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感于“活人不栽死树”王国疆据称:某地年年造林成绩显著,美誉亦随之年年加身,“造林先进集体”、“绿化先进单位”等等光环今人目眩,有细心人核计后惊呼:“不得了,那里的房顶都长了两层树了!”人们到了那里才连呼上当:“房上无树,四野无林!”于是乎,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2.
“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难成林“。这是湖南省许多边远山区县城乡绿化的真实写照。湖南省绥宁县“三改齐下“,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荒山绿化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政策。为了提高国土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国家每年都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植树造林。然而。一些农村山区在荒山绿化中只重栽植,不重管理,年年栽树不见青,年年育林不见树。劳而无功,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每逢植树节,全国各地都要兴起一个植树造林的热潮,全民发动,轰轰烈烈。 然而,有一些地方却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插柳不成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少数是因为树“水土不服”而死外,主要有:一是缺乏管  相似文献   

5.
“年年栽树不见树”是绿化达标中的统病。宝丰县今年植树造林的做法是:先定护林员,后栽“达标”树,从管护上要“达标”。宝丰县是河南省27个平原绿化未达标县之一。年初,该县领导在省府吃“小锅饭”  相似文献   

6.
以往植树造林都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如今却"林成网、树成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近年来,我县围绕绿色生态大县"建设,不断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资力度,积极探索加快林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突出发展了农田林网、沟渠路堤林带、经济林、宜林荒山荒滩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植树谚语     
家有千棵树,不愁吃穿住。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造林管好林,年年如吐金。军队多造林,富国又为民。春栽杨柳夏栽桑,正月种松好时光,松要挤,杉要梯,桐要稀。儿不教育难成人,树不管理难成林,现在人养林,日后林养人。要想代代富,年年要植树。植树谚语  相似文献   

8.
无棣县小泊头镇地处山东省的最北端,这里濒临渤海,土地多盐碱,淡水资源贫乏,植树造林立地条件差,前些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栽树不见树.为突破造林成活率低的瓶颈,小泊头镇率先实施了一系列绿化工程.近几年来,这里的植树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林有其主,树有人管,境内的县乡路、省道新海路、津汕(威乌)高速路的道路两侧,...  相似文献   

9.
冯恩昌 《国土绿化》2005,(10):21-21
近年来,荒山绿化覆盖率普遍提高,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但是,只要到山上走一走,转一转,就会发现无树的角落到处都有,有的死亡了,有的被砍伐,也有的被山洪冲去了。所以,不要认为树栽上了,已经绿化过了。就没有宜林地了。“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并没有消除,适当补栽非常必要,应该继续列入绿化工程之内。  相似文献   

10.
护林与毁林     
爱林护林传佳话庄河县荷花山公社有成材树和柞蚕场十六万亩,分布在六十五个生产队。一九七○年以来,这个公社党委就十分重视发展林业生产,封山育林,植好树管好树,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林业政策,林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一样突飞猛进,林木保护的好,粮食产量年年增,真是林茂  相似文献   

11.
民歌二首     
绿化环境新花开,祖国成了万花台,植树造林播喜雨,夺得千山翠绿来.荒山承包绿菌茵,挖出土坑如鱼鳞,年年栽下果木树,坡坡变成聚宝盆,民歌二首@何建锋 ~~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月4日至3月13日,28个区直单位8500多人参加“大种树、种好树、年年种、人人种”主题活动。据统计,这些区直单位共种植各类茼术31000多株,赠送苗术2050株,捐赠苗款28.6万元。  相似文献   

13.
“年年栽树不见树”是林业发展中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如何真正实现造林成林,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呢?今年,安阳市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栽植的同时,十分重视林木管护,他们坚持树未下地、制度先行、树木下地、管护上马,切实抓好林木管护工作,有效遏止了毁林案件的发生。巩固了造  相似文献   

14.
“树例人倒,树死人挪”,这是黑龙江省龙江县委书记王兆宪的绿色承诺,是龙江县几代务林人的绿色梦想。2012年年底,记者带着对龙江县生态致富的好奇,带着对几代人让沙地变绿洲的敬仰,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嫩江沙地西北边缘风口处的龙江县!  相似文献   

15.
察右前旗黄茂营大队,现有林面积11900亩。多年来,这个大队的万亩林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年年还有新的发展。总结历年经验。就是,要想管好树,关键在干部。  相似文献   

16.
如何改变“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是营林工作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文中结合营林工作实际,从工程造林项目、造林规模、投资标准、造林管护等方面分析了泸西县当前造林工作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藉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造林规模、统一投资标准、提高造林单价、科学规划、加强新造林地管理等提高营林成效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阳坡、半阳坡地土壤含水量低,干旱、瘠薄、土层不厚,给造林绿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阳坡地植树,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有的地方甚至连栽四五年竟没有1株成活。为此,我们从1988年起就如何提高阳坡地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提高整地质量,变小穴整地为大坑整地。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一位老干部在谈到植树造林时无比感慨地说:“如果只重植树,不重执法,尽管年年植树,到头来还是光秃秃”。事实确是如此。无论是山头上,公路旁,还是河岸边,虽然年年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植树,可一些地方由于树木成活率低和原有的树被乱砍滥伐,使得绿化面积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9.
“昔日荒草滩, 今日林成片”是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新安村的真实写照 新安村原是白露河北岸一个低洼的荒滩。夏秋水茫茫,冬春遍地荒,低洼易涝,土壤瘠薄、板结。1994年,随着淮河治理,这里安置了2200个移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村,通过对荒滩系列化的治理,整体了路渠,荒滩变成了农田。三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年年栽树不见树,难栽更难管,制约了林  相似文献   

20.
植树葬     
戴善奎 《中国林业》1998,(10):37-37
我曾经有一个致富的点子———搞植树葬。只须买下一片荒山,待死者的骨灰入土后,即在上面植树一棵。这树当然选择死者生前喜爱的树种。彭德怀元帅临终前就说过:“埋了,头上种一棵苹果树。”树栽下了,青枝绿叶,年年生长,最宜怀人。好像先人的魂魄就附在树上,休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