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来凤县漫水乡油桐基地的油桐地方品种和全国推广油桐品种贵桐2号的单株为观测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立体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米桐、小米桐和五爪桐是来凤县普遍栽培的当家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下的区域.试验筛选出了的5棵树龄超过22年、生长势旺盛的地方品种金丝油桐单株,这些单株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和适应性,是开发油桐地方品种的首选材料.与金丝油桐单株相比,贵桐2号单株分枝角度小,较适合密植;加大贵桐2号初植密度,可以使油桐产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油桐种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油桐是一种较耐干旱抗贫瘠的植物,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广.滇、川、黔等省的小油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管理不善,制约着各省小油桐果实和种籽产量.为了对适宜发展种植小油桐的地区及其进一步加工研究提供参考,对小油桐的地理分布、适生条件、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油桐是我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总产量占全国10%左右;桐麸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合有机质77.85%,氮3.59%,磷0.97%,钾0.57%。因此发展油桐,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意义。我区各地有经营油桐的习惯,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积累了较多的栽培经验,为我区进一步发展油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其  相似文献   

4.
津稻1187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津稻1187品种从引进到大面积推广,在我区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最近五年为推广高峰期。全区水稻4万亩,津稻1187品种占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除1991年突发性稻飞虱危害以外,其余年份该品种产量均在千斤左右。1989年我区高产栽培试验261亩,平均亩产650公斤。1992年不同密度试验,每亩净产稻谷801公斤。后沽乡、大田乡大面积种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油桐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分布范围很广,安徽省为其重要产地之一。由于油桐系亚热带树种,安徽处于其自然分布北缘,易受低温霜冻为害,故产量年际变化很大,邻近两年中,产最可相差七倍。虽然影响油桐产量变化的因素复杂,但气候因子对油桐产量的年际波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探讨气候因子与油桐产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对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秃顶和缺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2005年我区玉米空秆率为26.3%,个别地块高达35%;秃项和缺粒更加严重,全区20个主栽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信阳市油桐资源的调查,摸清了油桐资源的分布情况,把油桐划分为三大类9个品种(类型),介绍了各品种(类型)的特征,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青白江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 青白江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气候环境,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棚架蘑菇,1981年普遍栽种平菇,1983年试种黄背木耳,1987年示范推广露地蘑菇.1986年全区仅平菇生产量就达到220万袋,属成都市最早进行规模化生产食用菌的区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食用菌生产作为我区发展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农户的积极性高涨,且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新优品种的引进、推广速度快,效益好的中高档食用菌生产在我区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7年全区袋装食用菌生产2300余万袋,产量2万t;蘑菇1300余亩,产量0.5万t.  相似文献   

9.
荔枝原产我国,是我国的珍贵果品,素有"岭南果王"之称,驰名中外,其色、香、味、形俱美,甜香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广西作为我国荔枝主产区之一,资源丰富,拥有40多个荔枝品种,作为商品性生产的栽培种有10多个,其中享有盛誉的有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中熟品种糯米糍、桂味、灵山香荔、鸡嘴荔、黑叶;迟熟品种禾荔、秀石荔、江口荔、麻洞荔、古凤荔,还有新选育的中熟品种钦州红荔等.此外,我区有丰富的栽培经验,而且适合栽培荔枝的地域宽广,这些都是我区发展荔枝生产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是我区春、秋季温室大棚生产的主栽蔬菜之一。蔬菜生产的集约化和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黄瓜栽培水平,选择合适的品种,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区保护地黄瓜栽培存在棚室温、湿度变化大、品种不配套、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黄瓜产量低而不稳,影响黄瓜保护地栽培效益的发挥,特别是品种不配套为主要因素。为此,我们选用了6个黄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区保护地栽培的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状好的黄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枇杷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果树之一.其果实外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果实成熟正处于水果供应淡季,故深受消费者喜爱.安徽省枇杷主要分布于歙县和安庆两地,其栽培面积、产量、品质等都位于全国前列.果农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选育出许多地方品种或优良单株,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区现有露地、小拱棚、大拱棚、冬暖式大棚等不同栽培形式、不同种植茬口的芹菜栽培面积5000余亩,长期以来我地菜农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在上述各种类型的芹菜栽培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管理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地芹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我区芹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文章根据我区芹菜生产的特点和多年的管理经验进行论述,以期能为全区的无公害芹菜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 水稻品种津稻1187是在1980年该品种尚未定名时从市农科院作物所引进我区的。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生产应用,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先后有冀粳1号、中花九、十号、中系8215等四个水稻品种被淘汰,只有津稻1187在我区水稻生产上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根,经受住了各种不良环境的考验。从田间长势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该品种的优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区水稻生产的主栽品种。1992年全区共种植津稻  相似文献   

14.
发展湘西武陵山区油桐生产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湘西武陵山区发展油桐生产的客观条件及其油桐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山区发展油桐生产的战略设想是:适当调减油桐栽培面积,重视零星栽培,实行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 津稻1187品种自1985年开始引入我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自1987年以来一直占全区水稻总面积的6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津稻1187的高产潜力,使广大农户深入了解和掌握其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现初步总结几年来在试验示范栽培中所掌握的津稻1187品种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百农321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安阳地区1977年引进百农3217小麦品种.几年来,全区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品种对比试验,大面积生产示范和栽培方法的试验研究.目前,该品种已开始在我区大面积推广.根据我们近年来对该品种考察的结果,结合各地有关试验资料,对百农3217小麦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油桐抗逆性(低温、干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景瑞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59,64
小油桐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植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价值。自然界中小油桐主要受到低温和干旱胁迫;低温能使小油桐死亡,干旱主要影响小油桐的分布和产量。该文综述了小油桐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桐业前景广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挺 《世界农业》2001,(8):18-19
油桐为大戟科木本油料植物,中国广泛栽培有光桐和皱桐2个种。"油桐"一词常泛指光桐与皱桐,或专指光桐。现在,油桐已成为中国亚热带地区代表性经济林树种。一、中国油桐的栽培和桐油的利用油桐原产于中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余县(市),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全国油桐栽培面积在80年代已达188.53万hm2,桐油产量八九十年代约为10万~11万t。中国是桐油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依次为阿根…  相似文献   

19.
摘要:辣椒是我区蔬菜生产中的主要栽培种类,在内蒙古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区辣椒种植面积达1万hm2,占菜田面积的8%,随着保护地面积的逐年增加,选育适合我区保护地栽培的辣椒品种的工作也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区先后培育出了一批甜、辣椒新品种,如内椒1、2、3号,赤峰长椒、北星3号、7号、蒙椒4、5号等,但在这些育成品种中,其适应性、抗逆性、实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如一些早熟品种存在抗病性差、产量偏低的问题,而中晚熟、厚皮类型的品种不适宜保护地栽培,市场销售也有一定局限。为此,我们进行了辣椒新品种的培育和筛选工作,旨在选育出中早熟,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果肉较薄、丰产性好、适宜保护地栽培的优良杂一代辣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我区籽用西瓜品种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区籽用西瓜品种资源、栽培历史、分布与积进行系统总结,对籽用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估,对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进行了介绍,对籽用西瓜的研究,生产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