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二化螟在浙北地区茭白上1年发生3代,其中第3代为不完全世代。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羽化,蛾峰次数多,且成虫盛发期持续时间长达30d左右;而第1、2代成虫的发生期分别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蛾峰较整齐,盛发期约1 0 d左右;第3代在1 0月,以老熟幼虫在茭白的残株中越冬。第1代二化螟主要来源于茭白越冬残株,约占89.4%,第2代主要来源于水稻,第3代则因第2代的防治情况,在不同年份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二化螟成虫都趋向于在茭白上产卵,茭白田的卵块密度也明显高于水稻田。二化螟主要在茭白的茎秆内化蛹,占60.15%~82.1%,不同年份与代次之间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茭白二化螟的越冬和产卵习性,钻蛀和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天敌种类和田间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主要以6龄老熟幼虫在茭白残茬中钻蛀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末至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二化螟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叶片上,叶鞘上为少数;大多数卵块产于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叶枕以上0—60cm范围内,少数产在叶鞘上。其初孵蚁螟喜钻蛀倒4、倒5叶叶鞘内侧的叶肉中,2龄后开始往内侧叶转移钻蛀。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虫口密度高,发生期较集中,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孵盛期,7月中旬为第二代的卵孵盛期,8月下旬末9月上旬为第三代的卵孵盛期。其主要天敌为螟黄足绒茧蜂和白僵菌。植物性杀虫剂绿浪和化学农药锐劲特对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防治亚洲玉米螟,在哈尔滨地区通过春季剖秆进行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发育进度调查,利用亚洲玉米螟性诱剂监测雄性成虫动态,研究田间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19-2021年哈尔滨地区亚洲玉米螟百秆越冬基数为8.6~9.5头,存活率为85.0%~89.1%,化蛹始见期为5月20日左右,化蛹盛期为5月26日至6月18日,化蛹高峰期为6月10日左右,羽化始见期为5月27日左右,田间亚洲玉米螟雄虫越冬代高峰期在6月17日-24日。综上明确了哈尔滨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即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到中旬达到化蛹高峰期,5月末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田间出现雄性成虫高峰期,二代亚洲玉米螟雄性成虫田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根据松褐天牛成虫对萜烯类混合物气味趋性的特点,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产的A-3型引诱剂和YB-50型诱捕器对其进行诱捕,调查松褐天牛的各羽化期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各年度松褐天牛的羽化始见期各不相同,始见期至始盛期、始盛期至高峰期、高峰期至盛末期、盛末期至末期、盛期以及羽化期的平均时长分别10、18、32、73、50、133 d。防治中可运用这些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防治措施覆盖整个羽化期。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黑龙江中西部地区的玉米螟综合防治,通过调查玉米秸秆垛中越冬代亚洲玉米螟的化蛹、羽化进度,田间落卵和卵的孵化进度以及幼虫发生情况,明确了黑龙江省中西部(大庆)地区亚洲玉米螟蛹和卵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及幼虫的发生规律。大庆地区玉米螟一年发生一代,化蛹高峰期出现在7月3日,羽化高峰期为7月11日,落卵高峰期为7月23日。  相似文献   

6.
栗剪枝象鼻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剪枝象鼻虫在福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筑土室越冬,5月上、中旬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在成虫羽化始盛期、高峰期、末期各喷洒一次50%辛硫磷或80%敌敌畏或25%亚胺硫磷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性诱剂在舞毒蛾成虫羽化期连续5年进行监测,明确了涿鹿县舞毒蛾成虫发生规律。舞毒蛾在涿鹿县1年发生1代,舞毒蛾成虫始见期为7月11日,始盛期7月23~27日,高峰期8月4日,盛末期8月10~14日,终见期为9月3~13日。羽化期584 d。  相似文献   

8.
