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深圳市梧桐山乡土植物毛棉杜鹃的分布调查、物候观察以及种子、扦插和高空压条繁殖试验,了解掌握了毛棉杜鹃的生长环境、习性和繁殖方法.梧桐山分布有野生毛棉杜鹃3万株左右,主要集中分布海拔500米以上,属于低海拔的高山杜鹃;每年1月份开始开花,3月份为盛花期,5月份花朵基本全部凋谢,集中开花时间10天左右;用种子、扦插和高空压条繁殖方法进行了繁育试验,对种子发芽率、插条和压条的生根率进行观察记录,试验结果以上三种方法均可繁育苗木,如果是大规模繁殖,建议用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2.
以大白杜鹃为母本,露珠杜鹃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测算露珠杜鹃与大白杜鹃的花柱长度比进行杂交可行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露珠杜鹃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确定杂交亲和性,并对温室和露天两种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的纵横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显示,露珠杜鹃与大白杜鹃的花柱长度比为0.98,推测两种杜鹃杂交容易成功。露珠杜鹃花粉管在授粉后9 d进入大白杜鹃胚珠并完成受精,证实两种杜鹃杂交亲和。温室和露天条件下的杂交果实形态成熟时间均约180 d,其中,授粉后0~9 d为第1次缓慢生长期,授粉后9~105 d为第1次迅速生长期,授粉后105~135 d为第2次缓慢生长期,授粉后135~180 d为第2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相似,但横径的生长动态曲线较纵径平缓。温室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纵横径大小明显高于露天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研究认为,大白杜鹃与露珠杜鹃杂交亲和,杂交果实生长动态曲线为"双S"型,其形态成熟时的纵横径大小与其栽培条件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杜鹃红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珍稀树种,目前只有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分布。因其树冠优美、枝叶青绿、花朵鲜艳,达到温度条件的地方可以四季开花,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苗木。杜鹃红山茶为常绿小乔木,生长速度缓慢,要想繁殖成大苗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想型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大规格植株十分困难。近年来,我们苗圃技术人员利用各种规格的油茶树桩作砧木,嫁接杜鹃红山茶进行换冠,成功培育繁殖了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锦绣杜鹃扦插繁殖试验,研究基质配比、遮光度和生根剂浓度对杜鹃扦插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锦绣杜鹃在泥炭:珍珠岩为2∶1的基质、遮光度30%、生根剂浓度1 mg/L的条件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5.
几种高山杜鹃花播种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5种高山杜鹃(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hytum Franch、多鳞杜鹃R.polylepis Franch、银叶杜鹃R.argyrophyllum Franch.、繁花杜鹃R.floribundum Franch.、绒毛杜鹃R.pachytrichum Franch.)种子繁殖的最佳播种基质。[方法]将自然干燥的种子置于4℃冰箱中保存,并选取常用的3种基质(腐殖土、农田土和沙土),以发芽率、成苗率、保存率及幼苗生长指标(高度、叶片数量、地径和叶片长宽)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播种基质对几种高山杜鹃种子繁殖的影响。[结果]5种杜鹃种子的发芽率以腐殖土中的最高,分别为73.33%、68.56%、65.46%、69.01%、70.67%,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质;对杜鹃种子成苗率来说,腐殖土中表现最好,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质;而杜鹃幼苗的保存率虽以腐殖土为最高,但与其他基质差异不明显;就杜鹃幼苗的生长特性而言,腐殖土的表现为最佳,且显著优于其他2种基质。[结论]综合所有指标评价得出,腐殖土可作为5种高山杜鹃种子播种繁殖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6.
杜鹃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花灌木。通过锦绣杜鹃扦插繁殖试验,研究基质配比、遮光度、生根剂浓度对杜鹃扦插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鹃在泥炭:珍珠岩=2:1的基质、遮光度30%、生根剂浓度1mg/L的条件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我国特有珍贵速生用材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的苗期生长节律,提高苗木培育质量和幼林抚育效果。【方法】从香椿分布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4个地点采种,对苗木生长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划分苗木生长阶段。【结果】香椿各种源苗高生长在1—4月为缓慢生长期,5月中旬—9月末为快速生长期,之后生长趋于缓慢,呈"S"型,即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地径的生长节律也呈"S"型,但地径速生期起始时间普遍早于苗高,持续时间也普遍比苗高长,可持续至10月中、下旬。不同种源间苗木生长节律差异明显。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为4—9月,持续时间长,而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集中在6—7月,持续时间短。南方种源地径在8、9月还能快速生长,而北方种源在7月或8月进入缓慢生长期,9月中旬后基本停止生长。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结论】北方种源不适合广东栽培。根据生长曲线,将香椿各种源划分为3个生长阶段;速生期是关键,应抓住速生期加强水肥管理,促进香椿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笔者在斯里兰卡连续五次种植柽麻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柽麻在苗高18厘米时是生长速度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是幼苗缓慢生长期,在此之后生长速度增加2—4倍,至初花期生长速度又明显减慢,生长曲线呈S形。因柽麻无论何时播种,从出苗至开花的总天数比较相近,所以缩短幼苗缓慢生长期是获得柽麻高产的关键。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是缩短幼苗缓慢生长期的有效途径。 试验表明,出苗期、生长前期和开花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40%和50%。在苗期施用磷肥和少量氮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因此,只要在出苗后及时地加强水肥管理,就能确保柽麻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贵州大花杜鹃属于贵州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和IUCN评估的极度濒危植物,目前仅在龙头大山分布,且幼苗数量极少。为了探究导致贵州大花杜鹃濒危因素中是否在种子传播和萌发上存在障碍导致其居群数量微小,研究了种翅、温度、光照和凋落物4个因素对其种子传播及萌发的影响。对种子进行留翅与去翅2种处理,在不同风速及水处理条件下探究种皮膜翅对种子传播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模拟生境条件下凋落物的情况,测定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翅有助于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风传播与水传播;但在实际生境中,由于其处于丛林密林处,这2种方式实际传播效率并不高。温度适当提高会促进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光照对贵州大花杜鹃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幼苗建成影响较大;过厚的凋落物会阻碍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萌发,造成幼苗数量少,种群更新困难。