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芦丁对哺乳母鼠乳腺发育、泌乳相关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8只wistar哺乳母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LacCon组)每日每只灌喂生理盐水(2ml)1次;芦丁组(Lac Rut组)每日每只灌服芦丁(60mg/kg,BW)1次;雌二醇组(LacEst组)每周每只肌注(60μg/kg,BW)1次;从哺乳第4天开始连续给药2周,基础日粮相同。检测哺乳母鼠血浆与乳腺组织中雌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I,)和生长激素(GH)的含量,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雌激素α受体,ERR)、孕激素受体(PR)、催乳素受体(PRLR)和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量,并进行乳腺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学观察。试验显示:E2、PRL和GH在血浆与乳腺组织里的含量都表现为Lac—Est组〉Lac~Rut组〉LacCon组(P〈0.05);P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ER、PR、PRLR和GHR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为Lac—Est组〉LaCRut组〉Lac—Con组(P〈0.05);乳腺腺泡/管腔直径统计显示Lac-Est组和LacRut组高于LacCon组(P〈0.05),LacEst组与LacRut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芦丁能够提高哺乳母鼠体内E2水平,促进PRL和GH分泌,诱导ER、PR、PRLR和GHR的表达,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功效。  相似文献   

2.
李真  李庆章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8):1730-1737
 【目的】探讨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规律。【方法】关中奶山羊乳腺发育的4个时期即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RIA)测定激素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IF)检测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生长激素(GH)变化不显著(P>0.05),而组织中的GH在妊娠5月(P5M)时出现分泌高峰2.599±0.459 ng•mL-1(P<0.01)。血清中胰岛素(INS)在青春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到妊娠1月(P1M)时INS含量高达31.664±6.416 µIU•mL-1(P<0.01),泌乳高峰过后回到正常水平。组织中的INS在进入妊娠期后含量开始增加并持续到泌乳10日(L10D),之后下降。生长激素受体(GHR)在妊娠期比青春期和泌乳早中期高,在泌乳晚期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胰岛素受体(INSR)从青春期开始缓慢上升,在泌乳启动后达到高峰。【结论】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和乳腺中的GH变化不明显。血清中的INS水平在妊娠初期最高,至分娩时最低,而乳腺中INS在泌乳期处于高水平。GHR在妊娠期和泌乳后期、退化前期表达量较高。INSR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泌乳中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内分泌系统角度探讨通草对泌乳动物乳腺泌乳的调节机制,采用高剂量12 g(生药)/mL和低剂量4 g(生药)/mL通草提取物灌服小鼠,检测其对泌乳期小鼠泌乳量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乳腺组织匀浆液催乳素(PRL)、雌二醇(E_2)、孕酮(P)和生长激素(GH)的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乳腺组织β-酪蛋白(β-casein)、催乳素受体(PRLR)、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酮受体(PR)、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相比,高剂量和低剂量通草提取物均显著提高了泌乳期小鼠的泌乳量(P0.05),并明显促进小鼠乳腺β-酪蛋白的表达(P0.05)。通草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泌乳期小鼠血清及乳腺组织PRL、E_2、GH的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PRL、E_2、GH的水平分别显著提高112.50%、129.15%、223.48%及49.84%、68.18%、100.76%。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乳腺PRL、E_2、GH的水平分别显著提高60.68%、269.35%、105.19%和32.27%、129.03%、53.68%。高剂量和低剂量通草提取物能明显提高乳腺组织PRLR、ERα、ERβ、GHR的表达量(P0.05),但对血清P及乳腺组织P、PR无显著性影响(P0.05)。可见,通草能通过提高小鼠泌乳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上调乳腺组织PRLR、ERα、ERβ和GHR的表达,进而促进小鼠乳腺泌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规律。【方法】关中奶山羊乳腺发育的4个时期即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RIA)测定激素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IF)检测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生长激素(GH)变化不显著(P0.05),而组织中的GH在妊娠5月(P5M)时出现分泌高峰2.599±0.459ng·mL-1(P0.01)。血清中胰岛素(INS)在青春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到妊娠1月(P1M)时INS含量高达31.664±6.416μIU·mL-1(P0.01),泌乳高峰过后回到正常水平。组织中的INS在进入妊娠期后含量开始增加并持续到泌乳10日(L10D),之后下降。生长激素受体(GHR)在妊娠期比青春期和泌乳早中期高,在泌乳晚期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胰岛素受体(INSR)从青春期开始缓慢上升,在泌乳启动后达到高峰。【结论】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和乳腺中的GH变化不明显。血清中的INS水平在妊娠初期最高,至分娩时最低,而乳腺中INS在泌乳期处于高水平。GHR在妊娠期和泌乳后期、退化前期表达量较高。