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湖南省稻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调研,比较了早晚双季稻、一季稻+再生稻、稻油和稻渔等生产模式的效益,总结了湖南省稻区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稻油模式经营风险小,增效稳,是目前比较成熟和稳妥的稻田种植模式,适合在全省大范围推广;一季稻+再生稻模式不利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增产难以增效,只宜适度发展;稻渔模式快速发展,存在着极大风险,同时可能严重危害耕地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稻—再生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本文介绍了该模式下水稻、鱼的种养关键技术,以期为当地种植户发展稻—再生稻—鱼综合种养、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稳定水稻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种植效益,经过两年试验,探索双低油菜配中稻,蓄再生稻的"油稻再"两种三熟高产高效模式。介绍了该模式下双低油菜、杂交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突破性水稻新品种渝香203的特征特性、中稻-再生稻产量表现以及推广应用现状,总结提出了渝香203的中稻-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建议科研院所继续强化农机、农艺协同攻关,着力构建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渝香203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稻田采用"超级稻+再生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及超级稻的再生能力,蓄留再生稻,一种两收,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在水稻行间养鱼,鱼食用水稻害虫、浮游生物、杂草等实现稻鱼互利共赢,从而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再生稻,其外部形态和水稻极为相似。2008年7~8月份查哈阳农场进行水稻田间病虫害普查时发现丰收管理区、海洋管理区的个别地块发生了杂草稻。为了摸清寒地水稻移栽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爱苗对泸州中稻再生稻的影响试验表明,30%爱苗EC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水稻施用爱苗后叶色好,稻谷成色好,能减缓剑叶、倒2叶和倒3叶衰老;能明显提高中稻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同时能明显增加再生稻再生芽萌发能力和有效穗数,增加实粒数,提高再生稻产量.对水稻和稻田天敌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泸县常年种植水稻56万亩,蓄留再生稻45万亩,常年再生稻产量6.5万吨,占全县水稻总产量的17.57%。再生稻米米质优于中稻,可达优级米标准。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褐鞘病等对再生稻生产危害严重。水稻二化螟在再生稻上主要由二代和三代重叠为害,可同时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严重时螟害率达30%,产量损失达20%-30%;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针对信阳市光热资源生产一季水稻有余、两季不足、水稻收割留茬高、农民有焚烧习惯以及冬闲田面积较大等现状,信阳市农业及科研部门确定以发展再生稻生产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秸秆禁烧工作的抓手。目前,再生稻生产已成为新的种植模式,在信阳市商城县、光山县等县区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再生稻的特点再生稻,就是利用中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高留桩、灌溉、施肥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日前,在湖北省洪湖市召开的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宣布启动实施"水稻+""551"工程,大力推行"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到5000万亩,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来自全国水稻产区22个省(区、市)技术推广部门及重点县代表、有关专家及稻米经销商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观摩了洪湖市汉河镇稻渔共生示范基地、乌林镇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现场和经济开发区再生稻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再生稻一直被作为一种可节支增收的种植方式进行推广,在武义县发现再生稻生育期偏迟,稻曲病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进行了再生稻主要生育期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检测,稻曲病初侵染源数量充分,使用杀菌剂防治是一个必要措施。另外,再生稻一旦发病,容易形成大量的菌核,为来年水稻生产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稻—再生稻栽培模式下精准科学施肥方式,开展了化肥合理减量施用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能明显促进稻—再生稻栽培模式下水稻经济性状协调优化,达到节本、增产、增收的目的。推荐稻—再生稻栽培模式施肥量为纯N 255~270 kg/hm~2、P_2O_5 52.5~75.0 kg/hm~2、K_2O 120~150 kg/hm~2,氮肥头季施70%、再生季施30%,磷肥头季作基肥全部施入,钾肥头季全部施入(其中基肥施40%~50%,追肥施50%~60%)。  相似文献   

13.
对豫南稻区再生稻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豫南稻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再生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论证了本区发展再生稻的气候适宜性,阐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再生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 750~4 200 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4种超级杂交水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头季稻齐穗期后15 d光合产物在稻桩内的残留量与再生稻的有效穗、总干物质、产量及穗粒数呈正相关。超级稻头季齐穗期后15 d光合产物的残留量影响头季稻头季留桩干物质,进而影响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残留在稻桩内的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分配到稻桩的量越多,再生稻的发苗数、有效穗数越多,产量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就是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较高、品质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包括认真开展主导品种的筛选与试验示范、切实落实中稻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抓示范与树样板以促进再生稻平衡丰产、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750~4200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充分利用豫南稻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发挥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及优质稻饲草资源适合肉牛、湖羊等反刍牲畜生长的特种优势,结合豫南稻区十多年来发展再生稻的经验,把再生稻的头茬在乳熟期前后收割青贮作为牛、羊饲料,再生季发展成为优质稻米,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品质提升,又为畜牧产业提供大批优质青贮饲料,建立起"一季青贮饲料+再生季优质稻米"的耕作方式,打造出"粮饲双优双高"生产模式,从而推动豫南再生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更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发挥皖南油菜生产优势,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保障水稻面积的稳步增加。围绕品种和栽培方式宣州区在本省率先开展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试验示范。通过开展油菜茬再生稻栽培模式探索,实现一年三收,在实现扩油稳粮任务的同时,提高农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漳平市再生稻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很多,致使再生稻种植户选买稻种时感到困惑。因地制宜地筛选再生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对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再生稻品种,对持续保持提高再生稻单产,对克服当前再生稻生产瓶颈,增强粮食发展后劲,从而正确引导稻农购买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