江苏徐州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田间普查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在低龄幼虫盛期就不同药剂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大蒜根蛆在江苏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盛发,5月中旬见蛹,5月下旬为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6月上旬至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 月下旬以蛹越夏,二代成虫于9月底至10月初羽化;第三代幼虫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1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 开始羽化.根蛆的一代幼虫危害大蒜最重,是化学防治的主要目标.辛硫磷和毒死蜱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在药后5 d、10 d、15 d分别达到91.5%、95.7%、96.3%和95.9%、95.2%、96.5%,防治大蒜根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测报技术,在江西安福地区应用信息素诱剂和诱木连续3 a分别监测松墨天牛成虫消长和羽化规律。结果表明:诱木内松墨天牛越冬代成虫4月底或5月初羽化出孔,5月中旬进入盛期,平均每年的羽化出孔期和高峰期分别为61.0、21.6 d。该地区每年约有10%的幼虫化蛹羽化成第1代成虫并于7下旬或8月上旬出孔;平均每年的羽化出孔期为36.7 d。林间诱捕于4月下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进入盛期,整个发生期平均182.0 d,发生盛期平均97.3 d。研究表明,利用信息素诱剂可以准确地监测林间松墨天牛成虫的种群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测报数据,且较诱木监测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柳河县绿色稻米生产区,采用2001—2003年3月1日后当地有效积温和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数据,用双参数韦布尔函数模型探讨了有效积温和诱捕器诱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由韦布尔函数模型y=100×{1-exp[-(x/384.173 9)3.954 3]}确定当地越冬代水稻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247.010,350.172,447.769℃。借助该模型,只要知道当地3月1日后有效积温就可以预测相应日期诱蛾量,可及时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两湖平原罕见早稻结实障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我国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早稻结实障碍.为查清受害程度和原因.对该地区典型田块、典型品种的受害状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早稻受害严重,不同田块的结实率为20%-70%.以40%-60%居多.估计全域早稻受害面积达13万hm~2,产量损失达30.1万t.对灾害发生期间的气象资料调查表明,两湖平原典型地区在5月23-29日均出现了日平均气温低于18℃的连续低温阴雨过程的所谓"五月寒"天气,而这一过程与受害早稻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本重叠.结合田间受害分布和穗部植物学特征,综合判定此次早稻结实障碍.系该地区5月下旬发生的"五月寒"天气对早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形成的冷害所致.  相似文献   

12.
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赞德 《福建农业学报》2016,(12):1294-1298
为探讨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应用"3414"设计开展1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目标产量受到空白区产量水平的强烈影响,二者间呈现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平衡施肥的处理(6)平均产量为8 397kg·hm-2,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分别为16.2%、6.5%和8.3%,平均净产值为21 663元·hm-2,比氮、磷、钾缺素区的净产值分别提高了14.4%、4.5%和6.3%。按照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3个类型对多点试验资料进行归类和回归建模,表明中稻N、P2O5、K2O平均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19、95、154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3∶0.70。但3种稻田类型的稻谷产量水平有显著差异,氮磷钾最佳施用量有明显的差别,在施肥实践中应因土、因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结果为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甬优6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4种生育前后期不同的氮肥施用比例,考查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前氮后移施肥方式(N3处理:基蘖肥∶穗粒肥=6∶4),能够有效地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并且N3处理下氮素积累量、水稻农学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均达最高值,水稻产量也达最高。由此可见,适当的前氮后移能够优化水稻的群体结构,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北方稻蟹共作系统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氨(NH3)的挥发损失,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实验。实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肥(R0M)、稻蟹共作不施肥(R0C)、单作稻施肥(R1M)和稻蟹共作施肥(R1C)。结果显示,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hm-2。施肥是影响稻田NH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肥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的67.6%~76.7%。不施肥稻田的NH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施肥也显著提高水稻氮(N)素积累量,R1M较R0M提高53.3%,R1C较R0C提高69.7%。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著;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3的总挥发量无显著差异。R1M和R1C处理NH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的28.5%和26.0%。养蟹提高了水稻N素积累量,在水稻成熟期R1C的水稻N素积累量较R1M增加25.0%。在不施肥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氮(X1)、磷(X2)、钾(X3)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和施肥量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稻产量(Y)与肥料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301.48+178.19 X1+27.64 X2+40.29 X3-56.18 X12-22.08 X22-13.05 X32+22.87 X1X2+6.14 X1X3+2.93 X2X3,该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35.5(纯氮),84.0(P2O5)和84.0(K2O)kg.hm-2,最高产量为8 371.95kg.hm-2,施肥配比为1∶0.36∶0.36。该试验区土地肥力情况为氮素水平低下,磷素、钾素水平中等。肥料利用率氮肥为40.1%、磷肥为17.5%、钾肥为41.0%,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51(氮)、1.14(磷)、0.56(钾)。  相似文献   

16.
