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阔叶树种造林试验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乐国有林场开展台湾桤木、酸枣、毛红椿、白花树等10个阔叶树种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9a来的生长情况分析,得出:台湾桤木、白花树2个树种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当地推广应用;2种不同密度造林对高、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宜根据不同树种而采用其适宜的密度造林。  相似文献   

2.
刘惠芳 《绿色科技》2014,(1):95-96,98
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_80%,8.OO%、3.85%,5.07%、3.57%。  相似文献   

3.
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相似文献   

4.
陈志 《中国林业》2010,(18):49-49
<正>生态造林模式即从林地清理方式、树种结构配置、造林方法及管护方式中遵循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原则,利用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科学营造阔叶混交林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5.
闽西尾巨桉造林及其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卢春英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21-26,30
对闽西尾巨桉造林成效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现有林分的生长特点,探讨了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立地质量等级以及施肥次数等因素对尾巨桉生长的影响,总结了尾巨桉造林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闽西今后发展尾巨桉造林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海南樱花是海南岛特有树种,属濒危树种。该文通过对海南樱花造林地扦插苗的树高和地径行调查分析,得出海南樱花生长9个月后,三个平行样地内海南樱花均表现出较好的高生长性,但生长速率变化不明显。而前6个月与6~9个月的生长期相比,海南樱花地径与树高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6~9月这一生长期海南樱花树高与地径生长较快,在平原地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培育和发展海南樱花,对绿化宝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志洪 《绿色科技》2021,(5):97-100
在杉木采伐迹地分别营造秃杉、木荷两树种的混交林和纯林,对12年生林木的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经调查效果探究,混交林、纯林不同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结果显示:混交林两树种混交与单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均比纯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大7.5%、8.5%,胸径粗11.60%、9.70,树冠大4.8%、11.7%,枝下高大7.14%、25.00%,单株材积大31.3%、33.3%,蓄积量多27.5%、29.6%。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比纯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宁化县闽粤栲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化国有林场杉木与闽粤栲混交造林成效的全面调查,分析了现有林分的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不同混交比例和不同混交方式等对闽粤栲及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坡位、坡向对闽粤栲胸径、树高生长和蓄积量影响显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的中下部更适宜闽粤栲生长,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较高。同时,杉木与闽粤栲混交造林,能够促进杉木生长,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超过杉木纯林,混交比例以杉木与闽粤栲3:1的比例生长量最大,混交方式则以带状混交的生长量最大,人工造林应大力发展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磐石市更新造林与封山育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实际的森林状况提出了经营对策:郁闭度在0.2以下的疏林地和灌丛林地,应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适合先人工营造薪炭材,然后再培育人工林;郁闭度在0.2~0.4的林分,适宜进行封山育林,以加速林木生长,促其早日郁闭成林;郁闭度在0.4~0.6的林分,适宜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调整树种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相似文献   

10.
宁化县木荷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荷与杉木、马尾松不同混交方式、混交比例的混交林、木荷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更适宜种植混交林,杉木×木荷3∶1比例混交林的木荷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生长量均比杉木×木荷2∶1混交林及木荷纯林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混交方式以水平带状混交林分生长更好,水平带状混交木荷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均比垂直带状混交及木荷纯林高。杉木与木荷混交应控制好木荷的混交比例,否则会影响混交效果,而且到一定年龄时对林分应进行间伐,控制好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1.
猴樟与香樟苗期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样调查猴樟和香樟1年生实生苗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5 cm的Ⅰ级侧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并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猴樟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2003年广东省所选樟树优树的生长与叶果性状,从多个角度证明了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樟树优树是合理的,大部分数量指标完全超过5株优势木,樟树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动态聚类分析显示樟树优树叶果有7种类型,其中长叶重圆果型、圆叶轻圆果型和圆叶重圆果型较多,分别占所选优树的23.0%、41.4%和23.0%.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2003年广东省所选樟树优树的生长与叶果性状,从多个角度证明了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樟树优树是合理的,大部分数量指标完全超过5株优势木,樟树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动态聚类分析显示樟树优树叶果有7种类型,其中长叶重圆果型、圆叶轻圆果型和圆叶重圆果型较多,分别占所选优树的23.0%、41.4%和23.0%。  相似文献   

14.
不同樟树无性系造林效果比较及施肥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4个无性系的樟树组培苗作为试验对象,进行樟树实生苗和无性系组培苗比较试验,研究各樟树无性系的造林效果,探讨施肥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樟树林生物量、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的组培无性系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樟树实生苗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组培苗大于实生苗。施肥水平的不同使得樟树苗的表现不同,以每株0.35 kg的施肥水平最为合适,可使樟树的幼林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2014年春营建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无性系(梅州)区域试验测定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普通香樟实生苗作为参照,对其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材用香樟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工作,结果表明:香樟测定林各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著。无性系“1311”“1218”“1217”的树高生长最佳;无性系“1310”“1217”“1311”“1218”的胸径生长最好;无性系“1217”“1311”“1310”“1218”的单株材积均值最大。通过聚类分析表明:无性系“1217”“1311”“1218”“1310”为此次筛选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香樟是合肥市区栽植最多的行道树,但近年来黄化病发生普遍且严重,成为园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该病采用3种不同的试剂注射滴灌,结果表明:3种试剂处理对香樟的落叶与发芽时间、叶面积、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明显增加,尤其试剂3[1.2%FeSO4和0.8%CO(NH2)2]防治后生长增幅最大,复绿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发芽时间提前24d、落叶时间推迟16d;新梢生长增幅230.77%;叶长及叶宽增长率分别为21.81%和31.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130.6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6个试验点2年生樟树55个家系试验林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家系×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家系选择潜力较大。市郊林场系百日苗造林,树高生长种内变动程度较大,个体生长差异更明显;其余试验点的家系生长差异变化程度为:南平校区德化基地松溪林场永林公司永安林场;不同试验点樟树家系的地理变异模式不同;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选出了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10个家系,同时筛选出30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8.
樟树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樟树苗期生长性状的差异,为选择樟树优质种源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樟树不同种源1年生苗在苗高方面整体差异不显著,地径整体差异显著。二者均无明显地理趋势变化。苗高、地径与经纬度均无相关关系。但适当分组后,苗高随经纬度总体呈现出纬度越低,苗高越大的变化规律。地径生长变化的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比较复杂。以苗高和地径的大小表现情况,把樟树划分为6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9.
樟树无性系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樟树无性系组培苗营建试验林,并研究植株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定植近1年的无性系植株始终保持较好的高生长,定植6个月后植株地径生长量显著提高,无性系植株生长量在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早期群体的生长表现较一致。  相似文献   

20.
探讨重金属元素Zn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地茎、苗高、根长和根数等的影响,旨在为重金属土壤中香樟的种植提供基础。本文采用营养钵方法进行培育香樟,根据香樟的生长进行重金属溶液的灌溉。试验设定6个不同的重金属Zn浓度,分别为0、100、300、500、700、900mg/L。培育结束测定幼苗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结果表明Zn处理对香樟的地茎有显著促进的作用,500、700mg/L的Zn处理下,香樟的地茎最粗,比对照提高了27%。Zn处理对香樟苗高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苗高越矮。Zn处理下根长也表现为相对对照减少的趋势,减少幅度高达50%。低浓度的Zn处理对香樟根数有促进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则出现减少的情况。随着Zn胁迫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见,重金属Zn对香樟苗高、根长及生理活性有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