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秀优5号作单季免耕直播栽培,每667m^2播种量在0.5—1.5kg间,随播种量增加单产递增,生产成本相仿,纯收益递增;但每667m^2播种量超过1.0kg,单产增幅趋小。  相似文献   

2.
杂交晚粳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晚粳作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从5月25日到6月9日,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从18.75 kg/hm^2到11.25 kg/hm^2,播种量越低,产量越高。从本试验看,杂交晚粳嘉乐优2号在嘉兴南湖作免耕直播栽培,以5月25日播种、11.25 kg/hm^2播种量时产量最高,说明杂交晚粳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早播、稀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分蘖强和穗型大等优势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油茬田免耕直播稻适宜播期和播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敖和军  周桂清  贺勇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51-153,158
2002~2003年在湖南省石门县开展了油茬田免耕直播稻的适宜播期和播种量的研究,探讨了3个播种期和3个播种量对两优培九的生育期、株高、总叶片数、出叶速度、茎蘖动态、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作一季中稻免耕直播栽培,以5月中旬播种,播种量22.5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直播、免耕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模式:即冬水田水稻免耕直播、油菜等冬作物田水稻免耕直播、双季稻快速清茬免耕直播的技术特点。免耕直播稻与翻耕移栽稻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麦后免耕直播稻是低茬收麦,麦草入墒,将处理过的稻种直接播在畦面上的一种稻作方式。它实现了麦草全量还田、免耕栽培,不仅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保护环境、培肥地力,深受农民欢迎,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麦后免耕直播稻的产量效益和生育特性,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进行了该种稻作方式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浙江富阳地处杭嘉湖平原,自70年代后期推广双季稻三熟制以来,“小麦一移栽稻一移栽稻”一直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已从一家一户承包逐渐走向规模化经营,传统的种植方式因费工费时已不能适应当前粮食生产的要求,粮食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免耕直播大麦一抛秧稻一抛秧稻”种植方式,并与其它几种种植方式作比较,结果如下。(-)种植方式设计试验设在富阳市三山镇陆家村。设计了大麦茬早三熟制“免直一抛一抛”、“免直一抛书”和小麦茬迟三熟制“免…  相似文献   

7.
湖南水稻免耕直播、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任泽明 《作物研究》2003,17(4):174-175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示范推广效益,提出了我省研究示范推广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日本水稻免耕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是一种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粤西直播稻区开展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习惯法和“三控”法)和播种量(2.0、3.5、5.0、6.5、8.0和10.0 kg/667 m2)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法施肥相比,采用“三控”法施肥的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20.1%和5.1%,但每穗颖花数增加31.6%,稻谷产量增加1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从304万/ hm2增加到464万/hm2,每穗颖花数从112.09个降低到81.90个;稻谷产量以播种量为3.5 kg/667 m2的处理最高,达6.66 t/hm2。综上所述,华南直播稻生产应选择每穗颖花数多、收获指数高且千粒重大的品种,播种量3.5 kg/667 m2,采用“三控”法施肥。  相似文献   

10.
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直播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为探明免耕直播稻的生长规律和免耕直播的环境效应,研究了稻田免耕直播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免耕后,土壤容重降低和孔隙性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在土壤表层富集.与翻耕直播相比,免耕直播稻分蘖能力较弱,但无效分蘖较少,成穗率高.直播条件下,免耕更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展.除齐穗期外,其它生育时期免耕稻的根系活力强,平均比翻耕提高4.45%.在最高分蘖期,免耕直播稻的根冠比和单蔸根干重高于翻耕直播稻.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及在茎、叶和穗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稻的实际产量为8.6 t/hm2,比翻耕直播稻增产5.8%.另外,免耕直播稻的收获指数比翻耕直播稻高,增幅为13.3%,但未达到5%的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采用单季直播栽培的条件下,选择播种量、浸种时间、施N量、施P量、施K量等5个可控因子。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进行高产模式栽培。结果表明,五个试验因子与产量等8个目标性状呈不同的函数关系;得到两优2186直播栽培获得450kg以上的技术措施:每667m^2播种量1.46~1.50(kg)。浸种时间以28—30(h)为宜。每667m2施纯N:10.22—10.51(kg)、P2O5:5.04—5.37(kg)、K20:6.11-6.53(kg);以最佳技术方案各因子的取值为依据,即在试验水平区间的一定范围内。播种量、浸种时间、施K量与产量呈负相关。施N量、施P量与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减轻劳动强度、高效的轻简生产技术.2005年在闽侯县大湖乡双溪村的中稻区进行水稻免耕直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优势明显,可操作性强,推广潜力大、省钱、省工、省力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稻喷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喷直播就是把东方红18型喷雾机的喷水装置改为喷粉装置 ,将芽谷通过喷粉管喷播到田里的一种新的机械直播技术。该技术是浙江临海农民首先试验的 ,经农技部门总结和试验示范 ,开始在台州市内应用。该技术具有省工省力增收的优点 ,受到种粮大户和农民的欢迎。1997年开始试验 ,2000年种植面积已有670多hm2。目前 ,该项技术主要在早稻上应用 ,2000年作者利用嘉早935品种进行了翻秋喷直播对比试验。现把该项技术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一、喷直播技术的优点1.省工省力节本喷直播栽培同一般的手直播稻一样 ,减少了传统育秧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直播稻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南方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水稻带耙田开沟培土机械水直播技术。该项技术具有种子“土中”发芽出苗、田间稻苗有序分布和生育以及农艺农机配套、工效肥效高等技术优势;明显提高直播稻的发芽出苗稳定性和成苗率,有效控制直播稻生育中期无效分蘖的发生,改善田间群体质量,促进深根壮秆,提高了直播稻的成穗率和穗型整齐度,增强了水稻后期的抗倒伏能力。在较大面积上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果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亚洲直播稻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33-136
由于直播稻栽培能够减少劳力投入和降低生产成本,近年在许多亚洲国家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介绍了亚洲直播稻栽培的应用情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直播稻中后期施氮,有利于增强群体光合效率和提高产量;苗期生长旺盛、茎秆粗壮、根分布深、叶片直立、抗旱耐涝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适合于作直播稻栽培.但是,植株密度对抑制杂草、病虫危害、收获指数及成熟期倒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播稻用种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于2009年在沅江草尾镇进行了早晚稻直播不同类型品种用种量研究,初步摸索出了洞庭湖区双季稻直播适宜的用种量,其中早稻直播中熟常规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20~150 kg/hm2,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37.5~45 kg/hm2;晚稻直播常规中熟早稻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05~127.5 kg/hm2,晚稻直播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45~5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南疆稻区水稻直播由于受气候、土地质量、种子、肥料、水层管理、害虫等因素影响致使出苗率较低,同时提出了采取精细整地、选育良种、适期早播、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南疆稻区水稻直播由于受气候、土地质量、种子、肥料、水层管理、害虫等因素影响致使出苗率较低,同时提出了采取精细整地、选育良种、适期早播、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9.
水稻直播栽培高产机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顾掌根  王岳钧 《作物研究》2001,15(2):5-8,12
在前几年试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1998-1999年设立水稻直播高产机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比移栽对照增产,其增产机理在于:直播稻生育进程加快,分蘖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群体结构协调,光合速率高,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植株养分吸收能力、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