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高山杜鹃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CTS(0.05%、0.10%、0.15%、0.20%、0.25%、0.30%)作为引发剂对高山杜鹃浸种处理后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CTS应用到杜鹃种子的萌发、克服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率低、种间差异大以及引种驯化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并为其扩大培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0.15%CTS浸种条件下,高山杜鹃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达到峰值,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5个百分点、30个百分点和46%;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89%、164%、64%;叶绿素含量提高了64%;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92%,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以上各生化指标受外源CTS处理的影响显著。综上所述,0.15%CTS溶液作为引发剂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代谢水平,加速细胞内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高山杜鹃幼苗喷洒0.15%CTS溶液后,其抗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植物的抗逆性也得到提高,缓解了因膜脂过氧化程度过高对植物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促进了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牛角瓜播种繁殖技术并指导生产,从种子处理、播种深度、播种季节三方面,探讨了牛角瓜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苗生长节律。种子发芽试验表明,水浸催芽能提高牛角瓜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265%,播种深度为1cm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方差分析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干种则随深度增加发芽率、萌发率、保存率均增加,这与营养土水分梯度有关;秋播较春播发芽率高,且发芽进程受温度影响小,萌发速率系数和萌发指数显示春播萌发较快,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5)。幼苗生长试验表明,牛角瓜幼苗生长可分为慢生长期(0~20d)、快速生长期(20~40d)和慢生长期(60~80d);播种深度不仅影响发芽率,还影响幼苗生长;春播幼苗受温度影响生长较秋播迅速;叶片数量呈现“增加-减少-增加”趋势,通过叶片自身营养消耗和叶片光合输出影响苗木生长。可见,牛角瓜育苗以晚春或初夏浸泡后浅播为宜。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低海拔的21种常绿杜鹃小枝繁殖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枝叶片大小对小枝总果实干质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对种子千粒质量的影响显著,总叶片干质量及总叶面积与总果实干质量的SMA斜率分别为1.366和1.480,总叶片干质量及总叶面积与种子千粒质量的SMA斜率分别为0.458和0.495,支持叶大小-果实大小及叶大小-种子大小为异速生长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2常绿杜鹃小枝繁殖投入及种子千粒质量随小枝营养投入的增加不成比例的增加,表明营养-繁殖间存在权衡关系,其中果实干质量的增加速率比种子千粒质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1育苗的意义蔬菜育苗是蔬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能使蔬菜提早播种,提前生长,延长生长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早开花,早结果,提前供应市场。同时还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育苗栽培蔬菜,在繁殖种子上,还可调节生长季节,使种子结实。另外,苗床面积集中,可以创造幼苗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做到精细管理, 培育壮苗。就加工番茄而言,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田直播,另一种就是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14.
以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杜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2种杜鹃花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萌发高峰期日发芽率显著降低;(2)随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兴安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迎红杜鹃相关测定指标则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EG胁迫浓度≥15%时2种杜鹃花种子的各测定指标均显著下降,且处理间差异显著;25%PEG胁迫下2种杜鹃花种子均未萌发,即完全受到抑制;(3)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测定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9.09%、22.11%,对应水势为-0.53、-0.69 MPa;迎红杜鹃种子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7.56%、21.37%,对应水势为-0.46、-0.65 MPa。这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可抵御轻度干旱胁迫(5%~10%PEG),迎红杜鹃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接种杜鹃类真菌对不同苗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共生效应,为毛棉杜鹃菌根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大苗龄(b,1.5年生)、中苗龄(m,1.0年生)和小苗龄(s,0.5年生)3种毛棉杜鹃实生苗苗龄,通过回接试验,测定分析接种福廷瓶头霉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Pf)和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As)的毛棉杜鹃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与不接种任何真菌对照(CK)相比,接种Pf和As两种菌种对大、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接种As对大、中苗龄地上或地下部的促进作用均小于接种Pf.其中,接种Pf对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大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次之;接种Pf对大苗龄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次之;接种Pf和As对小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生长表现抑制作用.3个苗龄接菌组毛棉杜鹃幼苗的比叶面积均小于CK组;接菌组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各苗龄相对于CK组提高倍数排序为小苗龄>中苗龄>大苗龄.总体上,接种Pf对毛棉杜鹃幼苗光合能力的提高作用优于接种As.[结论]接种Pf和As可与大、中和小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形成良好的共生体,其中,大苗龄和中苗龄接种Pf和As后可提高其光合能力,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尤其以接种Pf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小苗龄接种Pf和As后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毛棉杜鹃的菌根化育苗以选择中苗龄接种Pf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温度(20℃、30℃、20℃8 h/30℃16 h)和GA3浓度(0、200、400、600、800、1 000 mg/L)对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clementitae)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金背杜鹃种子发芽,20℃8 h/30℃16 h变温条件可以促进金背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未经GA3浸种处理的种子均不能萌发,采用不同浓度GA3溶液浸种处理金背杜鹃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有较大程度提高;GA3浓度对金背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大部分处理下金背杜鹃种子出芽时间都集中在播种后8 d。  相似文献   

17.
