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银中杨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银中杨的4种育苗方法,包括硬枝扦插、留根育苗、埋根育苗、嫩枝扦插,以期为银中杨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银中杨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银中杨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银中杨的4种育苗方法,包括硬枝扦插、留根育苗、埋根育苗、嫩枝扦插,以期为银中杨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银中杨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城市绿化植物之一。其拥有着相当快的生长速度,并且还拥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银中杨还拥有着相当强的抗病害虫的能力、耐寒、耐瘠薄等等优势。因此,我国北方的城市往往将银中杨作为绿化种植的主要树种,大批量的种植,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极佳的城市居住体验。因此,探析银中杨的繁育及害虫病防治技术是相当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银中杨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重要的绿化树木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的提升,银中杨种植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的加强。银中杨拥有着极其快速的生长能力,并且具备优秀的适应性。虽然如此,其育苗与造林技术的完善依旧非常的重要。就此本文结合实际,试论银中杨育苗与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银中杨在原产地黑龙江表现出比较优良的特性,为检验其在宁夏地区的抗虫性,对2009~2012年栽植的不同模式的银中杨的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银中杨生长和生长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银中杨生长的研究表明,银中杨在生长方面远远超过当地推广树种小黑杨。其中材积生长超过小黑杨73.4%~269.2%;在本地区生长超过目前东北、内蒙及华北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同时探讨了银中杨生长规律及适宜栽植密度。并将银中杨生长划分5个生长时期。为合理经营银中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朝阳地区银中杨硬枝扦插覆盖黑膜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银中杨硬枝扦插生根困难的原因及覆盖黑膜的益处,总结了朝阳地区银中杨硬枝扦插覆盖黑膜育苗技术,以为提高银中杨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银中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提高银中杨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技术。本文主要就银中杨的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理论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实现银中杨的育苗造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银中杨栽培及经营管理技术要点探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银中杨植物栽培工作中,应当做好苗木繁育与整地等工作,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栽培密度,科学开展定植工作,以便于提高银中杨植物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宝清县区域银中杨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经营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银中杨引入宁夏栽培已10多年,通过对本地不同立地条件下栽植的银中杨形态学表现、生长量、耐盐碱程度、抗病虫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银中杨在同派杨树中表现出干型通直、树形优美、冠幅紧凑、易成活、生长量大、耐盐碱、抗病虫等优势,在宁夏灌区具备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银中杨是以熊岳的银白杨为母本,以中东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为雄性无性系。树干通直,皮灰绿色,披白粉;树冠呈圆锥形。树姿优美,叶大型,叶片两色,叶面深绿色,叶背面银白色,密生绒毛。生长期短,常被作为绿化树木和观赏植物,经济价值较高。从银中杨苗木繁殖、营林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银中杨栽培技术,为银中杨育苗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2014年在黑龙江省拜泉县(125°30′~126°31′E,47°20′~47°55′N)建立的“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东风菜(Aster scaber)”、“银中杨+大叶芹(Pimpinella brachycarpa)”、“银中杨+老山芹(Ostericum sieboldii)”、“银中杨+龙牙楤木(Aralia elata)”4种配置的多功能水土保持植被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水土保持植被银中杨纯林林地土壤为对照,以表层(0~10 cm)土壤粒径大于1.0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分形维数、水稳性指数、抗冲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配置的多功能水土保持植被对黑土土壤抗侵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银中杨纯林相比,配置的“银中杨+东风菜”、“银中杨+大叶芹”2种多功能水土保持植被,不仅显著增加了土壤粒径大于1.0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水稳性指数,而且显著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P<0.05);配置的“银中杨+老山芹”多功能水土保持植被,显著增加了土壤粒径大于1.0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平均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银中杨黑星病病原菌进行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银中杨上一叶部病害发病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采集病害标本,并通过致病性测定、分子和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山杨黑星孢菌,为银中杨黑星病病原菌Fusichadium tremulae(Fr.)。[结论]此前尚未见山杨黑星病菌引起银中杨黑星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宁夏林业局从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引进银中杨,现已成为宁夏灌区农田林网、城镇绿化和道路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采用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银中杨扦插成活率,提高育苗成效。简要介绍了整地、覆膜、扦插、田间管理等银中杨地膜覆盖育苗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银中杨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本文对银中杨的苗木繁育技术、丰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银中杨的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银中杨的组织培养试验,得出了银中杨组培育苗时最佳的材料选取、接种前采用的最佳消毒液、适宜的培养基及其增殖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银中杨抗逆转录因子DREB基因,为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DREB 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对银中杨(Populus albaxp)转录因子DREB基因中间片段进行克隆;再利用反向PCR方法对该基因的旁侧序列进行克隆,最终将两侧序列与中间片段拼接得到基因全长;同时,根据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银中杨DREB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从银中杨中克隆到1个DREB基因,命名为PaDREB(注册号:EF582843)。该基因序列长935 bp,ORF为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证实,银中杨DREB属于DREB转录因子家族,并与月季DREB2C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盐、低温、干旱及ABA均能诱导DREB基因的表达。【结论】首次从银中杨中分离并克隆了DREB基因,并证实其参与了银中杨对盐、低温、干旱及ABA的应答。  相似文献   

18.
银中杨育苗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中杨是银白杨与中东杨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种选育的雄性无絮品种,具有树形美观、速生、抗病虫能力强、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既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也是城乡绿化、特别是大中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由于该树种具有城乡绿化的广泛性,已经被集体、个体和国有育苗单位看好。在当前林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时期,更为国有、集体和个体育苗带来极大商机。然而,在育苗生产实践中,银中杨的成活率问题,已成为广大育苗工作者倍受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银中杨成活率,是银中杨育苗技术过程中的关键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棚培育银中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中杨具有抗旱、耐寒、速生、树姿美观、不飞絮等优良性状,是近年来城乡绿化的推崇树种。2001年黑龙江省建设农场开始引进银中杨,由于该品种成活率低,农场采用了多种试验方法。2004年采用大棚培育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银中杨的成活率,而且苗木高度和粗度也有明显改善。现将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境条件对沙漠植物约书亚树(Yucca brevifolia)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8月初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移栽裸沙地、五角枫林地、银中杨林地以及樟子松林地的约书亚树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约书亚树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裸沙地和银中杨林地的约书亚树Pn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型,在11:00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裸沙地约书亚树日均Pn最大为9.67 μmolCO2/(m2·s),是五角枫林地的6.89倍,樟子松林地的3.87倍,银中杨林地的1.95倍.通过通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生境条件下约书亚树Pn的主导环境因子是PAR.[结论]该研究提示了约书亚树对不同生境的响应机制,可为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和推广该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