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以沼气技术为纽带、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户用沼气池的推广与普及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到目前,互助县每年投资240万元用于农村沼气池建设,在全县19个乡镇294个村共建成沼气池2.55万座,以"一池三改"即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为主要建设项目,共实施1.5万户,年生产沼气约766万立方米;投资达21.24万元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项目,目前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7处,联户沼气6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也是国家党和政府为扶持农牧民的一大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沼气池越冬管理,在北方寒冷地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有效提高沼气利用率、减少沼气池报废数量、增强沼气池的使用寿命、推进沼气综合利用效益的进一步增长,实现农村沼气长远发展战略的必须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力强 《吉林农业》2007,(12):13-13
农村沼气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自2001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来,全国农村掀起了大建沼气池、建设新家园的浪潮。沼气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因此,为了促进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笔者建议大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沼气建设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2000年以前,沼气建设在河南省濮阳县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全县沼气池数量不足400个,且2/3以上沼气池因为漏水、漏气而被废弃。然而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沼气在濮阳县的发展日新月异,沼气池建造数量之大、速度之快亦是前所未有。截至2009年,濮阳县已建成沼气池17 500座。但在沼气池建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  相似文献   

6.
当前,沼气正在作为新的能源取代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用能方式。沼气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本文以巴彦淖尔市为例,浅析沼气建后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宜农村目前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为建池农户解除后顾之忧,走建设、管理、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使沼气池真正成为"节能池"、"增收池"、"生态池"、"放心池"。  相似文献   

7.
正1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1.1节能技术:通过建设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太阳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能技术推广,显著减少农村能源支出,减轻农民家务劳动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沼气工程管理。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我县建成沼气池1万座,涉及11乡镇240村,动员用户参与生态能源"建、管、用"等各个环节,及时整改沼气工程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加强农村秸秆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经过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广,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在我县农村已经十分普及。沼气池的利用减少了农民的支出,改善和净化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好多沼气用户经常会遇到产气不足,产气慢,压力不稳等问题,造成沼气不能正常使用。那么,如何才能在冬季管好沼气池、提高冬季沼气池产气量呢?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新型农村技术服务,是惠及广大农村的服务性工作.截止2007年6月全疆已在65个县(市)农村中推广户用沼气池12万户,建设"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3.5万户,近40万农民用上了洁净能源--沼气.  相似文献   

10.
林敏法 《福建农业》2006,(11):31-31
惠安县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止,全县213村拥有各类沼气池2500多口,总容积2.5万立方米,年资源总量约达150万立方米,单是沼气一项,每年可为衣户增收节支250多万元,一年共节约木材消耗近2.5万立方米。推广“一池三改”沼气工作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农村沼气.用户赞不绝口.同时彰显以下4个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09,(9):30-30
以农村沼气为纽带,通过秸秆气化集中供气、"一池三改" (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生态家园、生物链循环经济这三种"变废为宝"的农村清洁能源生态模式,可大大缓解我国能源不足和污染严重的难题,将在我国广大农村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12.
以农村沼气为纽带,通过秸秆气化集中供气、"一池三改" (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生态家园、生物链循环经济这三种"变废为宝"的农村清洁能源生态模式,可大大缓解我国能源不足和污染严重的难题,将在我国广大农村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13.
保温沼气罐     
<正>近年来,我国沼气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沼气池总数已达到1000多万个。在四川、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农村,有些地方除用沼气煮饭、点灯外,还办起了小型沼气发电站,利用沼气能源作动力进行脱粒、加工食料、饲料和制茶等,闯出了用"土"办法解决农村电力问题的新路子。但是,传统的沼气技术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河南新乡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研发的保温沼气罐是农村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环保能源产品,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沼气池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一、我区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状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对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的大力扶持,通州区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从2006年起,共发展户用沼气池1300户,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8个。  相似文献   

15.
<正>沼气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能源的主力军,尤其在农村地区。2000~2010年间,中央政府投入了250多亿元的资金专项支持沼气事业建设与发展,并引导各地自发推进沼气事业向前进,已形成了年均增加农村沼气275万户的发展势头。2000~2009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由起初的763万户增至3507万户(李景明,2011);在此基础上,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村沼气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了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规模达到4000万户的目标。但这种"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16.
北方寒冷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日常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涉及学科多,技术性强,是一项新兴发展起来的事业,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不断发展,沼气日常管理技术对其运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沼气的综合利用。一、推广“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模式“一池三改”兴建8立方米的沼气池,改2  相似文献   

17.
我县2005年利用农村能源国债项目,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当年建成1370户,第2年续建2500户,今年继续扩建。我县的沼气池型为“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实行“一池三改”(即建一个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因气候冷凉,要求沼气池必须建在牲畜暖圈或高效节能温室蔬菜大棚内,针对农户实际情况宜圈则圈宜棚则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业》2011,(31):42
<正>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基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国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沼气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新型能源,技术与产业化水平是关键。沼气技术即厌氧消化技术,主要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和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应用,在全国兴建了大中型沼气工程2000多座;户用农村沼气池1060万户,数量位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19.
镇赉县紧紧抓住农村能源建没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沼气建设的发展.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沼气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是沼气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抽料及后续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但若不重视,将严重影响沼气建设的健康发展,挫伤群众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清洁能源计划的不断推进,使得广大的农村建设起数量庞大的农村沼气工程,不仅丰富了农村家庭日常使用能源的种类,同时还合理利用了农村的废弃资源,将农村的各项能源资源进行了新的合理的划分,但是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相关的配套如沼气管道、沼气气灶以及沼气池的维护与清洁服务不完善等,使得在实际使用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的关键,也是农村沼气池发挥资源再利用、能源再创造、废物再变化的先决条件,是变废为宝的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