INSR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泌乳中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胚胎着床期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在真孕和假孕母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胚胎着床期真孕和假孕母犬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瘦素在真孕和假孕母犬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中均有表达,在输卵管中表达阴性,瘦素受体在真孕和假孕母犬各组织中均有表达;瘦素及其受体在真孕母犬下丘脑、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孕母犬(P0.05),瘦素受体在真孕母犬垂体和输卵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孕母犬(P0.05).真假孕母犬垂体中瘦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对于犬的胚胎着床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g?kg-1芦丁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1.5 mg?kg-1芦丁处理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1芦丁处理和3.0 mg?kg-1处理乳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4.5mg?kg-1芦丁处理乳脂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牛乳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2)3.0mg?kg-1处理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第35、65日检测结果低于第5日检测结果(P<0.05);该处理组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由第5日的22.88(IU?L-1)提高到第65日的25.38(IU?L-1),催乳素含量则由12.19ng?mL-1上升到13.94ng?mL-1,提高了14.36%;(3)3.0mg?kg-1处理组血清指标中,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皮质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孕激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同时保持奶品质,降低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提高溶菌酶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芦丁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1。  相似文献   

7.
选取1日龄、1、2、3、4和5月龄籽鹅各6只,取其垂体和卵巢,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垂体组织中PRL和卵巢中的PRLR进行实时定量,来探讨PRL及其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卵巢对PRL的反应能力。结果表明籽鹅垂体组织在出雏当日就具有表达PRL的能力,并且表达量较高,从1~3月龄PRL的表达量持续下降,4月龄时开始上调,1~5月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1日龄(P0.05),1、5月龄与2~4月龄差异显著(P0.05)。卵巢中PRLR表达量与垂体中PRL表达趋势相近,卵巢PRLR的表达量在1月龄时最高,与其它各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性成熟之前,PRL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均处于较低水平,卵巢对PRL的反应能力较弱,PRL在卵巢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TGF-β受体(TGF-βRⅠ、TGF-βRⅡ)mRNA组织表达谱及其表达水平与湖羊排卵数的关系,研究TGF-β受体对湖羊排卵数的影响。【方法】挑选16头经产母羊,其中8只产多羔的为高产组,8只产单羔作为对照组,使用氯前列醇钠法进行同期发情,发情后48~60 h内屠宰,测定排卵数;分离取高产组母羊的下丘脑、垂体等组织样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湖羊卵巢TGF-βRⅠ和TGF-βRⅡ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TGF-β受体表达水平与湖羊排卵数的关系。【结果】TGF-βRⅠ在生殖器官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肺和肌肉(P<0.01),TGF-βRⅡ在生殖器官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是卵巢高表达基因;高产组湖羊卵巢组织TGF-βRⅠ与TGF-βRⅡ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与显著(P=0.011)高于对照组;湖羊卵巢组织TGF-βRⅠ和TGF-βRⅡ基因mRNA表达量与排卵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2 (P>0.05)和0.711(P<0.05)。【结论】TGF-β受体在卵巢组织中表达高,其中高产组TGF-βRⅠ和TGF-βRⅡ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与排卵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湖羊卵巢组织COX2、HAS2、TSG6和PTX3的mRNA表达水平与湖羊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筛选影响湖羊高产的候选基因,为揭示湖羊高繁多胎分子遗传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低产组和高产组,于发情后24—36 h屠宰,应用RT-PCR技术检测COX2、HAS2、TSG6和PTX3的组织表达特征,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基因mRNA在低产组和高产组湖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OX2、HAS2、TSG6和PTX3均在湖羊卵巢组织中表达,在卵巢组织,高产组TSG6和PTX3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低产组HAS2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高产组(P<0.01),而COX2的mRNA表达在高产组和低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AS2、TSG6和PTX3的mRNA表达在高产组和低产组间差异极显著,可能与湖羊繁殖性能相关,可作为影响湖羊高产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发育时期大鼠乳腺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ERα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和泌乳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ERα表达水平均低于处女期,且差异显著(P<0.05);整个妊娠过程中,以妊娠12 d最高;随着泌乳期的进行,ERα的表达水平增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ERα可能参与了乳腺细胞的发育和凋亡。