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栽培平菇以往采用多菌灵拌料,但杂菌污染严重造成减产。84年,我们采用石灰十多菌灵十玉米粉拌料,效果很好,现简介如下: 一、栽培过程我们选用新洲生物所菌种,用棉籽壳作主料。配方是:棉籽壳100公斤,石灰1公斤,多菌灵0.2公斤,玉米粉5公斤。3月8日至12日播种,含水量60%,接种量10%,选用点播,pH7左右。  相似文献   

2.
利用棉籽壳栽培平菇,一般采用生料栽培,此法虽然简便,但在发菌期经常出现青霉、木霉和毛霉等污染。为了摸索一套简便而有效的控制杂菌污染技术,我们进行了棉籽壳发酵栽平菇试验,取得了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并在洛阳郊区等地试用,年发酵料达50万公斤,杂菌污染不超过10%,生物效率在80~100%。发酵方法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9,(6)
<正>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成功的一项栽培料绿霉污染控制技术[1]。当时,以棉籽壳为原料栽培平菇,用多菌灵来抑制杂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其效果受杂菌基数、温度的影响很大。越夏存放的棉籽壳中杂菌种类多、基数大,若发菌时气温偏高或发菌垛内高温,提高了料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平菇由熟料栽培发展为生料栽培——原料经过处理后播种发菌。生料栽培平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菌丝生长阶段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并占领整个菌床的培养料。常与平菇菌丝争夺养料的竞争性杂菌如绿霉、青霉、毛霉、根霉、曲霉、链孢霉等,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抑制其生长,导致局部甚至整个菌床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因此,生料栽培平菇防杂菌污染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5.
箱栽滑子蘑     
《食用菌》1982,(3)
滑子蘑在我省的栽培面积较大,一般都是采用半开放式的锯末箱栽,其成功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现就从栽培技术角度来谈谈怎样才能克服污染问题。 (一)早播种,低温发菌:滑子蘑菌丝在5~30℃条件下均可生长。利用滑子蘑与杂菌之间的温差,采取早播种,低温发菌,这是降低污染率的有效途径。一般日平均温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安阳县北郭乡豆庄村农民郭竑琦独创的一种专门用于接种的“食用菌接种廊”机械制种工艺前不久获国家专利。该工艺立足我国现实条件,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全部采用简易机器连续式生产,旨在提高栽培种的生产效率和素质。有轨集装连续式“豫琪8799型接种机”,8小时接种2000公斤以上,制成重2.5公斤的仿椴木菌棒,一般品种15天布满菌丝,而传统方法重0.5公斤的料袋发菌需30天。发菌出菇不需菌床,杂菌污染率在0.5%以下。食用菌批  相似文献   

7.
菌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制种的成品率和经济效益。如有一个年产10万袋平菇栽培种的菌种厂,由于菌袋质量不好成品率下降15%,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元。目前我们用的菌袋其源料主要有高压聚丙烯和低压聚乙烯。高压聚丙烯薄膜透明度高,发菌期菌丝生长看得见,污染杂菌易识别,能耐1.5公斤以上压力,适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代料栽培由于极易污染杂菌,因而生产发展不快。近两年来,盐城市有不少菇农和菌种场试种黑木耳,多数因杂菌污染而失败。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袋栽黑木耳防杂菌污染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987年6月8~20日,共生产1120袋(17×33厘米聚丙烯袋),其中青霉和水霉污染的仅32袋,没有出现链孢霉污染。菌丝50~55天发到袋底,成品率97%。其中污染杂菌的29袋重新灭菌接种,发菌正常,实际只报废3袋。现将防污技术要点简介如下:发菌栽培期避开高温梅雨季节我地区袋栽黑木耳一般都安排在7月中旬,此时正值梅雨高温期,空气湿度常达90%左右,气温有时达32~34℃,杂菌污染率高,一旦发生链孢霉污染,很可能导致绝收(?)椐我们试验(?)秋耳袋栽可提早到5  相似文献   

9.
平菇栽培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发菌期。菌丝体形成,即表明栽培成功。而菌丝体发育质量的优劣,在很大成度上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如何加快播种后菌丝发育,使平菇菌尽快占领“阵地”,而杂菌得以控制,提高发菌质量,是值得同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平菇发酵料快速优质发菌法,现介绍给同行供交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平菇已很广泛,并逐步实现高产创收,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就栽培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介绍如下:1高温烧料早秋或晚春季节栽培平菇,如播种分层畦栽,料超过20cm厚或袋栽扎紧两头3~7天,料温极易超过30℃,造成烧料。预防办法:播种后经常喷水,15天内,早晚夜间通风降温保湿最关键。2发菌正常但不出菇料表层发菌,因料内温度过高而烧死菌种不能发菌,光照、温度和缺氧等掌握不当。预防办法:在菌丝体营养发育阶段,大棚覆膜后盖稻草等遮阳,保持棚内黑暗,…  相似文献   

