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农药既可以防治病虫草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又是有毒物质,防止农药对农作物、人畜产生药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是使用农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药是十分重要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和调节植物生长,是防止和降低农作物生物灾害,促进农业增产、丰收提质的重要商品.农药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农民防治病虫草鼠害的效果,使用品质不合格的农药可能贻误农时、造成药害、增加病虫的抗药性、污染环境和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农药是农业中防治各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各种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措施,不可否认其在保障农业稳定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对农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施用不当后果严重。文章主要分析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有机生态农业的兴起,使不少国家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耗能农作物转向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的有机农业,以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壤退化、持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时代的潮流和环境条件表明:有机生态农业在世界农业中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关系到民生,同时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农作物生产中农药使用量非常大,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加快农药减量政策的落实,缓解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损害表症的快速识别对防止农作物受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反应指示、预警潜在农作物污染损害行为,减低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农作物损害快速、准确的无损检测与识别,本文对该方法在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污染胁迫、气象灾害和营养缺素6种逆境条件下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农业环境损害鉴定中污染损害识别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基于图像分析的农作物污染胁迫识别系统的研发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药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一种有毒物质,是用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以保障农业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如果使用不当、监管不严,有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甚至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正确使用农药。农药高、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协调应用化学防治和其他防治措施,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防止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从而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确保人类的健康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农药是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害,保障农业丰收的重要生产资料。使用农药是农业保产、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农药又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不当、管理不严,会对农作物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宗辉  韩守萍 《甘肃农业》2006,(7):163-164
农用化学物质主要是指化肥、农药和农膜,其使用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是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青岛开发区生态示范区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积极采取农周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措施,使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3%,农作物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和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分别降至250kg/ha和2.35kg/ha。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中降低农药使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和民生安全。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农药化肥,虽然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长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土壤、大气、水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和降低农药使用数量,缓解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种植业对环境的污染点多、面广,且污染物种类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农作物产出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种植业生产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面源污染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在为粮食的增产作努力,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增加,但过量的投入品形成并加重了种植业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南省桃源县农作物清洁生产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对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污染,并提出了农作物清洁生产的相关发展思路,以期降低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
浅折青海省农药市场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作为重要而又极其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防除农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都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农药市场是否规范,农药产品是否合格,又直接影响到全省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是我国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农药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病虫害而会使用农药,如果农药控制不当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也造成污染,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强对农药的监管,建立合理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农业增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超标,农作物药害以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科学、合理、规范、安全地施用农药,为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证粮食、果蔬及其他农作物品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农药的使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大气、水资源、生态等带来巨大的污染,特别是土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土壤性状正在悄悄改变。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大部分残留于土壤环境介质中。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文章对农药污染现状进行调查,明确了农药对农作物、土壤、环境的污染,分析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因素及积累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为今后农业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学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现象目前普遍存在,对人畜、对自然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实施科学、合理、协调应用病虫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农作物“无农药”污染,即绿色植保技术是“无害化”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参考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其中,污水灌溉、乡镇企业的“三废 ”污染、汽车尾气等是造成我国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止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防止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