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mammary glands, endocrine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related receptors were measured in ovariectomized virgin rats after adminstration of an estrogen-like plant extract, rutin. Thirty-two ovariectomized virgin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 treatments with 8 animals each: gastric infusion of 2 mL normal saline per unovariectomized rat per day (Sham), gastric infusion of 2 mL normal saline per ovariectomized rat per day (Ova), gastric infusion of 60 mg rutin kg-1 body weight (BW) per ovariectomized rat per day (Ova+Rut), o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60 μg estradiol kg-1 BW per ovariectomized rat weekly (Ova+Est). Samples of blood and mammary glands were harvest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estrogen (E2), prolactin (PRL) and growth hormone (GH), an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s (ER), prolactin receptors (PRLR) and growth hormone receptors (GHR) with radioimmunoassy (RIA) and RT-PCR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The E2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and gland tissues from the rats of Ovx+Rut or Ovx+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vx (P<0.05), but the plasma E2 concentration from the rats of Ovx+Ru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ham (P<0.05). The order of the PRL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and gland tissues was Ovx  相似文献   

12.
猪POU1F1第一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猪POU1F1多态位点和基因表达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以大白猪(英系)和中畜黑猪为试验材料,对POU1F1基因第一内含子多态性进行PCR-SSCP检测分析,同时提取垂体总RNA,对POU1F1、GH、PRL、TSH-?的mRNA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结果】发现一个位于第一内含子1515位点的突变和猪屠宰前日增重相关系数为R=-0.6(P<0.05),且该位点的替换和屠宰前GH的表达量存在显著相关(R=0.483,P<0.05);【结论】T→C的替换将导致GH的mRNA表达量升高,在生长性状上表现为屠宰前日增重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摘除对母山羊产肉性能,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水平以及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 表达的影响,揭示摘除母山羊卵巢提高其育肥效果的原因。【方法】将体重相近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布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母羊40只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开始前一个月,对所有羊只进行驱虫和防疫工作。试验开始时将母羊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摘除处理组母羊的卵巢,对照组不摘除。在试验的第0,10,20,30,40 和50 天早晨8:00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空腹采血,立即分离血清,采用羊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中GH水平。50 d后分别从处理组和对照组随机选取5只试验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同时,立即采取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及肾周脂肪组织样,每个组织至少采集3份生物学重复样,用锡箔纸包好标记后立即投入液氮中,带回实验室放入-80℃冰箱保存,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技术和2-△△Ct法检测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和肾周脂肪中GH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试验的第20天为8.63 μg•L-1,处理组母羊达到9.50 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试验进行呈上升趋势。处理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第50 天时达到了11.55 μg•L-1,高出对照组(9.34 μg•L-1)2.21 μg•L-1,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发现处理组母羊的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处理组母羊屠宰率达到了45.6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1%(P<0.05),但是骨肉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处理组母羊肝脏中GHR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21倍(P<0.01);GHR基因在处理组母羊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是对照组的4.87倍,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股二头肌中GHR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17倍,差异极显著(P<0.01);在肾周脂肪中,处理组母羊G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1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摘除母山羊卵巢后,其屠宰率、血清GH水平以及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肾周脂肪GHR基因表达均显著上升,骨肉比显著下降。