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春梅 《甘肃农业》2006,(7):99-100
本文选择“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道家生态文化”为依据,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整体。首先对二者的理念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最后重点谈了“无为生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观”、“知足平等的和谐生态观”、“阴阳互补和循环发展的动态平衡观”和“尊重自然极限,保持生态健康”四个耦合处的和谐生态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淄博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市以来,全市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完善规划,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转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对淄博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进行了调查总结,并对如何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旨在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先秦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包括"万物一体"、"道通为一"的有机整体自然观,"物我两忘"的生态价值观,简朴节约的生态行为观以及"和合"的生态矛盾观,这些生态智慧具有凸显的生态道德价值,对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启发并提供了一种努力向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爱清  李慧玲  卞新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78-1079,1127
生态文化必将成为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分析了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演替规律;阐明了生态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了应对近代农业现代化出现的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减弱的趋势,提出了持续发展农业必须生态化,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全民生态友好行为的形成是生态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必须质疑。和谐生态伦理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它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地位,强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它具有存在的理论合理性依据和现实合理性依据。这些合理性依据真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循环农业模式注重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优势。然而,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别,决定了循环农业模式的区域性和局限性。在研究安徽省现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安徽循环农业模式与安徽生态功能区耦合的崭新理念和运作方式,在不同的功能区内,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不同的循环农业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内在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涌现出一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阐述了汕头市东华村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实践与经验:因地制宜,致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投入,扎实搞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注重基础,提高党员群众整体素质;完善制度,推进民主管理进程;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邱高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77-6679
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文化系统、生态社会系统及生态法制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协同推进。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多方协调,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从山区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发展循环农业的定位与思考,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与措施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生态体系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济宁市的气候特征和工农业发展特点,论证了生态体系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影响着气候变化。并对济宁市生态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生态农业补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对有效实施农业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补偿、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绿色植物的绿化、净化、美化等功能对和谐生态城市的构建进行了论述,提出应遵循自然规律,用生态学观点建立城市绿化系统,充分发挥树种的生态功能,构建良好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兴宁市林业现状,介绍了生态林业的概念,论述了加强生态理论教育和搞好林业资源管理应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保护好现有林业资源、改造低产林、增进荒山绿化的速度以及搞好盆地绿化工作等。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实践中,我国人民创造了一批十分成功的生态经济模式,注重森林、水域和农田等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衣、林、牧、副、渔有机结合。20世纪的“大跃进”、“文革”和工业建设,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冲击并进入了严峻时期。其后虽然环保事业随之进入大发展时期,但环境恶化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吸收和发扬前人有益的生态经济技术思想,构建并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整体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发挥社区自身优势,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上下功夫,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态文明观、和谐林业研究进程、和谐林业的内涵,论述了和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建设的途径,即林业社会化、林业生态化、管理系统化、主体知识化、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人类行为的可能后果以及生物生态协调性的重要意义,提出育种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生态强省和循环农业的定义和内涵及其两者的内在联系,提出当前在生态强省建设的框架下,加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6个重要举措:即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区域统筹协调,实施优化布局;创新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建立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创建示范园区,推动转型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引导规模开发。通过实施区域生态经济战略与推广现代循环农业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利用效率,以利于稳步推进生态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出现以后,受到社会各界许多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后,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从有机农业发展前景、生态文明提出的意义以及有机农业的4个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机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进行探究,提出有机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反之,生态文明的发展也能带动中国整个有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倪茜  师立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0-5771
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合理对小城镇进行环境规划成为重中之重。对我国目前村镇规划及生态文化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村镇规划的指导原则与实施手段,并对大王乡的规划为例进行分析,在生态文化的视角下来研究大王乡的特色农业旅游,旨在提高村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