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研究了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生长、继代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的增殖分化无明显影响,但对试管苗的壮苗生长及缓解玻璃化有较大促进作用,活性炭最佳浓度为0.5 g/L;其次,活性炭时罗汉果试管苗的继代培养效果明显,最佳使用浓度为0.8 g/L,保存时间能达6个月,半年存活率为86.42%;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生根有促进作用,当活性炭浓度为1.0 g/L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95.1%,根粗壮,根系密度高,长势佳,最适合移栽炼苗.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在甜樱桃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甜樱桃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250mg/L的活性碳,可使试管苗增殖5.1倍,成苗率达86.7%,且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加入1000mg/L的活性炭,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洁白,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覃海英 《花卉》2020,(2):18-1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同时在花卉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是传统的繁育手段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为使花卉栽培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国军 《花卉》2020,(2):1-2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就是将植物中的器官组织当做是外植体,接种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中,配合良好的营养条件、激素条件、温度条件与光照条件等,通过无菌培养的手段进行增殖,属于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花卉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该积极将科研与生产等工作有机整合,强化研究力度,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花卉生产的水平,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细胞全能性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具有快速繁殖、克服杂交不亲和及保存种质资源等优点。现对组织培养在基因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原生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选择离体突变体、脱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组织培养在工厂化育苗、人工种子繁殖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组织培养在植物各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植物的快速繁育、脱毒及新品种的培育、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遗传转化、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技术不仅在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研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产应用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组织培养指的是把植物置于含有植物营养及生长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并且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是园林植物快速繁育、育种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园林绿化方面也有相应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就该技术在园林绿化的应用上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表明,只要能及时地补充必要的水分养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以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将果枝直接插入到由矿物元素、蔗糖、维生素B1、IAA、BA等构成的营养袋中,通过果蔬的枝条切口吸取必要的水分养分,可以明显地改善和延长果蔬的贮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中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菁瑛  陈熹 《福建果树》1998,(2):37-40,56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自Haberlandt(1902)的工作开始,至今已有90余年的发展历史、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用无菌技术培养植物离体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幼胚、种子、果实以及各种组织与细胞、原生质体、细胞器等。它涉及到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各个水平的有关问题;研究的领域从植物生理学科逐渐扩展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园艺学、育种学等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在理论与应用上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培养成功的例证已达到1500个左右,有一些成果已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  相似文献   

9.
抑菌剂在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固体B5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和代森锰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以生物农药大蒜素与化学农药代森锰锌作为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抑菌剂的最佳使用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大蒜素和代森锰锌均可以作为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的抑菌剂;生物农药大蒜素浓度在0.10~0.17g/mL范围内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且抑菌效果较好;化学农药代森锰锌在0.1~0.7g/L浓度范围内对植物的根和芽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抑菌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LE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做为一种新型光源,发展迅速。本文从LED光源的特点,LE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以及LED未来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4方面综述了LED在组织培养中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步灭菌法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金强  王新建 《北方园艺》2010,(7):143-144
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不同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流水冲洗24 h,可以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同时对材料的生长无较大影响。升汞的灭菌效果虽然好于次氯酸钠,但接种后的效果较差。化学药剂的处理时间为5 min时,虽然污染率稍高,但其接种后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龚建军  镡美霞 《蔬菜》2019,(2):29-32
为探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简述了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在优良品种快繁及脱毒、突变体筛选、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种质资源保护等应用研究领域所获得的突破,以期为今后植物组织培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反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梅 《北方园艺》2006,(6):148-149
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三大难题之一,普遍发生于不同的植物组织、器官的组织培养中。为了提高组织培养中无菌苗的成活率,我们必须在组织培养研究中,正确地认识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原因,并有效地采取相关措施使污染率降到最低限度。结合在矮牵牛、菊花、树莓等组织培养中的一些经验,针对污染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防止措施做了系统的总结,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发生褐变、污染、玻璃化现象三大难题,严重影响了组织培养材料的正常发育,给组织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近些年的研究,对三者发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三大难题之一,普遍发生于不同的植物组织、器官的组织培养中.为了提高组织培养中无菌苗的成活率,我们必须在组织培养研究中,正确地认识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原因,并有效地采取相关措施使污染率降到最低限度.结合在矮牵牛、菊花、树莓等组织培养中的一些经验,针对污染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防止措施做了系统的总结,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普那菊苣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菊苣叶柄在5种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总出愈率在90%以上,但分化效果因培养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KT 1.0 mg/L十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2 mg/L.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的芽和种子为外植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无菌体系建立、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激素组合对种子初代培养、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期为羽叶丁香的组培快繁、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新枝为较适宜的外植体,适宜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s,0.1%升汞消毒7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5.0mg·L~(-1) 6-BA+0.01mg·L~(-1) IBA;最适种子初代培养基为MS+20g·L~(-1)蔗糖汁+3.0mg·L~(-1) 6-BA+0.10mg·L~(-1) IBA,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7.0mg·L~(-1) 6-BA+0.05mg·L~(-1) IB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2.0mg·L~(-1) IBA。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工厂化育苗、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生产、光自养型培养以及高新技术在组培生产上的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苗的移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组织培养苗移栽基质、时间、温度、光照、管理方法等方面综述组培苗由试管到大田的移栽技术,为不同组培苗的移栽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