Bt水稻“克螟稻”对二化螟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室内离体叶片快速检测法结果发现,KMD1和KMD2两个转Bt抗虫基因纯合品系与常规感虫水稻品种杂交F1群体人工接虫2d后的幼虫死亡率高达100%,表明这两个品系的抗虫性由显性基因控制。田间调查结果发现,KMD1和KMD2与常规感虫粳稻品种杂交F2群体中抗虫株与感虫株的分离比符合3:1,BC1群体中抗虫株与感虫株的分离比符合1:1,表明这些纯合品系的抗虫性由一对显性核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7.
余昌花  袁潜华  徐立新  何美丹  李厚奇  曹树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7-12669,12680
[目的]探讨高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方法]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海南普通野生稻开花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第一开花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历时约60d,开花高峰期为5月13~22日,日开花历时主要集中在11:20~13:0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第二开花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历时45d,开花高峰期在9月8~18日,日开花历时在11:15~12:5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2次开花期间的颖花开放特性基本相同,柱头外露表现为单露率46.23%,双露率49.14%,柱头总外露率达95.37%。单个颖花从开颖到闭颖一般需1.5~2.5h,开颖角度为29.9°~32.4°。上、下半年2个季次的花粉育性分别为89.67%和85.62%,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8.81%和55.79%。海南普通野生稻一般1年仅开花1次,开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与高州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的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基因漂流频率及与普通野生稻的开花习性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方法]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海南普通野生稻开花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第一开花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历时约60d,开花高峰期为5月13~22日,日开花历时主要集中在11:20~13:0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第二开花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历时45d,开花高峰期在9月8~18日,日开花历时在11:15~12:5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2次开花期间的颖花开放特性基本相同,柱头外露表现为单露率46.23%,双露率49.14%,柱头总外露率达95.37%。单个颖花从开颖到闭颖一般需1.5~2.5h,开颖角度为29.9°~32.4°。上、下半年2个季次的花粉育性分别为89.67%和85.62%,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8.81%和55.79%。海南普通野生稻一般1年仅开花1次,开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与高州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的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基因漂流频率及与普通野生稻的开花习性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稻瘟菌株CH63和TH16杂交后代毒性变异及其无毒基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两个稻瘟菌株CH63和TH16的杂交后代在36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遗传分析以及无毒基因组成的分析结果。78个子囊孢子菌株中呈现显著的致病性分离,共出现71种致病类型,在不同品种上分别出现1∶1、1∶3、3∶1、1∶7、1∶15和15∶1等的无毒性/毒性分离,表明供试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是一个或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亲本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控制存在多种类型。菌株CH63对品种K 59(Pi-t)、中98-18、特特普、T 641、C 102 TTP(Pi-4)、C 101 TTP 6、E No.11、农虎6号、C 101 PKT(Pi-4a)、C 105 TTP-1(Pi-4)、中156 和中98-19分别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1461选、6392选、麻谷泰引1号、Lemont、宫崎7号、Vandana、长香稻、青珍8号和珍优3号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对于品种草笛(Pi-k)、品种20中-1 、C 104 LAC(Pi-1)、C 103 TTP(Pi-1+1b)、K 3(Pi-kh)、梅雨明 (Pi-km)和东农363分别持有2个以上无毒基因;亲本菌株对于品种四丰43、珍龙13、C101LAC和20中-2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关东51、欧244持有2个以上的无毒基因,但因亲本菌株对品种的致病型一致,难以判断控制菌株对品种非亲和性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石灰、赤泥和高岭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施用总量为4500kg hm-2)施加于Cd污染稻田土壤,根据混合比例不同设置CK(常规种植)、T1(1∶7∶4)、T2(3∶5∶4)、T3(4∶4∶4)和T4(6∶2∶4)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施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相比依次降低了28.0%、40.9%、43.4%和57.4%。4种混施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对Cd的吸收累积,籽粒的Cd含量依次降低47.1%、49.2%、55.5%和81.6%,T2、T3和T4处理水稻籽粒中Cd含量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 B27622017,Cd≤0.2mg 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Cd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9、0.778和0.532,均达到显著相关。不同处理根系富集系数依次为5.03、1.83、2.22、1.32和0.90,钝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各处理水稻产量以及籽粒K、Mg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T1到T4处理Ca元素含量依次增加。综合分析,T4处理对于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以及水稻籽粒中Cd含量效果最佳,且没有降低水稻产量和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K、Mg和Ca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