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翠梅 《乡村科技》2023,(10):132-134
截至2022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改造油茶低产林12.00万hm2,改造面积约占广西油茶种植面积的1/5。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岑溪软枝油茶是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产油茶品种,加强岑溪软枝栽培技术的研究,对推动当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实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岑软2号和3号的品种特性,从造林地选择、整地、种苗选择、定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岑溪软枝油茶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种植及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贵州省油茶发展现状出发,系统总结贵州省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发展对策,指出油茶产业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应把提升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处理好品种资源、种植技术、资金投入、低产林改造、油茶加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贵州省油茶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及抚育改造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简述了湖南省油茶产业概况;分析了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即缺乏优化经营管理,致使人工经济林向自然混交林演化;生态系统构建水平低,品种良莠不齐,林龄老化;重短期经济效益轻油茶林生态系统。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品种优化的技术框架,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区域经济林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计算油茶林系统的价值,推进油茶产业化发展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现有油茶林面积大,但普遍存在单位面积株数过多、冠幅小、交叉重叠枝多、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象。4年来,"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低产成因,开展施肥和修剪等油茶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研究,探索适合种植农户操作的油茶改造技术。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油茶林鲜果产量比改造前增长72.8%,是对照林的2.1倍。本文对课题组所应用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旨在指导当地油茶种植,增加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浅析广西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软枝油茶中最著名的属广西岑溪软枝油茶,软枝油茶以其速生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人们的不断关注和推崇。广西软枝油茶的适应性很广,可以耐旱耐瘠,同时它适应于荒坡种植,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因此目前软枝油茶在我国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也是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油茶品种。对于广西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发展和推广我国的油茶技术以及园林技艺有着中药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是油茶种植适宜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仍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总结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林地分散、管理粗放、油茶林土壤肥力下降和生态条件恶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造油茶林和老油茶低产林改造等油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促进湖南省油茶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江文 《农业与技术》2013,(10):63-63,109
广西那坡县油茶产业发展良好,但老油茶林逐渐增多,产量低而不稳,进行低产改造势在必行。本文先介绍油荼的功能价值以及广西那坡县油茶种植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详细解读了低产林改造的相关措施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宿松县油茶种植现状,对当地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油茶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86-187
近年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迅速,为给油茶良种优质树木的培育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油茶湘林系列多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试验品种主要有3批,一批为2007年种植7个品种,第2批为2008年种植6个品种,另一批为2010年种植16个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湘林系列油菜品种之间没有差异表现,而不同年份之间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但湘林油茶系列品种初步长势很好,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可产量却偏低而且很不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油茶低产成因和实施综合改造技术,重点解读了林地清理、疏剪、复垦、更新等改造措施,以及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技术。为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提高油茶产量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油茶林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及改造难点,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以期为现阶段农村地区油茶种植技术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茶是我国的一种茶科类植物。大约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油茶才发展起来。现在有很多地区为了振兴油茶产业出台了一些政策,政府大力培育高产的油茶品种,本文对于油茶树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几点看法。为了促进油茶高产,除了选择品种优良油茶幼苗,还要注意对场地选择、种植密度、后期预防虫病的多方面考虑。独峒镇刚开始种植油茶优良品种,需要积累经验,提高油茶栽培技术,全面利用油茶的价值,增加经济性收入。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油茶林产量呈走低趋势,给一些油茶林种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油茶林在土壤条件、种植密度、病虫防治等多方面造成低产的原因,同时本着提升收益、改造种植方法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增加油茶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其他地区油茶林的种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油茶种植可为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油茶新造林及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以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百色市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百色市油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投资少,品种(类型)混杂,劣株比例大,林地荒芜,养分贫乏,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病虫危害,树势削弱是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掌握油茶栽培技术,采取调整林相,整形修剪,改良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率;深挖垦复,改善土壤条件;合理施肥,嫁接换种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产生良好的种植效益,获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农民通过种植油茶来提高经济收入,由于油茶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大量落花落果的问题,导致油茶的种植收益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明确油茶落花落果成因,从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油茶落花落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油茶保花保果技术,以期为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福建省闽江县油茶产业种植的现状,将优质油茶种植管理的栽培技术加以介绍,其中包含品种、育苗、嫁接、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8.
吴招应 《安徽农学通报》2013,(18):115-115,131
岳西是安徽油茶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很大,但总产和单产却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中老油茶林太多。分析了岳西县低产油茶林的形成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县油茶林改造措施和经验,以供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桂北地区油茶良种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材用价值。油茶良种的适应性分析,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种植的油茶良种,全面推进桂北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用途广泛,在福建省宁化县虽得到了广泛种植,但油茶单产低且不稳定、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油茶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宁化县油茶林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且依此提出了相关改造措施,并介绍了相关改造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