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的秀岭村,虽离县城只有20多公里,却是靠砍柴卖萝卜度日的穷山沟。每年政府要给近一半的返销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背一捆柴禾或一筐萝卜到县城卖,才能换回点盐吃。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靠砍柴换盐巴,导致了山上树木越砍越少,秀岭渐渐变成了“秃岭”,群众生活贫苦。  相似文献   

2.
雾江看雾     
江华“九江十八寨”,雾江,便是有名的“九江”之一。 雾江的美,自然是美在她的雾。 很多年前,大约是十八岁的光景,我高考落榜在家务农。农闲时,随姨夫去雾江瑶山砍柴,砍了柴扎成木排顺了潇水河一路回家。在我的印象里,在瑶山砍柴,在潇水河里放排,那都是很有诗情画意的事,但因为都是苦力活,一点也激发不了诗情画意。倒是在雾江,让我感受到有一点诗、有一点画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3.
忻城县古蓬镇上浪村公所,往南三公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这就是上浪林场。这片林木全靠何秀香、欧光树、兰树森、兰庆辉四位老人(平均年龄67.5岁)老当益壮,苦干七年救活。上浪林场,总面积有33公顷。在1957年以前,林木长势较好,但到1984年林场所有成材的林木已所剩无几,连幼林也被砍作柴烧了。这四位老人  相似文献   

4.
紧握绿的手     
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有一个叫阿门其日格的乡,过去曾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可如今的植被覆盖率却达到了85.3%。“文革”十年,阿门其日格乡的沙蒿,柠条、杨柴、沙柳几乎被砍尽伐光,这个乡的什里加汉村仅有的一苗柠  相似文献   

5.
富在深山     
在大山深处爬上了一个又一个荆棘、茅草丛生的山坡,穿过了一箐又一箐青松、蓝桉连片的树林,直到太阳偏西时,我们才到了一个松林间缓缓升腾着云团雾气的山洼里。只见一位个子高瘦的农民一声吆喝,镇住了那只向我们狂叫着猛扑而来的长毛大狗,从那一长列小平房前向我们迎了过来。我猜定了他就是富在深山的周允富。他一脸汗浸浸的,穿着草鞋和在坝子里已经很难见到的膝头和袖口都补丁叠着补丁的蓝布衣裳。将我们迎进屋后,他拉过两个小草墩来要我们坐下,还忙着要给我们泡茶。我的同伴土花制止道:“莫忙,先带小杨梅一处走走看看吧!”“也…  相似文献   

6.
苗族造“女儿杉”。湖北省鄂西苗族自治州的苗族人,不管谁家生了姑娘,都要栽一片杉树,姑娘长大了就砍几株最标致的为其办嫁妆。一家生有几个姑娘就造几片杉树林,提亲的月老大人只要看到房屋周围有几块杉树林,就知道这家有几个姑娘,还可根据杉树的高低、粗细来判断这家姑娘的年龄。 哈尼族栽“龙树”。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人有祭“龙树”之习俗。他们视“龙树”  相似文献   

7.
山林之灾     
斧锯的邪念刚闪过寒光野火又滴着红涎窥视着和树林一起倒下的还有高原绿色的风这些英武的大山从此被砍去了河流顿时又黄又瘦被滚烫的阳光淹没以后就只剩下一个季节一种色彩——在冬天的时候白色的雪花才开满山头那只逃远的麂子又回来了在往日的窝巢上茫然回顾屠夫们半夜里又一次惊醒因为梦见了树的鬼魂  相似文献   

8.
我向121团场的一位负责林业的干部了解团场的林业发展情况,她光向我介绍了,新老树林的面积,然后给我一份《林业联产计酬管理条例》,规定了经济与技术指标,种植与砍罚要求,奖励与惩罚制度。我说:  相似文献   

9.
当近%"年来最强的沙尘暴狂卷我国北方地区的时候,记者正穿行在沙尘源区之一的河西走廊千里风沙线上。在漫天肆虐的黄沙中,记者努力地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一步步接近风沙狂起的“源地”。听,“旱魔”在凄厉地“狂笑”风沙前沿,有树林处才有人家。所以,当记者站在河西走廊一片片枯死的树林边时,同时看到的就是一处处快要被流沙堙埋的村庄废墟。水干了,树死了,人走了。风沙掠过枯树的凄厉啸声,其实就是“旱魔”在狂笑。南依祁连山麓,北靠巴丹吉林、腾格里!大沙漠,中间上千公里的狭长绿洲带,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令人神往的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10.
东兰县中山乡根据大石山区的特点,围绕封山育林这个中心,大搞节柴灶和沼气池,既保持水土,又省时省力,减少污染。 过去,中山乡农民使用的老虎灶、三脚灶每户每天用柴25公斤,全乡一年就烧掉木柴约16060吨,按每亩山地每年产木柴4吨计,一年就烧毁4015亩  相似文献   

