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9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浓度的B-9对油茶植株在新梢生长发育前期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1500、2000、2500mg/LB-9处理叶面可以缩短油茶新枝长度以及节间长,增加短枝的比例,而且增加了油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蛋白质含量,从而促进了新陈代谢,有效的控制了油茶树冠.  相似文献   

2.
不同叶面追肥处理对油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成  黄继山  付俊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40-141,156
[目的]促进油茶幼苗的生长,使幼苗出圃时植株更加繁茂健壮。[方法]用九二零、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不同浓度组合对油茶幼苗进行叶面追肥,研究不同组合的叶面追肥配方对油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宜油茶幼苗生长的追肥配方。[结果]不同的叶面追肥配方对幼苗生长影响不同。促进油茶株高增长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九二零0.02%+磷酸二氢钾0.30%+尿素0.30%的混合溶液;促进油茶叶片生长的最佳配方为:九二零0.04%+磷酸二氢钾0.30%+尿素0.30%的混合溶液;促进油茶茎粗增长的最佳配方为:九二零0.06%+磷酸二氢钾0.10%+尿素0.50%的混合溶液。综合各类指标,最适合油茶幼苗生长的叶面追肥处理:九二零0.04%或0.06%+磷酸二氢钾0.30%+尿素0.30%。[结论]该研究为油茶的叶面追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茶饼粕有机肥对番茄生长表观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茶饼粕作为有机肥,设置4个不同比例油茶饼粕作为有机肥进行番茄栽培试验,对番茄苗高、地径、干物质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结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油茶饼粕有机肥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以及结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饼粕有机肥能促进番茄苗高、地径生长,提高植株干物质、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根系活力并提高番茄结果率,提升番茄品质.30%饼粕+70%土壤作为基肥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表明油茶饼粕适合作为有机肥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进入结果期的香花油茶植株为材料,采用摘叶法和赤霉素法每隔12 d对香花油茶进行处理,分析花芽分化关键期喷施赤霉素对花芽分化和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14日至4月19日期间为香花油茶花芽分化关键期,在此关键期喷施800~1 600 mg/L的外源赤霉素对香花油茶花芽形成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花芽分化初期喷施200~6 400 mg/L赤霉素均促进了春梢的伸长生长,对春梢粗度和节间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且越早喷施越好,但各浓度赤霉素对春梢腋芽总数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研制油茶优质苗木专用叶面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茶营养杯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以不同NPK配比和喷施浓度设9个叶面肥处理以及清水对照处理,于油茶幼苗期进行叶面喷施,测定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及根茎叶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结果]对油茶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叶面肥的NPK配比为11-13-4,喷施浓度为2.0%的处理.喷施叶面肥后,根茎叶各部分N、P、K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油茶苗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表现为N>K>P,通过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满足油茶幼苗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结论]适宜NPK配比和喷施浓度的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油茶林的栽培技术,并分析其平均单株产果量。结果表明,在15个油茶种源中,岑软油茶的平均单株产果量为7.46 kg,明显高于其他种源;其次是龙胜毛茶、常山霜降籽、衡东大桃、安徽大红,其平均单株产果量分别为6.18、5.59、5.44、5.20 kg,而其他种源的平均单株产果量较低,不适宜在桂林产区种植。在油茶生产发展中,除选择种源外,选择种源的良种更重要,要使其达到丰产稳产,必须选用适宜该地区的良种,定植后加强抚育、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促进油茶植株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指导普通油茶优良种质的筛选,选择生长健壮的油茶植株30株,对来宾地区普通油茶农家品种的种植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来宾地区粗放管护的普通油茶农家品种油茶林年产鲜果4 376.40kg/hm2,折算林地平均茶油产量273.45 kg/hm2,较2019年全国平均茶油产量高97.71%;植株单株果实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82.12%和83.90%,且不同单株之间果实经济性状9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根据目标性状筛选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8.
