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地区近17年(1986—2002)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21δ18O+4.50,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方程进行对比,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研究表明,乌鲁木齐水分来源复杂,主要是西风带输送的海洋水汽和局地的蒸发,大气降水的加权平均18O与月平均气温相关关系显著,与雨量效应(降水量效应)较相关,降水中温度效应明显,且在一定时期很大程度上其影响掩盖了雨量效应。乌鲁木齐降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与温度的季节变化几乎一致,温度是制约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和降水中δ18O的温度和降水量级效应是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地区水文学过程与问题的基础.通过跟踪2012-2013年准噶尔盆地东南部44次降水事件,测定了降水中的δ18O和δD,同时收集降水过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量数据,在降水事件尺度上研究了降水中δ18O、温度和降水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存在时间尺度效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温度、降水量级效应与LMWL可能不同.在降水事件尺度上,准噶尔盆地东南部LMWL是δD=(7.53±0.22)·δ18O+(0.25 ±3.29).一年中受到水热同期变化的影响,降水量效应被强烈的气温季节动态所掩盖,因此,表面看来,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只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而不存在降水量效应,但是扣除气温的影响后,显著的降水量级效应仍然存在,降水量效应主要与云下二次蒸发有关.二元线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降水事件尺度上,温度和降水量级效应分别为(0.70 ±0.03)‰·℃-1和(-0.14±0.07)‰·mm-1.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0—2015年MODIS1M NDVI数据计算黄河上游年最大植被覆盖度 (FVC),了解空间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征;同时,采用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地理探测器模型,考虑非气候类环境因素、气候类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使用相应的代理变量对黄河上游FVC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研究。研究表明:① 黄河上游FVC总体上以改善为主,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大;②
单因子方面,降水量(q值0.669)是该地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③ 降水分别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q值0.777、0.775)对研究区FVC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在一定高程、降水条件下才得以体现;④ 总体上,气候类环境因素>非气候类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在与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解释FVC空间分布;⑤ 对研究区的生态恢复应重点放在降水的充分利用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包含着水循环演化过程中的历史信息,对揭示水资源的形成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根据包头站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包头地区(1986-1992年)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区氘盈余值(d)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且d值接近全球大部分地区降水的d值(10‰)。该区大气降水中δ18O值具有夏季高冬季低,δ18O的温度效应显著,而降水量效应只在夏半年(4-9月)间显著。同时提出了包头地区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6.4δ18O-4.07,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方程相比,反映出干旱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前,冰川分布与变化的影响机理还存在不确定机制。为探究地形因子对冰川分布格局的影响,本文以第6版Randolph冰川编目数据和NASADEM为数据源,运用均值变点法、分布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冰川在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冰川对坡向、坡度的适宜性较广,对地形起伏度、海拔的选择性较强,且在高地形起伏度、高海拔上呈现优势分布。(2)地形对冰川发育影响较大,各地形因子对冰川空间分布的影响显著不同。海拔和地形起伏度是控制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且交互探测结果表明二者共同作用对冰川空间分异性影响最大。(3)在海拔和地形起伏度梯度上,喜马拉雅山脉冰川优势分布范围最广,其次是喀喇昆仑山脉,其余10座山脉冰川的优势分布均呈近似正态分布,但不同山脉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除水族传统村落外,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和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特征,且空间分...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山西省旱作农业区玉米中重金属(Cu、Zn、Pb、Cd、Cr、Ni、Hg和As)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寿阳县玉米籽粒样品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采用地理探测器对玉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玉米籽粒中单个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标,但有7.81%的样点中Pb超标,应给予关注;各乡镇玉米重金属平均含量总体处于清洁安全水平,玉米质量良好,但北部乡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较中、南部大。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显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工业企业密度是造成当地玉米中Pb污染和各乡镇玉米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影响因子,次要影响因子为人口密度和路网密度。交互探测显示,当地玉米中Pb污染和各乡镇玉米重金属累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工业企业密度、土壤重金属含量和人口密度及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路网密度这三对组合的影响最大。