11.
哲盟国营乌日根塔拉农场,过去由于大面积山林被毁,导致气候恶化,降雨量减少,风沙加大,农牧业生产逐年下降,职工生活贫困。农场为改变这一状况,从1984年开始,对7万亩山林分别实行全封育或半封育。规定全封育区内不准砍枝、搂柴、挖草药、放牧,半封育区内只允许放牧,并派3名护林贝长年看护。农场在抓封山育林的同  相似文献   

12.
乡村的年小时候常听一句俗语:"腊月三十晚上,蒿柴棍棍也要回家"。一棵蒿草的家在哪里?不就在山坡沟涧里吗?年头岁尾,不就是回到它的土里吗?年岁渐长,又听了一句:  相似文献   

13.
城背屯地处资源县中峰乡富田村东面山脚,全屯60多户、230多位村民。亘古以来,城背人都是靠烧木柴取火煮食。随着人口的增加,村里周围山场条木砍光了,灌木也“剃”完了,村民只好走上十几里到相邻的大源村去砍柴。一年下来,一家农户至少要烧干柴1万公斤,不仅要花去上百个工日,而且外村很有意见,纠纷时有发生。今年春上,县能源部门、乡里领导来到城背屯动员村民建沼气池,以解决长期以来人们伤透了脑筋的能源问题。可是由于对沼气还不太了解,加上建地要投入一定资金和工日,大家有些犹豫。面对这种状况,乡里及时组织部分村干和村民…  相似文献   

14.
<正> 平泉县宋营子乡二道杖子村有山杏资源8800多亩,可谓资源丰富。但是过去在“以粮为纲”的束缚下,干部、群众对此不够重视,更缺乏科学管理,认为是野生的东西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任人们放牧、砍柴、采青,使山杏越长越弱,越砍越稀,杏仁产量低而质量又差。每年仅产仁2—3万市斤,亩产约3—4市斤,甚至更少。 从84年开始在地、县业务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加强了对山杏的科学管理。着重于树下管理改善其立地条件,以增强地力,恢  相似文献   

15.
<正>美姑,一个85%的财政收入来自砍木头的县!美姑,一个曾经有150多人一夜间被山体滑坡吞没的县!美姑,一个人们曾经担心不砍木头就会饿死的县!国家实施退耕还林10年即将过去,笔者带着许多疑问,走进了美姑的山水。  相似文献   

16.
时下最时尚、最环保、最快乐的运动是什么? Bingo!彩色跑。 彩色跑,2011年发源于美国,是一项推崇健康、快乐、彰显自我并回报社会的跑步活动。距离为5公里的彩色跑不计时,随性而跑。跑者每一公里都将经过一个色彩站,从头到脚都会被抛洒上不同的颜色,冲过终点线后,欢乐并没有停止。在终点舞台区将开始一场更加壮观的色彩派对,届时大家会一起把手中的彩色粉向空中抛洒,每个人都会像调色板一样色彩缤纷,如同大画笔自由挥洒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7.
一、危机 人们往往醉心于造林面积多少或有林地面积增加了多少等水分较大的统计数字,而过分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其实真正了解农村的人都明白,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林木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内蒙古托县的一些老农就曾这样说:原来的树林藏一头牛都很难找,现在的树林跑一只兔子也看得清。可见,农村林业的危机并没有摆脱,最起码在某些地区还没有摆脱,而是改变了旧的危机又陷入了新的危机。干旱、半干旱、土壤质地不良、森林缺少、树木成活生长困难,最需绿色植被作为生产,生存保障的地域,这种新危机似乎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在现在昆明五华商业大厦的位置上有一片小树林。树不多,大约也就五六十株吧,是杨树和桉树,碗口粗,十几米高,挺拔茁壮,长得很有气势,在这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构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伴树而生的还有一群叽叽喳喳永不知疲倦的麻雀,它们嬉闹跳跃于枝头,自由自在地占据着都市中这一小片绿洲。我经常路过这片小树林,无数次驻足于林间的萋萋芳草之中,领略着这袖珍绿野的清新气息,竟然也能生出几许回归自然的陶醉。树林虽小,但同样演绎着大自然生生不息,四季轮回的定律。春天,满树的新绿,向人们昭示着一个…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最时尚、最环保、最快乐的运动是什么?Bingo!彩色跑。彩色跑,2011年发源于美国,是一项推崇健康、快乐、彰显自我并回报社会的跑步活动。距离为5公里的彩色跑不计时,随性而跑。跑者每一公里都将经过一个色彩站,从头到脚都会被抛洒上不同的颜色,冲过终点线后,欢乐并没有停止。在终点舞台区将开始一场更加壮观的色彩派对,届时大家会一起把手中的彩色粉向空中抛洒,每个人都会像调色板一样色彩缤纷,如同大画笔自由挥洒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植树谚语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十分重视植树。在这些民族中,同时也流传着丰富多采的植树谚语。蒙古族有这样的谚语:“只要林子大,会有金凤凰”,强调了树林的重要。乌孜别克族有“一年种桑树,百年采珍珠”之说,道出了种桑树的重要性。还有“砍一棵老树,栽十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