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蜂群管理过程中,养蜂者都会遇到蜂王被围情况,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总结下面6种情况: 1、没有分蜂意念的蜂群内出现新王,发生这种情况时,蜂王往往被咬死拉出箱外;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劣小的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而群起围攻这种劣小王,劣小王常被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或其他敌害攻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蜂群围王的解救方法:一是投水解围法:将被…  相似文献   

3.
春繁放王预防蜂王被围的方法早春繁蜂放王时(蜂王放在王笼内越冬),如果方法不对,将有30%的蜂王被围而死;尤其是强群更容易发生,以致造成巨大损失。为什么本群蜂王被围死?原因有二:①蜂玉在王笼内活动范围小,整个蜂群得到的蜂王物质少且已习惯;猛然放王,突然...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因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时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群,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群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的小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群起围攻这种劣而小的处女王,常被其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治螨或者其他敌害侵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解救法:1)投水解围将被围蜂…  相似文献   

5.
围王新解     
长期以来,养蜂界把围王和咬王混为一谈,认为围王必咬,围王应该立即解救。其实,围王和咬王是两码事,围王不一定要解救,而只有咬王时才应该去解救。在养蜂生产中,如果外出的蜂王错投到别的群中,或者蜂群失王时间较长而直接介入蜂王,育王期外界蜜粉源缺乏,交尾或出巢蜂王返群时,都有可能被围。这些情况下的围王,蜜蜂情绪异常愤怒,猛力振翅,有时还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围王的蜂逐渐增多,整个蜂群一片混乱。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解救,蜂王很快会被咬死。还有一种情况,本质上与上述围王截然不同。我们用核群作交尾群时,本来蜂群很稳定,可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6.
较长时间失王蜂群的诱王方法较长时间失王的蜂群多数会发生工蜂产卵,“浆蜂”更甚。生产王浆的失王群,工蜂不筑造王台,也不产卵。这样的蜂群,诱入蜂王的成功率极低。据观察,诱入时蜂王似被接受,但数小时之内几乎100%被围杀或驱逐出巢,且巢前不出现围王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冬季囚王越冬的蜂群 ,到了春繁的时间就得放王繁殖 ,放王虽容易 ,但方法不当也容易围王。前年春繁时放王 ,我的蜂群有二三箱蜂王被围 ,幸亏发现早 ,及时解救 ,才没有造成损失。去年春繁放王时 ,我注意放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放王成功率达 1 0 0 %。我的具体做法是 :1、放王应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 ,开箱时动作要轻 ,每次接触王笼前 ,最好先洗一下手 ,防止有异箱的群味带入。2 .抽王笼放王时 ,不要急于让蜂王马上爬出 ,拉开王笼的口 ,将王笼重新挂回原来位置 ,让蜂王自然爬出 ,王笼待下次紧脾时再取出。3、在放王同时还应注意防止蜂王飞出 ,一…  相似文献   

8.
1 目的要求。养蜂实践说明,检查蜂群分为两种:一是全面检查,二是局部检查。全面检查的目的是了解蜂群的整体情况,含蜂数、蜂儿数、蜂王产卵的情况、食料的贮存量、蜜蜂工作情况等。局部检查是为了某些特定目的,在某一期间内了解蜂群的某种特殊情况,例如.在蜂群自然繁殖季节.蜂群是否造了王台;在采蜜时期,蜂蜜是否已经贮满,需不徭要增加继箱或提取蜜脾分离;在培育蜂王时,了解蜂王幼虫的发育情况;在交配时期的处女王是否已经交尾、产卵等。检查蜂群必须有目的,若是没有目的.常随便开箱检查,势必妨碍蜂群正常的工作,对养蜂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9.
豆奶粉可作代用花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无王群介绍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是常事。但有时不管用什么方法 ,无王群就是不接受新蜂王 ,对新蜂王非围而杀后才痛快。因此 ,一群蜂垮掉也是常事。2 0 0 2年 ,我用王笼向一失王群介绍蜂王时又遇到蜂群不接受新王的情况 :十多天中 ,新王放了三四次都被围攻 ,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将蜂王重新关于王笼中才没被杀。最后一次 ,我把围王蜂团的工蜂全部杀死 ,把蜂王关入王笼重新吊入蜂群 ,后发现王笼上只有部分工蜂对蜂王怀有敌意 ,就把这些工蜂也捉住杀了 ,再把王笼吊回蜂群 ,反反复复三四次 ,当王笼上再没找到对蜂王怀有敌意的工蜂时 ,才把蜂王…  相似文献   

10.
我养蜂时间不长 ,蜂场也不大 ,但围王的事却经常发生。如 :往蜂群里介绍王时 ,蜂群里刚出的处女王 ,交尾回来返群王 ,产卵不久的王 ,一年内的新王 ,两年以上的老王 ,囚王断子出笼王等等 ,都发生过蜂王被围致残致死的情况。特别是刚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和不易育王的季节损失一只蜂王 ,对蜂群影响极大。为此 ,对于蜂刊上 ,师傅和蜂友们介绍的方法我都试用过。如 :用原群蜂王磨碎抹新王身上调味法 ;将蜂脾提出箱外 3 0分钟晾脾放王法 ;脾上原位两王对换法 ;用纸卷筒裹王法 ;铁网脾上扣王法 ;提出子脾组群老蜂返巢法等 ,我都试用过 ,除提出子脾组群…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1,62(8)
将蜂王囚人工蜂不能进入的王笼里,放在继箱的框梁上,让蜂群饲喂。24小时后,如工蜂不围王笼,可将王笼换成工蜂可自由出入的竹王笼,仍放在原处。如果工蜂不围攻蜂王,就可将蜂王放出,让蜂王产卵。两天后将蜂王带脾放人巢箱无王一侧。  相似文献   

