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总结鸡东县玉米生产的历史和技术演变,分析了鸡东县玉米生产的优势,并讨论了鸡东县玉米种植的生态适应性和障碍因子,提出了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密植通透栽培技术和玉米化控剂等增产新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淀粉湿法生产的副产物。文中介绍了玉米蛋白粉的组成及营养价值,综述了玉米蛋白粉深加工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包括玉米醇溶蛋白和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玉米抗氧化肽的制备以及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玉米生长发育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公主岭市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得出了当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的结论,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危害,提出了玉米种植防灾减灾对策,以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阐述了我国玉米营养品质育种和特用玉米品质育种,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爆裂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笋玉米等,育种研究进展和育种技术情况,认为要通过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能力来拉动玉米的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玉米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玉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从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粉和酒精等几个玉米深加工产品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深加工行业格局,分析了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玉米深加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山东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规模增大,但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该文介绍了乐陵市玉米种植现状,分析了该市主要玉米病虫害大斑病、玉米螟虫和蚜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提出加强玉米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地方政府进行政策扶持,以期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作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玉米的生长发育一定要使其符合玉米的自然生长规律,并按照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合适的种植,使其能够更好地提高产量。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玉米在生长期内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选择合适品种预防玉米倒伏,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注意玉米苗期合理施肥;同时还对玉米增产的其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便于促进玉米的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8.
浅谈特用玉米的发展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用玉米是指有特殊用途的玉米,色指蔬果玉米和“三高”玉米等。发展特用玉米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特用玉米的发展状况及特用玉米的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发展特用玉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地处玉米黄金带,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玉米产量高,质量好,玉米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其他地区的玉米。在国家惠农政策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吉林省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玉米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发明的玉米栽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的优点,而后对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玉米单粒精播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播种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本,提升了玉米品质,研究玉米单粒精播,利于玉米苗齐、苗壮、省工、省时、省力,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实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最近几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给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间可能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草害的发生还会争夺玉米的养分和阳光,从而严重威胁到玉米整体的品质。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玉米各个关键时期的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质量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玉米甘薯间作对玉米产量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研究3种种植方式(单作玉米、玉米甘薯间作2∶8型和1∶8型)及2个施氮水平(300、450 kg/hm~2)对玉米产量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玉米甘薯间作与单作玉米相比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叶面积,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促进了干物质向籽粒分配,使玉米单株产量提高。增施氮肥处理明显提高了间作玉米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减少了干物质向籽粒分配。间作玉米单株产量高于单作玉米。[结论]玉米甘薯间作种植能够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量,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玉米产消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加未来玉米供给的路径主要包括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改造中低产田,其中以改造中低产田潜力最大.随着玉米转化产业的发展,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饲料是玉米消费的主要领域,而玉米工业转化开始成为最大的潜在市场.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在玉米生产结构、玉米加工业发展、玉米基地建设、玉米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玉米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诸方面实施有效的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15.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及综合加工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介绍了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笋玉米、黑玉米和青饲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和综合加工利用情况,为新疆特用玉米的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者简述了凤县玉米品种的演替和推广现状,总结了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宣传新品种,引种、用种科学规范,推广优质专用玉米和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等加强玉米良种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学界对玉米密植增产研究的主要结果,分析了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归纳了现代玉米高密度种植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玉米高密种植减少了土壤蒸发,增加了植株蒸腾,但对于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是否增加了玉米耗水量,学界仍存在不同意见;玉米密植在提高群体产量同时,也增加了由于高密度导致产量降低的风险。为应对高密度种植下玉米产量的不稳定性,现代学者开始将种植密度与其他农艺措施结合。与此同时,现代研究从传统的特定环境下田间试验研究转向使用作物模型模拟不同环境下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旨在根据特定环境选择最适宜种植密度,在提高种植密度的同时,提高玉米单株产量,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综上,将玉米密植种植与其他增产措施相结合和借助作物模型研究不同环境下玉米的最优种植密度是构建未来玉米增产稳产技术模式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形势及后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猛增,全年玉米进口量超过1996-2009年进口总量,13年来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由于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玉米进口激增,引发了业界对玉米产业安全和产业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归纳总结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并对后期玉米市场走势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粘虫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产值的虫害。本文从多方面介绍分析了玉米粘虫的形体特征和对玉米造成的灾害。在对玉米粘虫的防止方法从生物方面、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控制玉米粘虫的危害,在玉米的安全生产方面做出指导,从而为陕西省黄陵县玉米的增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治玉米倒伏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倒伏类型和倒伏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同。本文介绍了玉米倒伏的类型及易倒伏的时期,分析了影响玉米倒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防治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以及补救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