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当地玉米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原因,后续应从工业、交通、能源消费、农户等多角度构建绿色农业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9年的林草植被覆盖度数据分析了河套灌区近20 a的林草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各驱动因子对林草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0 a河套灌区林草地面积总体呈减少态势,减少量为966.15 km2,林草植被覆盖度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林草植被覆盖度为28.3%,空间尺度上,河套灌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变化特征;(2)近20 a低林草植被覆盖度、中林草植被覆盖度等重心主要位于永济灌域东北侧和义长灌域西南侧,各级林草植被覆盖重心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并均呈现出向西南方向迁移的态势,各时段迁移距离介于0.71~15.46 km;(3)距水域距离、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是影响区域内林草植被覆盖度的主导环境因子,且解释力分别为0.427、0.439、0.318、0.368;距水域距离、地下水埋深、年平均降水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普遍较高,区域含水量的大小是影响河套灌区林草地生长状况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可为灌区自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GIS以及地理探测器,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甘肃农牧交错带200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度、利用程度和地类转移进行分析,并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甘肃农牧交错带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用地类型,三者占比超过95%,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度均小于0.01、结构总体趋于稳定,全域土地利用动态度总体呈先增加后放缓的趋势;(2)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占研究区总体变化面积的96%以上,各地类间转换活跃,LUCC较集中分布于陇中黄土丘陵区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3)在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地理探测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甘肃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时段驱动因子相异,其变化受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共同作用驱动(前者对土地利用变化解释度更强),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效应,双因子交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度强于单因子解释度。 相似文献
11.
12.
以黄河流域67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等工具,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估计值、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凝聚型,省际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主要形成以青海省、山西省为主的两大高密度区;2)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首位因素,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其中,河网密度、年降水量、公路密度、人均GDP是影响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全局空间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弱的空间负相关;2)在经济局部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总体水平呈现南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以西安为核心呈圈级结构,民生建设水平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速度热点区多分布在经济总体实力较低区域;3)关中城市群各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与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住建部公布的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依托经济、沿路、近景、亲水等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和气候适宜地区;空间分布总体集聚,形成了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徽文化及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理标记图片,选择呼伦贝尔市作为研究案例,以马蜂窝app用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BSCAN算法和社会网络可视化技术研究了呼伦贝尔游客地理兴趣点(POI)的空间格局以及游客在POI之间的移动轨迹特征。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游客POI分布不平衡,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并形成西北繁荣,南部平淡,东北萧条的基本空间格局;(2)在POI关联度上,满洲里城区、额尔古纳城区、海拉尔城区构成呼伦贝尔游客移动轨迹网络中的枢纽节点,控制游客流动的主要通道;(3)在POI转移关系上,海拉尔城区→金帐汗蒙古部落、海拉尔城区→额尔古纳城区、满洲里城区→海拉尔城区、金帐汗蒙古部落→额尔古纳城区、海拉尔城区→满洲里城区构成了游客在呼伦贝尔移动的主要轨迹。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黑河上游祁连山区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次降水事件的δD、δ~(18)O数据,建立了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δD=8.29δ~(18)O+17.13,并分析了各降水事件的氘盈余值特征,推断其水汽源区的气候条件相对干燥。结合HYSPLIT4气团轨迹模型计算结果,推断研究区降水全年主要受西风带水汽影响,春秋两季降水的水汽除了来自西风输送外,还混有局地和当地蒸散发水汽;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较为复杂,受到西风环流、内循环水汽以及少量东南亚季风水汽的综合作用;冬季的西风带水汽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5批829项数据,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区位熵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旨在明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两核两带”的倒“V”形集聚分布,其中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3类项目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而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作为山西省的优势项目,保护利用潜质最大。2)除政策因素外,人文因素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其中地域文脉与交通条件等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沿河流和交通分布特征明显,加强对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促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构建汾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伊犁河谷西部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化学及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CO_3~-和Ca~(2+)是主要的水化学特征离子,含量稳定;从山前到下游平原区水化学分带性较明显,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渐变为HCO_3-SO_4-Ca型,最终过渡为HCO_3-SO_4-Ca-Mg型;地下水埋深和TDS主要受以自然条件为主的结构性因素影响,表现为强空间变异性,变异曲线分别符合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埋深的空间分布更为均匀连续,自北向南呈带状变化;TDS与埋深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相关性,高矿化度区均分布在地下水的浅埋区。 相似文献