11.
张汉文 《食用菌》2001,23(6):23-24
银耳代料栽培因其生长周期短 ,且属中温型恒温结实菌类 ,两种菌丝混合体的生物学特征与众不同 ,在管理上只要有一个环节稍有疏忽、或遭受大自然恶劣气候侵袭 ,都会导致不出耳、欠产或全部失收。我们综合各地失败原因进行了剖析 ,将属于技术性失误归纳为十个方面 ,供参考。1 菌袋基质欠佳 表现在接种后杂菌污染严重 ,主要原因是料袋灭菌不彻底 ,潜存杂菌 ;料袋质次 ,多针孔 ,以致污染严重成品率不高 ;也因培养料配制时水分过高 ,发菌慢引起杂菌污染 ;拌料装袋时间延长 ,袋温高微生物活跃 ,其料酸败 ,菌种无法吃料定植。2 栽培季节不当 在…  相似文献   

12.
污染料再种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被销毁丢弃的食用菌污染料不低于500t,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为此,近年来我们对污染料的再种平菇进行了研究,将污染料重新拌和装袋,用熟料播种发菌、立体墙式出菇,结果表明同样可获得稳产高产。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废菌料处理 凡经确认已被病虫为害杂菌污染且无法补救的菌料,应尽早挖出,在远离接种室、培养室的地上重新拌和装袋。拌料时先要将污染料全部打散,再视菌料的污染腐化程度酌情添加辅料。如棉子  相似文献   

13.
经生产实践证明,苯菌灵防治绿霉有较好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代料栽培时,用1∶500倍溶液拌料,亦可直接拌入料中,每百公斤干料加苯菌灵100—200克。 (2)栽培料袋或块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用1∶800倍溶液啧洒杂菌处。 (3)菇耳木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直接用苯菌灵300ppm或用1∶800倍浓度喷洒杂菌处。  相似文献   

14.
平菇栽培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发菌的好坏。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就畦栽平菇如何发好菌的关键性技术作如下介绍:(一)栽培料的处理:首先要选择颜色纯正、无霉变的料,用前曝晒2—3天。其二要调节好pH 为7—7.5,一般每百公斤料加生石灰1公斤(石灰质量好加500克),再加150克多菌灵。其三要掌握好栽培料含水量,以55—60%为宜,过湿透气性不好,不但抑制菌丝生长,且易污染杂菌;过干也不利于菌丝生长。直观干湿标准以手握成团、触之能散为度。(二)铺床的处理:首先要掌握好畦深度,畦深以  相似文献   

15.
小集锦     
《食用菌》1993,(4)
栽培平菇如何防止杂菌污染生料栽培平菇,成败的关键在发菌,而发菌的成功在于防止杂菌污染。目前对杂菌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一)选择新鲜培养料棉子壳是栽培平菇的优良原料,但一定要选新鲜、短绒多的棉子壳。淋雨受潮、变质的棉子壳不能用。因这种棉子壳带有大量杂菌。棉绒多的棉子壳栽培菇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培养料的选择和综合应用中,经常出现培养料污染杂菌、栽培袋污染杂菌、和染杂菌料应用过程中的二次染杂污染栽培袋现象,影响规模化产业、合作社生产、工厂化生产的成菌率和效益,我们根据发酵料栽培和巴氏消毒原理,采用提前拌料、控制水分预防培养料酸化的技术模式,经过西峡县规模产业的推广应用,彻底解决了此类问题,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的接种方法有多种,混合接种是食用菌速生栽培技术的关键。菌种选育、栽培料制备、接种和发菌又是混合接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混合接种技术需要选育抗杂能力强的菌种;制备的培养料既要适合菌丝的生长,又要降低杂菌的密度;混合接种的过程要减少杂菌的污染;发菌温度要因菌种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是影响其产、质量的严重问题,试验中常出现前期(指头批耳)减产,后期无收的现象。代料栽培黑木耳,杂菌污染之所以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基质疏松,营养丰富;菌块  相似文献   

19.
污染料栽培平菇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发菌阶段的杂菌污染是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据调查,仅平菇生产每年约有1/3的种菇户因污染而失败,这些被污染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发霉的培养料因其杂菌基数较高,给生产利用带来了更大困难,如废弃掉,一则造成较大损失,二则污染环境。因此,研究污染料再利用问题是当务之急。我们在平菇生产上进行了探讨,1991年投料5000kg,播种“唐无孢平菇”(本所自育),取得丰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6和87年,我们在栽培凤尾菇、平菇时进行了搔菌覆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供试菌株:高温凤尾菇831(引自青州市食用菌所),杂交平菇A_1(引自皖西农科所菌种站)。(二)备料播种:培养料为棉籽壳97%,磷肥1%,石膏2%,另加甲基托布津0.01%,含水量65%,拌好后堆放过夜。高温凤尾菇于5月20~24日分批在葡萄架下阳畦和室内大床栽培;杂交平菇于7月29日~8月5日分批进行室内大床栽培。阳畦和室内大床每小区约3米~2,投干料50公斤。播种量12%,自然温度覆膜发菌。(三)搔菌覆土:菌丝吃透料后及时掀去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