海南油茶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南油茶资源分布与林分进行了实地调查,摸清了海南油茶资源分布与储量,明确了海南油茶林分现状。结果表明:海南油茶包括野生资源与栽培种,主要分布在9个市县38个乡镇,总面积约1 167.3hm~2。定安、澄迈、屯昌和琼海的部分地区保存有林龄较长的油茶林,其中澄迈县现有老的油茶林最多,最大植株地径达150cm。经初步鉴定,海南油茶资源为越南油茶、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属于"寒露籽"型品种。15a以上林分调查结果表明:海南油茶主要散生于橡胶、槟榔或次生灌木丛林下和林缘,较少为坡地纯林;绝大部分的油茶林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同一林分不同植株间存在多样的叶片和果实形态,地径和产量也参差不一。分析认为,海南油茶资源丰富且存在特异性,这为海南选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产品种提供了良好的遗传物质基础;林分五花八门,没有进行抚育管理是海南油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发展油茶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油茶在我国发展历程较为缓慢并且油茶产量较低,因此现如今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促进油茶产量逐渐增多,不断培育高产量油茶新品种。本文主要从现如今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分析,注重油茶产业前期培养幼苗和油茶产业后期管理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性进步,带动油茶产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九江市油茶产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包括强化油茶提质增效、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构建油茶经营机制、延伸油茶产业链、推进油茶产销衔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花生麸在蔬菜上的追肥效果研究表明,柳叶空心菜施用公司自制的有机肥花生麸液肥进行追肥3次以后,能有效地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植株株高,改善植株个体性状,促进光合作用,使植株养分增多,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油茶造林后到植株普遍开花结果这段时间称为幼林.幼林阶段的长短和立地条件优劣、经营强度高低、油茶物种和品种类型的生物学差异有密切的关系.通常立地条件好,水肥条件优越,集约经营的油茶林投产早;立地条件差,土壤干旱瘠薄,经营粗放的油茶林投产迟.因此,油茶造林后及时抚育管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是保证造林成活和早实丰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进行多年定株、定期调查,筛选出感病程度不同的油茶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不同月份,对不同抗病植株的果皮内含物(单宁、花青素)、缓冲容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病季节,各油茶品种的果皮单宁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抗品种含量比感病品种高出0.33%;花青素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而增加,抗病品种含量(11~19.5)远高于感病品种(6.8~10.3);抗病品种油茶果皮滤液的pH值分别小于5,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果皮的缓冲容量(5.33~7.48)在趋势上稍低于感病品种的(5.45~7.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德宏州油茶落花落果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碘-碘化钾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测量花粉的活力,用离体培养方法检测花粉的萌发率,用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授粉方法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与结实差的植株相比,结实好的普通油茶花的花粉活力和花粉管数量明显较高,但它们的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异花授粉有利于油茶的坐果。[结论]油茶花粉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德宏油茶的产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种植是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首要生态因子,直接决定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油茶光合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对复杂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规律,对于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光照环境对油茶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形态指标、同化物积累与转运、抗氧化酶系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机制,以了解油茶光合作用及其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质环境的响应机制,为培育油茶高光效优良种质和确立合理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德宏州油茶落花落果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碘-碘化钾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测量花粉的活力,用离体培养方法检测花粉的萌发率,用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授粉方法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与结实差的植株相比,结实好的普通油茶花的花粉活力和花粉管数量明显较高,但它们的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异花授粉有利于油茶的坐果。[结论]油茶花粉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德宏油茶的产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磷源对酸性红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为油茶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茶‘湘林4号’为试材,以不施外源磷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无机难溶磷(Ca-P、Al-P和Fe-P)和有机磷源(O-P)对酸性红壤养分、油茶幼苗生长及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磷源对酸性红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中Fe-P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含量,而Ca-P和Al-P则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根际土壤中,Ca-P和Al-P处理的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20倍和125倍。油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Ca-P和Al-P明显提高了油茶苗高、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鲜质量,降低根冠比,而Fe-P和O-P的作用不明显。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磷源显著提高了油茶老叶、新叶以及根系中的磷含量,并明显影响植株中的氮和钾含量。【结论】无机难溶磷和有机磷可提升酸性红壤肥力并促进油茶生长,其中以Ca-P和Al-P作用最明显;对于长期不施肥的油茶林地,Al-P和其他难溶磷能被油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发展油茶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及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根据昭平县目前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油茶生产发展的相关对策和主要技术措施,以期促进昭平县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油茶作为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市场前景被看好。本文将就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油茶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力度、积极提升现有品种质量、强化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加强油茶良种生产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并结合某油茶盛产地的实例,列举了一些促进油茶丰产的栽培方法,旨在为促进油茶更好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进行多年定株、定期调查,筛选出感病程度不同的油茶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不同月份,对不同抗病植株的果皮内含物(单宁、花青素)、缓冲容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病季节,各油茶品种的果皮单宁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抗品种含量比感病品种高出0.33%;花青素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而增加,抗病品种含量(11~19.5)远高于感病品种(6.8~10.3);抗病品种油茶果皮滤液的pH值分别小于5,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果皮的缓冲容量(5.33~7.48)在趋势上稍低于感病品种的(5.45~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