这提示摘除母畜卵巢可能通过增加其血清GH水平和部分靶组织中GHR基因的表达提高母羊的屠宰率,降低骨肉比,从而有利于母羊的产肉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龙眼果肉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NK细胞活性等不同角度研究龙眼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随机分5组,阴性对照组、龙眼水溶性提取物低、高剂量组(130mg·d-1、380mg·d-1)和龙眼果肉低、高剂量组(150mg·d-1、450mg·d-1),每组24只,连续35d。测定淋巴器官相对质量、脾淋巴细胞转化值、血清溶血素值、NK细胞活性和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数等免疫学指标以及血清丙二醛水平、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抗氧化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龙眼水溶性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血清溶血素值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值显著升高(P0.05),而龙眼果肉各剂量组效果均不显著(P0.05);高剂量龙眼水溶性提取物NK细胞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龙眼果肉剂量组无显著效果(P0.05)。龙眼果肉高剂量组血清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龙眼水溶性提取物各剂量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龙眼果肉高剂量组和龙眼水溶性提取物高剂量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提高。结论一定剂量的龙眼水溶性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及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活性非其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林  艾阳  谢正露  曹洋  张源淑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5):3046-3053
【目的】选取分娩1周后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6头,提前适应期1周后,正式饲喂从2013年6月29日至8月5日,总共35 d(5周),使泌乳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进而检测泌乳奶牛乳产量及乳蛋白含量,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葡萄糖以及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糖异生作用的变化情况,拟从GH-IGF-I轴的角度阐明泌乳奶牛发生热应激时对糖异生作用及乳品质下降的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控制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统计第1—5周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及分析乳蛋白含量,并采集泌乳奶牛颈静脉血液和进行活体采取肝脏组织的方法,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和GH、IGF-I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对奶牛肝脏组织中HSP70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以及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进行检测。【结果】在35 d的饲喂过程中,日间平均气温在32℃以上的持续时间达25 d,且最高温度为38℃,高温持续时间大于72 h,即此气候条件下奶牛处于一个热应激状态。随着泌乳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不断加深,从第1周到第5周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比较第5周和第1周泌乳奶牛肝脏中HSP70的表达,发现第5周HSP70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第1周。检测血液中GH、IGF-I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发现在第5周的时候其含量均高于第1周且差异显著(P0.05);检测泌乳奶牛肝脏组织中PC和PEPCK的表达水平,发现第5周显著高于第1周(P0.05);通过检测第5周与第1周肝脏组织中GH和IGF-I受体的表达水平,发现GHR和IGFR同样上调,其中IGFR显著上调(P0.05)。【结论】随着泌乳奶牛热应激的程度的不断加深,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其可能是由于垂体分泌的GH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IGF-I,即通过GHIGF-I轴上调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表达,使糖异生途径处于激活状态。而乳中乳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其前体物被过多的用来进行糖异生作用,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维持机体正常供能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基因在湖羊不同生长阶段背最长肌中表达丰度与肉质性能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为湖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方法】利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GHR和IGF-Ⅰ基因在湖羊早期生长背最长肌肉组织中的mRNA的发育性变化。