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娟 《农技服务》2009,26(9):132-132,163
介析了作物秸秆腐熟的特点,介绍小麦秸秆、稻草秸秆及油菜秸秆在田间堆沤快速腐熟的堆制、施用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丽娟 《农技服务》2009,26(10):97-97,132
介绍了作物秸秆腐熟的特点,提出小麦秸秆、稻草秸秆及油菜秸秆在田间堆沤快速腐熟的堆制、施用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1.在切碎的农作物秸秆中,根据秸秆量加入适量的腐熟或半腐熟的沤肥,以增加微生物数量。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素,以调节C/N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C/N值在80∶1~100∶1,将C/N值调节到40∶1~50∶1,这样秸秆分解速度不仅较快,而且腐殖质形成也较多。2.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为原料湿重的60%~75%或用手紧握时,指缝有少量水出来较适宜。并且堆沤中期要及时补充水分,后期要补充稍多些。3.堆沤前期应加强通气,物料堆尽量堆的疏松,并经常翻捣,一般要翻捣至少2次以上,在翻捣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后期则应压紧肥堆,补足水分,条件许可最好用泥土盖严。4.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是采用生物菌剂将秸秆制成优质生物有机肥还田的高效快速方法,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堆制方法简便,省工省力,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普遍适用,干品鲜品都可以利用。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当前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有机肥料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现代农业》2011,(5):165-165
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不同堆沤方式和秸秆还田密度结合下较为有效的径流泥沙与磷素减排农艺措施。【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1.5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5 cm)、加水或尿素堆沤对滇中二龙潭小流域烟草坡耕地产流产沙量及磷素流失量的影响。【结果】1.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均可有效降低烟草坡耕地产流产沙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8.59%~38.60%、12.50%~38.60%、10.06%~38.60%;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1.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的处理,径流泥沙总磷与径流PO4--P浓度分别降低2.82%~66.67%、0.38%~57.53%和1.97%~64.73%;径流中PO4--P占总磷浓度的35.30%~77.59%;0.75 kg·m-2秸秆密...  相似文献   

8.
1.堆沤还田在高温多雨季节,将秸秆、杂草等物掺入水土和人畜粪尿中,并加入少量的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堆高1.5~2米,宽2~4米,堆长视材料多少而定.堆好后用稀泥封堆,约1个月即可腐熟,每10天要进行一次翻倒.这种堆肥有机质含量高,肥料质量好.2.过腹还田过腹还田就是将作物秸秆作为家畜饲料,通过家畜消化吸收,以粪尿形式归还土壤.目前,普遍推广应用的主要有青贮氨化过腹还田技术,实现了秸秆-饲料-牲畜-肥料-粮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措施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应用。重点对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结构、土壤养分以及对土壤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行探讨,为秸秆还田技术在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发挥充分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5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笔者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我们大力推广秸秆快速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推广该项技术,有以下三大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梓潼江流域粮食生产的影响.[方法]调查了秸秆不还田(BR)、秸秆覆盖还田(FR)、秸秆翻埋还田(MR)和秸秆堆沤还田(DR)4种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FR、MR和DR)的土壤全氮增加18.6~ 38.2 mg/kg,有效磷增加5.6~6...  相似文献   

13.
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是采用生物菌剂将秸秆制成优质生物有机肥还田的高效快速方法,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堆制方法简便,省工省力,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普遍适用,干品鲜品都可以利用。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当前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有机肥料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般1000吨农作物秸秆资源,折合干秸秆500吨左右,其养分相当于3吨尿素、5吨过磷酸钙、5吨硫酸钾。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增产效果达5%~15%。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农田地力的基础,也是评估农田质量的首要参数,对作物产量提升和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大意义.秸秆还田作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消纳秸秆废弃物和改善土壤板结等问题上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其对SOM提升的影响成为海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关于秸秆还田对SOM含量...  相似文献   

16.
<正> 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作为重要有机物料的玉米秸秆还田存在困难,为了探索适合黑土最佳还田方式以及还田量,开展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及肥力影响的研究,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耕层混拌1/2还田和1/3还田较其它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和田间持水量明显,较对照差异显著;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全量还田添加腐解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1/2还田和1/3还田较对照增加2.000mm土壤粒级团聚体,说明有机物料最佳还田方式有助于土壤大团聚体(0.250mm)的形成,形成良好土壤结构。秸秆还田各处理均可以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对土壤pH进行调节,并且秸秆还田后大量有机碳源的投入给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碳和能源,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都相应增加。秸秆耕层混拌1/2还田和1/3还田玉米的生育指标和产量好于其它处理,表明秸秆耕层混拌1/2还田和1/3还田较其它处理方式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微生物活性及土壤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方面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秸秆还田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手段。但是,秸秆还田对土壤的酶活性是否有影响,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