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世界,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材料狭窄已经成为制约选育玉米新品种的瓶颈,也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共同面临的难题。迫切需要拓宽和创新新种质为玉米育种提供新的基础材料。大刍草(Zeadiploperennis L.)也叫类蜀黍,是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的近缘物种。目前统研究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的报道甚少,本研究对二倍体大刍草、薏苡、墨西哥玉米和普通玉米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此作为该项研究的基础材料与自选栽培玉米自17、自
73 及自8-2 三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进行复合杂交及回交改良,通过多代定向严格筛 相似文献
2.
3.
玉米近缘种大刍草(Zea luxurians)光周期敏感性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刍草短日照敏感苗龄和最佳日照时数,使其与栽培玉米花期相遇,通过杂交导入有利性状进行玉米品种改良与种质资源创新。【方法】设置苗龄和日照时数两个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后不同苗龄大刍草的生长发育情况;自制酶液,测定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对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利用诱导开花的大刍草与玉米自交系授粉杂交、回交并自交选育新自交系。【结果】19—26 d是大刍草能否接受诱导的临界苗龄,苗龄(5—47 d)越大诱导效果越好;9 h是诱导生殖生长的最佳日照时数;各日照时数处理的POD活性随苗龄的增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不能直接反映大刍草生长发育状况;a、b、c、d四条POD酶带是大刍草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标记,e、f、g三条POD酶带的出现表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POD酶的相对含量主导着大刍草的生长发育方向;采用40—47 d苗龄每日9 h短日照处理的大刍草与玉米掖478、综31花期相遇,通过远缘杂交育成NX3153等玉米自交系。【结论】在中国北方可以通过短日照处理诱导大刍草幼苗提前开花,与普通玉米花期相遇,通过远缘杂交实现基因导入,创新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4.
5.
6.
7.
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交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奈氏比色测定两组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种F1及其亲本蛋白质含量.结果,大刍草的含量最高,为21.9 %,其余依次为亲本自交系4792×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6.9 %)、亲本自交系3153(15.2 %)、自交系3153×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3.6 %)和亲本自交系4792(12 %).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的杂种F1蛋白质含量表现负向中亲优势,甚至负向超亲优势,而且杂交的双亲蛋白质含量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表现越强,差异越小杂种优势越弱. 相似文献
8.
9.
报道了四川莴苣属及近缘属10种植物核型研究结果,其中6个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核型结果为:莴苣(Lactuca sativa)8 m+8 sm(2 sat)+2 st(sat);高大翅果菊(Pterocypsela elata)2 m+8 sm+8 st(2 sc);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6 m+10 sm+2 st (sat);多裂翅果菊(pterocypsela laciniata)2 m+10 sm(4 sat)+6 st(2 sc);细梗紫菊(Notoseis gracilipes)10 m+8 sm;全叶紫菊(Notoseris guizhouensis)14 m+4 sm;南川紫菊(Notoseris porphyrolepis)16 m(4 sc)+2sm;三花紫菊(Notoseris triflora)10 m(2 sc)+8 sm;大理细莴苣(Stenaseris taliensis)12 sm+4 st;假福王草(Paraprenanthes sororia)14 m+2 sm+2 st.属间核型相似,为2 A或3 A类型. 相似文献
10.
大叶芹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大叶芹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芹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x=22=14sm+8st,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92.80μm,长臂总长为66.83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02%。染色体总体积为264.40μm^3。 相似文献
11.
TANG Qi-lin FENG Yun-chao HAN Xue-li ZHENG Ming-min RONG Ting-zhao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9,8(10):1159-1165
The haploid-inducing line Stock 6 was used to produce haploid maize and expected to obtain maize haploid plants successfully. The detailed meiotic studies on selected haploid maize (n = x = 10) were conducted. Cyt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a high frequency of meiotic abnormality occurred in both meiosis Ⅰ and meiosis Ⅱ. During the prophase Ⅰ, univalents were common configurations, and there were bivalents or trivalents in some pollen mother cells, however, a few cells containing five bivalents were also observed. After prophase Ⅰ, chromosomes did not congregate in a single metaphase plate but they were scattered in the cytoplasm. At anaphase Ⅰ, the chromosome distribution was highly irregular with almost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In some cells, chromosomes were grouped into the three or four masses and several spindles appeared. At the tetrad stage of meiosis Ⅱ, eytokinesis splitting abnormality occurred, and a variety of diad, triad, tetrad, pentad, hexad, as well as decury microspores were easily observed. As a consequence of abnormalities of the two meiotic stages, various microspores and the pollen were almost completely sterile. grains with different size were formed, and its pollen grains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许178为材料,通过考察研磨方法、NADH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显色时间对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获得最优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石英砂研磨比液氮研磨测得的酶活性高;反应温度35℃、pH 7.5为较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显色时间均为10 min时测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标准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还原剂NADH用量减少至一半测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标准方法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的优化处理方案为用石英砂研磨,加入0.15 m L NADH,在35℃、pH 7.5的条件下反应10 min,显色10 min。 相似文献
13.
14.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M54和D34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测量不同世代群体内穗轴直径。利用盖钧镒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穗轴粗细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次数分布中F2群体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1群体呈多峰分布,其中有两条主峰较为明显,B2群体主要呈多峰分布,其中一条主峰非常明显。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1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主基因遗传率介于62.2%~69.3%之间,多基因遗传率介于20.8%~23.9%之间,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以加性效应为主,该性状具有较高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15.
16.
以玉米(Zea mays L.)永优系列4个品种为材料,根据2014年和2015年黄淮海地区12个代表站点田间分期试验的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4个品种的光温适宜范围和差异,并进行了区划,以期为不同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和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的光温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永优系列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需要。较适宜黄淮海地区日照时间的适宜范围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浚单29和浚单509、浚单3136;日照时间出苗-拔节期的整个黄淮海地区都为适宜,拔节-抽雄期南部和北部为主要适宜区,抽雄-成熟期仅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北部为较适宜区。≥0℃积温的适宜范围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浚单29、浚单3136、浚单509;≥0℃积温出苗-拔节期浚单20、浚单29的适宜范围最大,浚单509没有适宜范围,拔节-抽雄期浚单20的适宜范围面积最大,浚单29的次之,浚单3136的面积最小,抽雄-成熟期的4个品种基本相同,以适宜为主。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适宜区主要在中西部,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整个生育期,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光温适宜区从西南往东北逐渐减少,适宜面积浚单20的最大,浚单29次之,浚单509和浚单3136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电子克隆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克隆功能基因的新方法。随着玉米(Zea mays L)大量EST序列的公布,使得这项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成为可能。介绍了玉米电子克隆的原理、方法与过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湖北省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Zeaznays L.)地方品种是具有丰富遗传变异和有利基因的宝贵基因资源。鉴定地方品种的表型和基因型筛选优良种质,是利用地方品种的前提。对102份湖北省玉米地方种质的11个性状进行了连续2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性状在供试材料间的差异显著,性状变异范围广泛。其中,粒重的变化最大,其次为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与BSSSC9和Suwan2的产量组成性状比较,果穗较长的品种有28个,占27%(28/102),如八趟白、百日归等;粒重较大有35个,占34%(35/102),如八趟白、东津白、百日早1、百日早1、百日归等;穗行数较多的有11个,占10.8%(11/102),如米包谷、小包谷和黄玉米等;行粒数较多的有3个,为八趟白、东津白和黄玉米。结果表明湖北省地方品种蕴藏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有利基因,特别是八趟白、东津白、百日归等品种更是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湖北省玉米(Zea mays L.)生产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更好地促进湖北省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