马冬雪  刘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44-9346
[目的]研究伯乐树播种育苗过程中幼苗特性与不同年龄阶段的苗木生长规律。[方法]测定种子基本品质特性,种子萌芽阶段生长特性,不同阶段苗木生长规律以及遮阴处理对生长的影响。[结果]①伯乐树种子千粒重为830~1 384 g,含水量52.2%,为无胚乳种子,子叶留土;②伯乐树种子萌芽阶段胚根在第3 d生长很快,上胚轴生长迅速,下胚轴生长很缓慢,这是子叶留土的主要原因;伯乐树幼苗期真叶羽状复叶较短,这可能与树体营养物质贮存有关系;③播种育苗遮阴对苗木生长没有明显影响;④伯乐树一年生苗木高生长呈"S"曲线,6月初和7月初苗圃肥、水管理是促进苗高生长的关键。[结论]多年生苗木高度生长较快,第4年和第5年为苗高生长快速期,而苗木的地径生长较慢,因此在大苗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肥、水、土壤管理外,还要适当增加移植苗木的株行距,以促使地径增粗。  相似文献   

18.
对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人工授粉后的结荚习性进行动态观察,对杜鹃兰人工高效受粉技术进行探究与整合,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杜鹃兰受粉3 d后花托开始明显膨大,开花20 d左右花托膨大结束,果荚大小定型,开花170 d天左右果荚成熟。在湿度60%~80%,温度25~28℃,遮光度90%~95%时,杜鹃兰果荚生长较快,且无病虫害发生。温度超过30℃时,杜鹃兰果荚生长受抑,生长缓慢或停止;温度超过33℃时,部分杜鹃兰果荚干瘪死亡脱落,并会孳生病虫害。人工授粉的平均结实率为60.75%,自然受粉结实率为1.43%,人工授粉结实率远高于自然受粉。分别于开花第一至第七天进行人工授粉,开花天数与结实率呈近似连续正交分布,其中开花第三天人工授粉的结实率最高,为97.50%,此后结实率开始降低。单株留花数与人工授粉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单株留花数的增多,人工授粉结实率下降;此外,单株留花数与自然受粉结实率也呈负相关关系。结合产量及成本等因素,得出最优单株人工授粉留花数为8~10朵。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外源物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秦岭高山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运用水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高山杜鹃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和相关生理指标,与不同浓度赤霉素进行的处理作比较,来探讨两种不同的激素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清水对照组(CK)相比,0.05mg/L浓度的油菜素内酯种子萌发率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增幅分别为28.42%、23.80%、41.14%、5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在20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中,萌发率和根系活力也出现先增后降的现象,在300 mg/L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增幅分别为44.21%、28.78%、23.24%、39.09%。通过对比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影响,发现相较于油菜素内酯,赤霉素对有效提高高山杜鹃种子萌发作用更为显著,在200-400 mg/L范围内促进种子萌发,油菜素内脂在0.05~0.1 mg/L范围内起促进作用,两种激素超过适当浓度范围会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为给迷人杜鹃的抚育管理提供参考,采用盆栽法人工模拟光照条件,探索不同遮阴处理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迷人杜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在30%遮阴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0.00%和2.46;随着光照的减弱而逐渐减小,在80%遮阴处理下最小,为40%和0.27。弱光照对种子萌发进程有一定的延迟作用,萌发活力指数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减小。不同遮阴处理的迷人杜鹃芽苗具有较大的形态学可塑性,30%遮阴处理的芽苗胚根长、胚轴长、芽苗活力指数和幼叶宽均最大,分别比全光照提高60.71%、29.91%、52.26%和33.33%;80%遮阴处理最小,分别比全光照降低59.09%、54.88%、74.32%和66.67%。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幼苗的根系活力降低,而总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降低,根系活力以30%遮阴处理最大,为3.49mg/(g·h);MDA含量以80%遮阴处理最大,为13.42nmol/g FW;叶绿素含量以50%遮阴处理最大,为75.32μg/g。遮阴度为30%的光照环境有利于迷人杜鹃盆栽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