【结果】①出生后随着月龄的增加,母羊GHR基因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最后再升高,最后6月龄到达最高点;公羊GHR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先升高到2月龄到达一个峰值,2月龄到4月龄为一个降低的过程,4月龄到6月龄又升高,并到达最高点;母羊IGF-Ⅰ基因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由2日龄开始依次升高最后于6月龄到达最高点;公羊IGF-Ⅰ基因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先升高到1月龄到达一个峰值,1月龄到3月龄为一个降低的过程,并于3月龄降至与初生接近相等的水平,此后随月龄增加逐渐升高,并于6月龄到达最高点;②GHR和IGF-Ⅰ基因在湖羊各月龄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湖羊的公羊和母羊的GHR和IGF-Ⅰ基因的相同生长阶段的表达也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③GHR和IGF-Ⅰ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0.01<P<0.05),GHRI和GF-I基因与肌纤维直径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GHR与肌纤剪切力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IGF-Ⅰ与肌纤剪切力存在显著正相关(0.01<P<0.05),GHR和IGF-Ⅰ基因与肌纤维密度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性别和年龄对于GHR和IGF-Ⅰ基因在湖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肌肉中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出生后,各基因表达水平并非随之上升或者下降,各基因表达水平出现拐点的时间并不相同;GHR和IGF-Ⅰ基因在湖羊早期肌肉性状的表达为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湖羊早期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体外法研究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及微生物群体的影响。【方法】3头瘤胃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分别以菜籽油(A)、豆油(B)、玉米油(C)和花生油(D)为底物培养瘤胃微生物,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10h时用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法进行原虫吞噬细菌试验。【结果】原虫密度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A、B、C组(P0.05);细菌密度以B组最高,为4.906×109cells·m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原虫蛋白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细菌蛋白组以B组最高,B、C、D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原虫的吞噬速率分别为:267.6(对照组)、196.2(A组)、244.4(B组)、274.4(C组)、285.4(D组)cells/(cell·h),组间差异显著(P0.05)。吞噬细菌N的速率分别为1.445、1.059、0.320、1.482、1.541pgN·(cell·h)-1。【结论】估算每天每头山羊细菌蛋白循环量分别为121.64(对照组)、56.64(A组)、78.39(B组)、87.04(C组)和95.06(D组)mg蛋白·(d·头)-1,B组较低,仅为对照组的64.45%,且该组微生物量最大。在本试验的基础上认为4%的豆油对微循环的调控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日粮中分别添加山楂叶总黄酮、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及二者同时添加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AA肉鸡128只(雄),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组(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1山楂叶总黄酮)、Ⅱ组(在日粮中添加150 mg•kg-1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和Ⅲ组(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1山楂叶总黄酮和150 mg•kg-1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的全净膛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③Ⅲ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腿肌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总蛋白、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脂蛋白酯酶表达量与对照组、Ⅰ组、Ⅱ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表达量与对照组、Ⅰ组、Ⅱ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中单独或同时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和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能提高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脂蛋白酯酶 mRNA表达,降低肝脏组织中S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 mRNA表达,改善血清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提高肉鸡的屠宰性能。且以二者同时添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提取物对不孕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10头人工诱导泌乳前产奶量、胎次、体质量相近,空怀没有繁殖疾病的干奶牛,按照配对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补饲500 mg/(kg·d)的葛根提取物,30 d后对2组奶牛同时进行人工诱导泌乳。在试验第0(补饲葛根提取物前),10,20和30天,采集奶牛血样,分离血浆,测定血浆中雌二醇(E2)、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孕酮(P4)、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在诱导泌乳成功后测定其第1、2个月的平均日产奶量和前2个月内的总产奶量。【结果】试验组奶牛血浆中E2、INS的含量较对照组高,其中在饲喂葛根提取物第30天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葛根提取物饲喂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奶牛血浆PRL、GH含量呈增大趋势,在饲喂第30天时,血浆PRL含量显著高于第0,10和20天(P<0.05),血浆GH含量显著高于第0,10天(P<0.05)。试验组开始产奶的第1个月平均日产奶量较对照组高1.22 kg(P>0.05),第2个月较对照组高2.08 kg(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前2个月内个体牛的总产奶量分别为1 592.67 和1 452.31 kg,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饲葛根提取物可以增强不孕奶牛人工诱导泌乳的效果,增加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