667m^2)。由于春季大面积栽植红枣,无法及时、足量解决定植水,同时,栽植时间正值春耕最忙的时候,劳力非常紧张,对红枣栽植质量和成活率影响较大。为了寻求红枣秋栽的依据和方法,我们就枣树秋栽和春栽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现今,枣树成了助农民增收的好树种,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栽培中沿用的育苗、起苗、栽植、整形等传统做法,因在起苗过程中大量断根、起运中失水严重,对枣苗造成很大伤害,以致栽后成活率低、生长慢,一般缓苗期要1~2年,还要经过2~3年的整形期,栽后3~4年才能进入结果期。所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使枣树实现速生丰产是当今生产中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几年试验和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使枣树速生丰产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红枣幼树安全越冬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目前,红枣已经成为南疆、东疆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由于冻害、品种配备不合理、栽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枣树栽植成活率偏低.近几年,我们通过对红枣幼树冻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枣树幼树安全越冬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