12.
养蜂问答     
问:我的蜂群有部分蜂王头一天还在产卵,第二天或第三天就被蜜蜂拉出箱外;还有的双王群正在产卵的蜂王,当检查蜂群时却出现了围王现象,并且年年都会出现1或2只。请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见本刊2004年第9期12页“问题征答”)答:①上述问题笔者也经常碰到,我们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如下:a. 单王群出现蜂王被拉出箱外是因为该王已出现了某种缺陷,如衰老、产卵力下降、产雄蜂卵、个体小等。也可能是肢体损伤,被盗蜂拉、咬过,受挤压或因施蜂药(如升华硫)不当曾经使蜂王中毒等诸多原因,致使蜂王产卵情况不如以前,严重地阻碍了蜂群的发展,工蜂便…  相似文献   

13.
养蜂者介绍蜂王是经常的。近几年,我用蜡片或赘脾把蜂王包起来,留出小口让工蜂喂蜂王,并能很快咬开。放入被介绍蜂群内,介入当天可产卵。只要蜂群内无王台,蜂王介入后不需检查。但要注意,新王需产卵9天以上方可介入。蜂群断王15天以上者介绍后需检查。若发现围王可从别群中提幼虫脾放入,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向蜂群诱入一只新王后,立即遭到众多工蜂的围攻,通常叫“围王”。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蜜蜂对蜂王充满敌意,所以,我把蜂群接受新王过程中的这一阶段叫“敌视阶段”。在解除围王或采取措施避免围王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工蜂不积极向蜂王饲喂王浆,对蜂王的表现非常...  相似文献   

15.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16.
利用蜂王捕捉逃蜂群,方法简单易行。发现蜂群大部分飞出蜂巢,赶快捉一只贮备蜂王关入王笼中,挂在飞逃蜂群飞行线便于捕捉蜂群的位置,蜜蜂就会在王笼上逐渐结团,并越聚越多,飞逃的蜂王最后也可能来此结团。蜂群一般不接受,会引起围王。这时注意给蜂王解围,把它关在另一只王笼中,挂在蜜蜂开始结团的王笼附近,部分蜜蜂也会在这个王笼匕结团。  相似文献   

17.
●介绍蜂王的方法晚上小心地将无王群和要介绍新王的蜂群箱盖打开,轻轻揭开覆布,让其凉1个小时左右,这时无王群空隙处的蜜蜂已大部分爬到巢脾上,然后将新王群连蜂带脾直接放入无王群的空隙处,与边脾靠拢,注意手脚要轻,不可碰撞蜂箱,以免使蜜蜂受惊,然后轻轻的盖上覆布和箱盖,第2天早上,如巢门前没有死蜂拖出,表示介绍成功,但两天内不要开箱检查蜂群。此法不仅可以用来介绍蜂王,而且可以用来合并蜂群,无论外界有无蜜源,一年四季均可使用。河北省隆尧县东良乡东良二村 张立伟●春繁放王预防蜂王被围的方法春繁放王有一定技…  相似文献   

18.
正诱入蜂王是养蜂管理中普通的操作。把涂有蜜水的蜂王放在框梁上,工蜂嗅到蜂王身体上的蜜香,纷纷前来吸食,而其他工蜂各忙各的,无暇顾及新王的到来,蜂王诱入顺理成章,当新王的气味融入蜂群,蜂王很快被接收,诱入成功。如果因失王蜂群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时蜂王突然降临,工蜂会本能地围上来,诱入蜂王被围,导致诱王失败。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越冬前用竹塑王笼扣王,怎样做才能不发生扣死蜂王或少死蜂王?答:笔者认为越冬前扣死蜂王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扣王后,蜂群仍然有育虫的情绪,会出现改造王台,一旦处女王出房,被扣的蜂王往往被围死。所以关王后,一定要间隔3~5天检查一下蜂群,清除改造王台...  相似文献   

20.
正养蜂员都知道:蜂王丢失,绝大多数都是检查蜂群时未看见蜂王造成的,自然损失很少。每次检查蜂群时,急着检查,特别是在产卵期蜂巢空间小,蜂王到处找地方产卵——有在赘脾上产的,有产在隔王栅上的,还有产在箱壁上的。如看不到蜂王,随手丢弃赘脾,抖掉隔王栅的蜜蜂,很有可能在其中的蜂王被丢弃。被丢弃的蜂王有的会回到原群,有的会错爬了地方而遭到围攻致死。由于蜂群无王,信息很快就会被传递,造成蜂群秩序混乱、"情绪"低落,生产力下降,直到新的蜂王出现。我在生产实践中找到了1个快速识别蜂王的好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